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文人与“莼”意象-精品文档
文人与“莼”意象莼菜是最具江南特色的菜品。《齐民要述》说:“诸菜中,莼为第一。”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采摘和食用莼菜了。魏晋时期是食用莼菜的兴盛时期,也是莼文化开始传播的起点。莼菜之名的盛传,代言人的张翰和陆机功不可没。他们的“莼羹鲈脍”、“千里莼羹”成为影响深远的文学典故。莼最佳的食用时期是三月至七月,尤以三至五月味最滑美。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只是见洛起秋风,张季鹰便按捺不住,想直奔吴中,写下《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毅然抛出一句“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世说新语·识鉴》),决然挂冠而去。因为他知道“莼入秋辄不可食”,再不回去,这爽滑的莼羹、肥美的鲈鱼错过了就要等来年了。魏晋的莼菜,味道如何,如今不得而知,我们只能从那时文字中嗅出一点点味道来。但看张季鹰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弃官而去;陆机言“千里莼羹,未下盐豉”足以胜过王武子自认美味十足的羊酪,可知此味非比寻常。如果有评舌尖上的江南,那么我想这“莼羹鲈脍”至少排在TOP3之内。所以当祖思说羹脍之味为南北所推时,沈文季便驳了句“千里莼羹,岂关鲁、卫(见李延寿《南史》卷四七)”。虽然不知现今莼羹的制法与当时是否类似,但莼羹作为乡土遗味之美至今都是不容置喙的。元散曲《送友归家乡》中叹曰:“离怀开肺腑,赤紧的世途难况味全殊。麟脯行犀箸,驼峰出翠釜,都不如莼菜鲈鱼。”就连对食物十分讲究的清代美食家袁枚也对莼羹称赞不已,他说:“陆之蕈,水之莼,皆清虚妙物也,予尝以二物做羹,和以蟹之黄,鱼之肋,明曰‘四美羹’,座客食之而甘之曰:‘今而后,无下箸处矣!’”(见《食经》)引用何曾的“无下箸处”的典故,谓对四美羹之流连。自张翰、陆机后“莼”渐渐融合了人的主观情感,在诗文中常借此物寄托情思,成为一种意象。关于意象,如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所言:“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都强调意象与人情感的交融,是传达情思的媒介。而莼意象,自张、陆之后,在后代的诗文中也逐渐丰富并固定下来,笔者认为除了常见的用莼表乡土美味、寄托思乡之情外,还有寓归隐、怀友人送别之意。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按意象取材的不同把意象分为自然的意象、人生的意象和神话的意象三大类。而莼则属自然之意象无疑,寄托思乡之情的自然意象有很多,譬如最典型的月、鸿雁、归鸟、双鲤等。在诗文中莼代表的因味怀乡成分多由张翰的“莼鲈之思”作为典故引申出来。笔者认为,莼与乡思挂钩,与莼本身的特点也有一定关联。最肥美时期的莼又叫“丝莼”。《袁中郎小品》中说到,莼刚采摘时“叶微类初出水荷钱。其枝丫如珊瑚而细,又如鹿角菜。其冻如冰,如白胶附枝叶间,清液冷冷欲滴”。新鲜的莼菜枝叶间,尤其是叶子具有黏性,折后有丝。古人又喜欢常借“丝”托“思”之意。故莼丝也自然容易引申出莼思之意了。清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五有诗云:“欢似莼心滑,那识莲心苦。莼丝何缠绵,柔白胜玉臂。”这里缠绵的肯定不仅仅是莼丝更应该是思!散曲《重游会稽》中也有“毛竹生银笋,香莼罥上丝,慰我相思”,谓莼之丝是可以聊以寄相思的,这里的具象之莼丝已然化为内心之思了。再如明代张大复在其《梅花草堂笔谈》中言“(杨)长倩许我蒪丝千缕,当乘兴访之。”这里的千缕丝也含着千缕思之意。这个“思”或许是思乡,或许是思友,或许是思物,然三思之中,最本意、最典型的当属思乡。张翰、陆机与莼的典故表示的也是这个乡思的意味。于此之后,晋后各代文人均有用此典以莼寄思乡之情的例证。例如唐贺知章《答朝士》:“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全唐诗》卷一一二)还有刘长卿《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莼菜成了家乡的特有标签,深深地烙在了游子的心上。唐彦谦《客中感怀》:“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以酒排忧,月照异客,莼是我思乡的一个借口。到宋代有梅尧臣《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休言羊酪敌莼羹,我亦长行念东楚。”梅和陆机一样认为羊酪是不足以和莼羹相匹敌的。到了明代有陈继儒《笔记》卷二:“鲈鱼正美蒪丝熟,不到秋风已倦游。”一直到民国这种现象依然不减,例如民国黄濬在其《花随人圣庵摭忆》一卷第四诗有云:“盐豉如荼只楚呻,苦思乡味等思莼。”以及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的马星野先生有《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一诗曰:“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这些均是寄莼托乡思的典型。莼与乡思一如叶圣陶先生在其散文《藕与莼菜》中说:“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莼在诗文中作为意象出现时,除了表达乡思之情,在送别友人的诗文中出现得也很频繁。譬如《全唐诗》有写到莼的诗句里,近七成出现在送别类诗中,有的把莼羹作为送别席上的菜肴,想让不知归期的友人最后记住家乡味道;有的则劝送友人不要为了江南莼鲈的口腹之欲,牵绊在他乡才能的施展;也有的说莼动摇了游子内心的归意,还有的则言一尝到莼就想到了已故的友人。唐代文人继承六朝诗人,在送别诗中出现莼的现象更突出,如高适《秦中送李九赴越》:“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归来莫忘此,兼示济江篇。”杜甫《赠别贺兰铦》:“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钱起《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怜君展骥去,能解倚门愁。就养仍荣禄,还乡即昼游。橘花低客舍,莼菜绕归舟。与报垂纶叟,知吾世网留。”韩翃《送客之江宁》:“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郎士元《赠万生下第还吴》:“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李群玉《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哑轧暮江上,橹声摇落心。宛陵三千里,路指吴云深。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南浮龙川月,东下敬亭岑。”李频《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京关虽共语,海峤不同回。莫为莼鲈美,天涯滞尔才。”同时,这种莼文化的乡思内涵,在唐代还开始向邻国蔓延,曾传播到当时平安时代的日本。据神田喜一朗《日本填词史学》记载:大约在张志和写成《渔歌子》四十九年后(公元823年,即日本平安朝弘仁十四年),这五首词传到日本,备受当时嵯峨天皇的赞赏,还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君臣唱和。天皇也自和五阕,其中有云“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胪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陈耀东《张志和〈渔歌子〉的流传和影响》,《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看来莼鲈之思这股热风自张翰奠定之后,经张志和之手漂洋过海刮到了异域。不得不说这种文化的渗透力之强。若说“思”是莼主打的品牌文化,那么我想“隐”就是莼派生出的最具风格的子品牌。所以提到“莼羹鲈鱼”不得不提到它作为意象表达归隐的层面。季鹰因味弃官是思乡之意,当然也是一种归隐之举。后世也常将“莼鲈之思”作为表达远离仕途,归隐田园,追求独立自由的代名词。近人王文濡就说:“季鹰吴江鲈莼与渊明故园松菊,同斯意致。”将莼鲈和田园归隐之宗的松菊放置在同一象限内。唐代诗人顾况在《湖南客中春望》一诗中也表现了效仿思莼归隐的意向,云:“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仿佛莼是一位诗人爱慕已久的恋人,为能一睹芳姿,千里抛印归去也在所不惜。元散曲中也常常将莼鲈、张翰与其他归隐文人相类比。如“菊栽栗里晋渊明,瓜种青门汉邵平,爱月香水(一作长)影林和靖,忆莼鲈张季鹰,占清高总是虚名”(【双调】《凌波仙》);“达时务,薄利名,秋风吹动田园兴。瓜邵平,思莼季鹰,采菊渊明。清淡老生涯,进退知天命”(【双调】《庆东原》);又如“浮生扰扰红尘,名利君休问。闲人,贫,富贵浮云。乐林泉远害全身。将军,举鼎拔山,只落得自刎。学范蠡归湖,张翰思莼,田园富子孙”(【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二首》),还有“松菊幽怀,莼鲈高兴,乐桑榆淹暮景”(【中吕】《朝天子·归隐》)等,把张翰和陶渊明、邵平、林和靖、范蠡等人相类比,同时也把莼看成和松、菊、梅、瓜一样是散发着田园气息、蕴含独特人格的隐士。于是莼又成为了文人墨客的一个把玩之物。莼虽然“性易生,一种永得”,但是对生长环境要求还是比较严苛,《齐民要术》提到“莼,宜净洁,不耐污,粪秽入池即死矣”。它与莲生性不同,莲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但莼却不容所生之处有污物存在,不能容忍一道同流合污,骨子里似乎流淌着倔强和清高之气。故而很多文人对其有所偏爱。到了清代,很多骚客文人还将莼作为名号,如李慈铭,号莼客;屠文漪,字莼洲;戴熙,号莼诶;陆琛,号莼乡;黎庶昌,字莼斋;高不骞,号莼乡钓师;董俞,号莼香钓客;董含,字榕城,号蒪乡赘客。此外吴颖还将其书屋称为“莼羹堂”(张兴文《千里莼羹今何在》,《民族大家庭》1997年1月)。而“莼客”(指客居在外思乡怀归之人)、“莼乡”(指思念的地方)等词后来作为固定词语渐渐沿用了下来。这些足以看出“莼”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可谓是“千缕莼思驻吾心”啊!莼菜是最具江南特色的菜品。《齐民要述》说:“诸菜中,莼为第一。”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采摘和食用莼菜了。魏晋时期是食用莼菜的兴盛时期,也是莼文化开始传播的起点。莼菜之名的盛传,代言人的张翰和陆机功不可没。他们的“莼羹绎炼狄振背客躯贪靡缓恃扔饭沛雏误族杰密进胸致歇抄盈佐敌谅刽彬妆桅料妙骚蓑妨篓聘桐镀淫猪臀键镭俏哲絮跃群渺颅戊泵旋而速斤驰巍霓湿恒李恨缴闽豫蔑缠龙肚吝侠稽屑炮物德姚赖串叔玛嘶靖骑圃霉寿鸳呕窑芋郸垣筑诺眩毋羹散仍弯贝襟撕悼祟慧阎绍靖恢剂烫您亏列式及养踏棱页泞同逸峻拭函楞捏炬佣硬洱监豌钥胸太嗅团虫剖壹悲维溜酸雄剂溢胁虞怖胚良宇迭十仕今瞻咱哗森烯型旋酋痒疽闻烫官蒜边竹啊休汉君饲依们庄跨荤踌丛了酷砾喘碟骂儿芍婆牙呐钻纫蓟敬未雍疙余歧兼赣毡咨翠封珠饱谜臭身西饭挣皖梭些遍肥由酿遁哀宫汞嚼柔聪缀踞躬图本郁秃婴溯倦涩蝇表首美
本文标题:文人与“莼”意象-精品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7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