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教案
1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幻灯片第四章标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本章的标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究竟是指的什么?(幻灯片毛泽东语)在很多革命纪念馆中,都陈列着这样一块牌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说的,所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本章的内容主要就是讲中共成立的历史过程。本章的内容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编我们所讲过的内容,在上编中我们了解到,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历史任务(副板书),是哪两个历史任务啊?一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前一项历史任务是后一项历史任务的前提。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经过了艰难曲折的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还是伟大的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所有的探索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鉴于以往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历史任务的经验,历史和中国人民重新做了三个重要的选择,哪三个选择呢?第一个选择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二个选择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个选择是由前两个选择规定的,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个选择在我们这章当中有所体现,所以这一章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显得很重要,我们这一章集中的反映了历史和中国人民究竟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通过这一章及以后各章的学习,大家还会看到这个选择主要经历了两个过程,哪两个过程呢?第一个过程是少数的先进分子的选择,第二个过程是以后中国人民在革命的实践当中自觉的选择,那么希望大家在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要结合第四章之前和第四章之后的内容来理解为什么要实现这三大选择。那么这些选择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命运产生了什么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章的教学重点(一)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怎样艰苦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历史意义;(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的新面貌。大家可以把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中国历史作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出现的巨大变化。那么中国的先进分子是怎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呢?我们说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然后到五四运动之后实现的,所以我们首先看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原因(1)、先进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国民性问题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是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他们总结了辛亥革命之前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中国历次救亡图存探索失败的原因,他们认为,中国的国民性问题是中国革命屡遭失败的病根。(连续出示幻灯片)这里所说的国民性问题主要指国民对革命的麻木,不参与,如陈独秀说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失败的根本原因,鲁迅先生对此也有一句话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你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悲惨不幸啊,但是为什么不起来抗争呢?所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认为,老百姓的麻木,冷漠,对革命的不关注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那么造成这种国民性的罪源是什么呢?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是封建专制文化。他们认为因为长期的封建专制文化的禁锢致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都养成了盲从,迷信,绝对的愚忠,2所以辛亥革命失败了。他们认为不打破这个精神枷锁,国民性的改造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来改变老百姓的国民性呢?必须猛烈的抨击封建专制文化,改变封建专制文化,这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原因,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爆发,一直持续到五四运动之后,所以又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代表人物,这其中有两个是非常出名的,一个是陈独秀,一个是李大钊,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人,李大钊是河北乐亭人,这两个人被称为“南陈北李”他们是当时中国最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优秀分子,我们把他们视为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除了这两个人之外还包括民主主义者蔡元培先生,还包括胡适、周树人,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吴虞等。我们不一一介绍,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3所以,必须象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从封建神学思想中解放出来那样,在中国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造就新一代的,适应资本主义民主宪政制度的国民。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进攻,主要内容包括:认为造成这种国民性的罪源是:封建专制文化。(幻灯片·封建专制文化)他们认为长期的封建专制文化是中国国民思想的囚笼,不打破这个精神枷锁,国民性的改造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象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从封建神学思想中解放出来那样,在中国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造就新一代的,适应资本主义民主宪政制度的国民。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爆发,一直持续到五四运动之后,所以又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了很多杰出代表人物(幻灯片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南陈北李),他们是当时中国最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优秀分子。其中,李大钊、陈独秀两人是新文化运动最杰出的代表,是这场思想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青年》的创刊,1915年9月(幻灯片新青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最先是陈独秀以个人名义在上海创办的,后来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该刊物随迁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都成为该刊物的主要撰稿人。在当时,《新青年》在知识分子中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幻灯片·毛泽东语)。由于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倡导,新文化运动逐渐在全国教育界、知识界形成潮流,全国各地各种学社、刊物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幻灯片·新文化运动资料)新文化运动从北京上海等城市扩展到全国许多城市。而《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幻灯片·《新青年》北京大学)(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幻灯片·新文化运动口号)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围绕这两句口号,启蒙思想家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封建专制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即“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幻灯片·“四个提倡四个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幻灯片·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民主既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也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缺乏社会普遍的民主思想根基,所以使民主制度流于形式而形同虚设,所以一方面要提倡个性解放,使人摆脱奴隶地位,成为自由自主的主人;另一方面提倡民治,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李大钊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幻灯片李大钊语)·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幻灯片):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观点看待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反对神权,树立科学精神。在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看来,科学不仅与人的自由精神相通,而且与理性化的民主政治有内在的关联。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信奉的是真理,追求自由,不会屈从于任何专制势力,不会盲从。他们认为迷信盲从往往与专制社会相联系,而科学精神往往和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相联系。·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幻灯片):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通过批判孔学,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特别将封建礼教作为毫不留情猛烈轰击的对象。如鲁迅先生的一系列作品。(幻灯片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幻灯片):旧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已成为传播发展新文化的障碍,提倡新文学,就是以白话文代替古文,进行文学革命。这种取代是文学语言的重建,也是思维的重建。4总之,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以反对封建专制文化为内容,以文学革命为突破口,对封建文化进行了几乎是不留余地的批判,在封建专制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对当时的人们,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幻灯片·性质和意义)(1)性质: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分为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之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个运动的主要潮流,所以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运动。(2)历史意义(幻灯片·历史意义):①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在当时对人们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②从本质上说,它是从救亡的需要出发提出启蒙任务的,它提出的是怎样才能拯救中国危亡的这个根本性的问题。③它为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大门,为中国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新文化运动是当时的少数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而发起的,那么,他们的这些主张,是否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呢?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幻灯片·思考问题)Ⅰ中国国民是否是对革命“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如果有这种情况的存在,请大家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Ⅱ解决中国的问题,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究竟何为根本?评述思考问题:Ⅰ受长期封建专制的影响,国民性问题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可能还非常顽固,但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事实上,中国人民在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历来是英勇无畏,具有舍生忘死的精神的,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就从未停止过。的确,我们知道,辛亥革命有一个很大的毛病是缺乏民众的支持,但这必须从这场革命的领导阶级自身找原因,由于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它自身的弱小,它无法也不敢提出代表广大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利益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因此,无法获得人民的支持。Ⅱ文化、政治、经济可以说是相互交织影响的,文化革命在当时的确重要,但改造人们的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艰巨工程,不可能通过少数人的宣传动员就能使整个社会发生大的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通过暴力推翻反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还包括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也只有在这一伟大的斗争实践中,民众的思想才能真正得以改变。所以,当时中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仍然是政治革命问题。从刚才我们思考的两个问题中,大家可以看出,五四运动之前的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文化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是有其弱点的。4.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幻灯片·新文化运动局限性)(1)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成为当时人们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有效思想武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什么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幻灯片)①国际帝国主义的压制,他们决不希望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只希望中国成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由于无法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不能代表最广大民众的利益,因此,他们所提倡的民主主义,对于民众来说是非常虚幻的东西,无法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幻灯片局限性2、3点)(2)离开了改造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夸大了文化对当时社会的作用。文化的发展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可分的。实际上,这种离开实践单纯通过少数人的宣传来改变人们的封建思想的做法是行不通的。5(3)当时的许多领导人,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态度,新文化运动多少有否定民族传统的一切的倾向。5.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90多年前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给我们留下许多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就当时而言,主要为中国少数优秀知识在涌现出来的各种“救国思想”进行反复比较,从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这一选择,无论对中国革命还是中国的命运,都是极为关键的也是唯一正确的。五四前,当启蒙思想家们极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同时,少数优秀分子已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持有怀疑和保留态度了,一方面宣传,另一方面怀疑和保留,为什么呢?(幻灯片·怀疑和保留)·第一、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已经很暴露了;第二、1914—1918年的一战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展示出了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
本文标题: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7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