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考试重点推荐】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一)练习试卷
1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城邦制D.皇帝制答案:A2.元代统治者将过去的三省合并为一省,作为宰相机构,即()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行省答案:C3.雅典公职人员产生的途径是()A.家族世袭B.政府任命C.民主选举D.毛遂自荐答案:C4.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答案:A5.18世纪以来在英国行使最高行政权力的是()A.议会B.内阁C.国王D.法院答案:B6.独立战争后美国面临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A.商业不景气B.中央政权软弱无力C.南北矛盾尖锐D.战争债务负担沉重答案:B7.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民主进程历经艰难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答案:C8.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这次尝试是指()A.第一国际B.五四运动C.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答案:D9.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2现在()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答案:C10.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答案:B11.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A.斯图亚特王朝B.波旁王朝C.都铎王朝D.罗曼诺夫王朝答案:D12.“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陈毅这首诗真实记录了()A.五四运动B.北平和平解放C.开国大典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答案:C13.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答案:B14.从下列图片中提炼一个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A.美苏“冷战”加剧B.局部“热战”升温3C.多极趋势出现D.“冷战”“热战”交织答案:D15.印尼总统苏加诺曾指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这次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雅尔塔会议C.万隆会议D.欧洲联盟会议答案:C16.“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A.玉米B.丝织品C.马铃薯D.烟草答案:B17.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最早出现在()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B18.15~16世纪率先进行航海探险和殖民扩张的西欧国家,除葡萄牙外还有()A.法国B.西班牙C.荷兰D.英国答案:B19.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纺纱机,他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A.“珍妮机”B.水力纺纱机C.水力织布机D.蒸汽机车答案:A20.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A.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大生产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C.主要由私人投资兴办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产生答案:A21.20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最时尚的着装是列宁装,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着装()A.款式多样B.受西方服饰影响C.受苏联影响D.注重个性答案:C22.“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23.下图中场景是在哪位领导人改革时出现的()4欢送出发垦荒的苏联青年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B24.下列流行语出现于“大跃进”时期的是()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B.放卫星、超英赶美C.上山下乡、样板戏D.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答案:B25.20世纪80年代,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B.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D.变革土地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答案:B26.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这一格局中的()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技术开发区答案:C27.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时,规定成员国投票权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据此推断()A.从各国所承担的责任看,此项规定合理B.从各国所享有的权利看,此项规定不合理C.从各国的国际地位来看,此项规定合理D.从各国的经济实力来看,此项规定不合理答案:A28.关于欧元的币制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A.改革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B.是经济全球化开端时期的产物C.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D.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的表现答案:D29.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下列谁的思想最有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韩非答案:C30.下图是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这种符号一般被认为是我国文字的最早起源,你认为其出现的时代是()5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新石器时代D.春秋战国时期答案:C31.中医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医疗原则。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答案:C32.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描绘市井风俗的作品是()A.《清明上河图》B.《送子天王图》C.《山水十二景》D.《女史箴图》答案:A33.“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智者学派B.儒家学者C.启蒙思想家D.宗教改革领导者答案:A34.如果判断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否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依据的主要原则应该是()A.是否画“所见”的而非“所想”的B.是否画“活人画”C.是否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画面的庄严感和神圣性D.是否以宗教为题材答案:A35.十月革命后,在中国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董必武答案:B3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A.民主共和B.君主立宪C.民主科学D.以俄为师答案:C37.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立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答案:C38.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印象派绘画作品的共同点是()A.准确客观地描绘物像6B.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C.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D.注重光与色彩的变化答案:B39.1969年因“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是()A.托尔斯泰B.雪莱C.贝克特D.巴尔扎克答案:C40.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A.科学发展B.科教兴国C.和谐发展D.改革开放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41.西周时期,同一宗族内部的庶子即使政治地位高于宗子,也只能参与宗子祭祀,不能成为主祭人。这一现象()A.符合分封制的分封原则B.表明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密切C.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D.符合宗法制的基本精神解析:“同一宗族内部的庶子即使政治地位高于宗子,也只能参与宗子祭祀……”符合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D项正确。答案:D42.柏拉图曾评价希腊民主制度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其中穷人“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可依据的是()A.希腊神话中的传统做法B.克利斯提尼创设的“陶片放逐法”C.罗马《十二铜表法》D.伯利克里时期公职人员津贴发放办法解析:克利斯提尼执政期间,实行“陶片放逐法”,这一做法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迫使他们言行谨慎,不敢肆意妄为,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穷人“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可依据的是陶片放逐法。答案:B43.据下列材料推断,“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是()“3月18日自动发动的公社革命……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告法国人民书》(1871年4月)A.资产阶级政权B.工人阶级政权C.军国主义政权D.政教合一政权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其建7立的新政权是工人阶级政权。答案:B44.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这一历史事件是()A.黄海海战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淞沪会战D.枣宜会战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引发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故B项正确。答案:B45.“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解析:综合分析“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这些信息,可知口号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答案:A46.谭嗣同曾说:“本非两厢情愿,而强合漠不相关之人,絷之终身,以为夫妇,夫果何恃以伸其偏权而相苦哉?实亦三纲之说苦之也。”其意为()A.强化三纲五常B.否定孔子权威C.主张婚姻自主D.倡导新文化运动解析:谭嗣同认为男女婚姻应该是两厢情愿,但是现实情况却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现象是由于三纲五常的思想对人们的束缚,材料反映了谭嗣同主张婚姻自主的主张,故C项正确。答案:C47.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某一国际会议的5项议程: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判断,这一会议()A.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C.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D.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解析:从材料中“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可知反映的是1955年反对殖民主义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故A项正确;B项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第一年就同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项主要指不结盟运动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项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内容。答案:A48.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8B.一牛挽犁取代耦犁C.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D.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解析:汉代牛耕技术的演进,从二牛三人到二牛一人,人的数量减少,农业耕作效率提高,故C项正确。答案:C49.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解析:美、德在1860年和1900年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都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B项正确。答案:B50.如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
本文标题:【考试重点推荐】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一)练习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9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