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稳中求正系统备考——2018高考语文复习策略2018年考纲和2017年考纲比较,没有任何变化,意味着对2017高考试卷的充分肯定。研究2017年考纲与试题,对备考2018高考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2017试题题型可能会继续出现在2018高考试卷中。2018试题将会是对2017试题的继承与发展。2018考纲解读2017试卷结构分值题量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3选择题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3选择题+主观题(3、5、6分)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3选择题+主观题(3、5、4分)文言文阅读19分4选择题+主观题(9、10分)古代诗歌阅读11分2选择题+主观题(5、6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5选择题+主观题(9、6、5分)写作60分1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删(删减)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2.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偷换概念或对原文内容的曲解等现象3.调(调换)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会造成因果颠倒、主客颠倒、混淆条件等现象3.命题常见手段4.改(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等,造成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或胡拼乱凑、东拉西扯、望文生义、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来干扰判断4.命题常见错误类型:(1)偷换概念:故意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混淆、改变或者调换。增加或者减少一两个词语,甚至有时只是“的”“了”等的增减,或者只是替换一个相近的词语。(2)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此意思,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选项句的意思与原文整体接近,但是在文中找不到具体依据。(3)以偏概全: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如:部分代整体(或者相反)、个别代一般(或者相反)、特殊代普遍(或者相反)(4)时态错误: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推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把”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5)混淆是非:故意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肯定。(7)指代错误: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表述有误,主要指类别、程度、范围上的。(8)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明、发现说成是乙的。(9)条件不当:前面的条件不能得出后面的结果。表条件的关联词搭配不当,如:只要……才,只有……就等。(10)推断不当:根据原文推断出的信息不正确。(11)答非所问:选项内容不是题干所探讨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34.探究F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小说怎么赏析赏析主题赏析人物赏析故事情节赏析环境赏析艺术手法赏析语言特色赏析标题赏析人称赏析重点字、句、段赏析结构(开头、结尾、中间)小说三要素人物描写手法:按内容: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细节环境(景物)按技巧:工笔白描侧面正面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情节模式:完整模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一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④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注意:小说主题复杂多义。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应该相对合理,不能离谱误读。(1)怎样把握小说的主题?(2)标题的作用设置悬念。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的矛盾冲突。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类型:时间标题,地点标题,人物标题,内容标题,主题标题,线索标题。(3)怎样分析人物性格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和文中他人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4)怎样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抓场面。寻线索。理清小说的结构。抓主要矛盾。随时注意体会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怎样鉴赏故事情节解题思路:内容作用﹢结构作用情节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旨。起线索作用。埋下伏笔。(5)怎样体会小说的情感体会小说的情感,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敞开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心神随着小说情节展开或人物命运的沉浮,与故事、人物和作者“相遇”,真正融入文本之中。然后,用心揣摩作者对情感的处理艺术,关注融入作者情感的细节,品味表达情感的语言。小说情感的把握,主要关注细节、情节与情感的关系,情感与人物的关系以及情感与主题的关系。具体的作答还须联系具体文本作具体分析。场景:小说最小构成因素。即“场面描写”,包括人物、时间、环境。场景这个话题主要应把握场景的5点功能:①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感的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或顺理成章。②营造特定意境与渲染特定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③如果场景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④如果场景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⑤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6)场景的作用(7)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照应标题。(8)细节描写及其作用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可分为一般细节(只在某一方面起作用)和重要细节(对作品内涵、人物塑造等方面起作用)。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9)双线的作用将时代背景穿插其中拓展了小说的时空环境。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10)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真实性、亲切感的特点。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被称为上帝视角的写作手法,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11)怎样赏析小说语言掌握常见的语言分类:幽默、华丽、朴素、生动……(12)怎样赏析重点字、句、段重点字、句、段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13)怎样赏析结构开头:①设置悬念②营造氛围③下笔点题④交代人物⑤交代时间地点。结尾:①点明主旨②引人想象回味中间段落:①承上启下②主要事件3.小说阅读备考策略(1)通读全文,熟悉文本。(2)熟悉小说常考类型的赏析方法。(3)抓住关键,分条作答。(分值)2.散文分类赏析主题(单一主题、抒情句、议论句)赏析线索(形散神聚)赏析人物(写人散文)赏析结构(开头、结尾、中间段落)赏析环境赏析艺术手法(主要是修辞手法)赏析语言特色(典雅华美、平实朴素、诙谐幽默等)赏析标题赏析人称(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赏析重点词、句、段(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3.散文怎么赏析4.散文备考策略①通读全文本(明确散文分类,把握主旨)②把握形和神③读题做判断(明确考什么,属于哪种类型)④分条抓关键(据分值判断答几条)常考:思想感情、重点词句理解、艺术手法、开头结尾作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⑵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纲要求《考试大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分4个能力层级,共有11条要求:能力层级A(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B(理解):①实词②虚词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⑤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有3条要求:①筛选整合文中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有2条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材料:人物传记。题量:4道题。内容:实词、虚词、文化常识、筛选、分析和翻译。形式:选择题(3道题9分)、翻译题(1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如何断句(1)根据内容。(2)根据句首词。云、曰、夫、其、盖、且夫、若夫、嗟夫唯、盍、呜呼等(3)根据句末语气词。也、哉、乎、矣、焉、兮、而已等(4)根据句式,如对偶、排比等(5)根据关联词。如然而、继而、纵使、是故等。(6)根据放在句首的表时间的词。如顷之、斯须、顷刻等。古代文化常识常考内容①人物称谓。包括名字号、别号、谥号以及敬称、谦称、特殊称谓等。②科举制度。不同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所不同。如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有茂才(秀才)和孝廉两种。③古代官职。包括中央官职、地方官职以及任免官职的习惯说法。④礼制。包括冠礼、婚姻、丧葬等。⑤纪年方法。包括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干支年号混合纪年等。征调举辟召征授官拜除授补调动调迁转徙迁调放升职升进陟迁升迁授降职谪贬削迁谪左迁罢免除罢免黜夺辞官解去致事退休乞骸骨署(代理、暂任)兼(兼任)摄(暂代)假(暂代)行(低职位代高职位)领(高职位代低职位)官职任免调动如何对课文内容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考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16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