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小水滴校本教材教案详解
第一节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设计及使用说明【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环境保护徽。2、了解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设计所代表的含义及使用说明。3、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环保危机感。【教学准备】: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教学过程】:一、出示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图案吗?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对,这就是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教师板书课题: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设计及使用说明二、认识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各部分含义及使用说明教师对图案各部分含义进行说明:1、中国环境保护徽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象征地球,说明地球只有一个,这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2、徽标上端图案基本结构与组合同联合国环境保护徽相近,说明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球性的,它为全世界所关注。在当今时代,日益恶化的环境告诫人们:环境保护事业与全人类生存休戚相关。3、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在召唤,人们应当知道:绿色的消失,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4、图形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泛指大气与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说明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污染的监督与治理,使天长蓝、水长清、山长绿,让人们永远生活在美好环境中。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5、下端ZHB为ZhongGuoHuanBao(中国环保)的缩写,标明这是环境保护徽。6、中国环境保护徽可在中央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机构的建筑物上悬挂;可在各级环境监测站、各级环境科研单位及有关环境保护单位使用;可在各类环境保护会议上悬挂;可在各种环境保护报刊的报头、杂志的封面上使用,亦可喷涂于环境监测车、船及飞机上。三、小组活动讨论交流: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各部分含义及使用说明。四、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你的体会。第二节《认识各种环保标志》【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环境标志的图形及理解其含义。2、了解目前的环境状况,认清环保的紧迫性。【教学重点】:环保标志的认识及其含义的理解。【教学准备】:各种环保标志【教学过程】:一、导入用谈话的方式引出环保标志提出的背景。二、认识各种环保标志1、教学中国节水标志(1)出示图案(2)学生讨论:这是什么环保标志。(3)教师总结、说明:“中国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2、教学绿色食品标志(1)出示图案(2)指名回答这是什么标志?你是怎么知道的?(3)教师总结: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间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3、教学中国节能产品标志(1)出示图案(2)讨论交流:这是什么标志,有什么含义?(3)教师总结:“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由“energy”的第一个字母“e”构成一个圆形图案,中间包含了一个变形的汉字“节”,寓意为节能。缺口的外圆又构成“CHINA”的第一字母“C”,“节”的上半部简化成一段古长城的形状,与下半部构成一个峰火台的图案一起,象征着中国。“节”的下半部又是“能”的汉语拼音第一字母“N”。整个图案中包含了中英文,以利于国际接轨。整体图案为蓝色,象征着人类通过节能活动还天空和海洋于蓝色。4、教学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1)出示图案(2)讨论交流:这是什么标志及其含义是什么?(3)教师介绍:1961年,大熊猫熙熙到英国伦敦动物园借展,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WWF认识到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组织标志可以克服所有语言上的障碍,于是一致赞同将大熊猫动人的形象作为该组织的象征。从此,可爱的大熊猫便成为全球自然保护运动的一个偶像性标志。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环保标志,了解了每种标志的含义,希望你们对环境保护有进一步的了解。四、课后作业1、搜集一些环保标志并了解其含义。2、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意识。第三节《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类吗?》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类吗?【教学目标】:1、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2、知道日常垃圾的分类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图片、数据、资料。2、学生了解周围人处理垃圾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合肥市有19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垃圾,那么合肥市一天能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如果每月按30天计算,一个月产生多少千克垃圾?一年呢?学生计算、交流。2、得出以上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二、身边的垃圾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图片及说明垃圾危害的资料。2、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垃圾。3、讨论交流:身边的人是怎样处理垃圾的?三、教学垃圾分类法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垃圾,垃圾得分类收集以及再生(回收)无疑是全民环保的一大举措,但你知道日常垃圾应如何分类吗?2、教师板书课题:你知道日常垃圾如何分类吗?3、小组讨论交流。4、谈话:环保专家指出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毒、有害垃圾,如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第二类是有机垃圾等可降解垃圾,如剩饭剩菜、蔬菜瓜果皮、变质食品等;第三类是难降解垃圾,如塑料、金属、玻璃等。5、教师:将垃圾分类处理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将垃圾分类后,其中有机垃圾经过处理后可用作花木肥料,可再生垃圾分送有关部门回收使用,其余垃圾封装送交城市垃圾管理部门处理,这才是真正有效和正确的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的方法。6、联系实际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实践作业1、回家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将你的做法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共同关注环保。2、设计一首垃圾分类童谣。第四节《你家的龙头节水吗?》你家的龙头节水吗?【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2、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1、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图片、视频。2、课前学生调查家庭用水情况。【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不洗不脏,越洗越脏,洗了不能吃,不洗反能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是水。2、揭示并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一)学习水资源现状1、小组交流家庭用水情况。2、观看图片、视频,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缺水情况。3、教师:通过刚才观看的图片和视频,你有什么想法,和同桌说一说。4、教师谈话: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它不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身边浪费水现象1、教师:同学们水资源如此紧张,你身边是否有浪费水的事情发生呢?2、小组交流生活中浪费水现象。3、教师进行小结。(三)节约用水1、教师: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种节水型的用具也应运而生。你可能还不知道,小小的水龙头都有节水型的。除此之外还有低容量的节水型抽水马桶等产品。这些产品帮助我们从生活得细微之处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你还不愿追赶这样的潮流吗?2、说一说你家的龙头节水吗?3、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1)设计研究家庭节水方案学生设计后全班交流:A、刷牙时关上水龙头B、淋浴中涂肥皂时关上水C、安装或改造节水型马桶D、淘米洗菜用过的水另作他用E、衣服储满后再用洗衣机清洗,清洗过的水另作他用F、随手关紧水龙头,换用节水型龙头(2)调查记录家中一周用水量,注意节约用水(3)设计一则节水标语三、全课总结请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四、实践作业动手画一张节约用水的图画,告诉所有人要节约用水。第五节《绿色节日》绿色节日【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节日及由来。2、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地球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地球照片教师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要建造我们绿色的家园。在我们的日常中,有许多可以纪念的节日,今天吴老师就带你们一起了解一下绿色节日。2、板书课题:绿色节日二、新课1、地球的节日(1)你知道哪些地球的节日?指名回答。(2)教师总结并板书:6月5日世界环境日2月2日国际湿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6日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日教师问:“这几个节日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名回答。小结:这些都与环保有关。这也说明我们生存的环境在恶化,这些节日也在提醒人类要时刻保护环境。2、学习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及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雪量与潜在蒸发散量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不包括极区与亚极区。“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一种作用或数种作用结合导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降低或丧失。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Daytocombatdesertification),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1985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问题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呼声更加高涨。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三、课堂练习1、()月()日是世界水日。2、世界地球日是()月()。3、()月()是世界地球日。4、世界动物日是()月()。四、全课总结学习了绿色的节日一课,你有哪些收获?第六节《“六五”世界环境日的由来》“六五”世界环境日的由来【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关注周围环境,增强环保意识。2、宣传世界环境日,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并从中体会快乐。【教学重点】:让学生记住世界环境日的来历及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6月1日是什么节日?你知道6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世界环境日二、学习新课1、环境现状教师:“我们周围的环境怎样呢?”引导学生从空气、水、动植物等方面进行回答。2、世界环境日提出的背景教师讲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3、世界环境日的由来教师谈话:“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
本文标题:小水滴校本教材教案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4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