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追忆苦难辉煌,牢塑军人价值元帅授衔1955年,在北京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彭德怀生平简介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字得华,湖南湘潭人,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八路军在抗日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朝鲜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国防部部长,中共第六至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经典战役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的进攻和防止国民党投降的危险,在华北指挥实施百团大战,对正太、同蒲、平汉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进行大规模破袭战,前后历时3个多月,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增强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百团大战1947年3月起任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2万余人的部队与23万国民党军作战。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采用“蘑菇战术”,拖着敌人兜圈子,并不断进行袭扰,使其屡屡扑空,陷于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的困境。在一个半月内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彻底扭转了形势。以少胜多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技术装备落后、后勤供应困难、异国作战、地形生疏等不利条件下,与朝鲜人民军一道迎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此战,朝中部队共毙、伤、俘美军39万余名。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2224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坦克3064辆,击沉击伤敌舰船257艘。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轮流参战130万人。朝鲜战争1959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期间,因写信给毛泽东,对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浮夸风”、“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等问题提出批评,被错误地认为是“向党进攻”和右倾机会主义。8月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又被错定为“反党集团”的首要人物。9月被免去国防部部长职务,停止一切实际工作。1965年9月,毛泽东约他谈话,表示“也许真理在你那边”。随后,被派往四川成都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仍顾全大局,兢兢业业地工作。惨遭蒙冤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彭德怀又遭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无端诬陷和严重迫害,被红卫兵从成都押回北京,惨遭批斗、关押,他据理斗争,坚贞不屈;由于长期的摧残和折磨,他身患结肠癌,于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在北京含冤辞世,时年76岁。平反昭雪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彭德怀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同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邓小平同志亲致悼词。刘伯承生平简介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名伯昭,字伯承,小名孝生,以字行,四川省开县(今属重庆市)人,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有“川中名将”、“军神”的称号。先后任过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朽贡献。经典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在远离根据地、无后方作战的困难条件下,粉碎敌人33个旅对大别山的重点进攻。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作战,歼敌30余万人,解放县城100余座,开辟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形成三路大军互为犄角、机动歼敌、逐鹿中原的大好局面,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防御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把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起点的战略进攻称作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双堆集战役是淮海战役的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战役。从1948年11月23日起到12月15日,在宿县西南双堆集歼灭了前来增援徐州守敌的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黄维兵团12万人。共计22天,全歼敌人四个军、十个师及一个快速纵队,活捉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双堆集战役在抗日战争中,刘伯承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深入山西抗日前线,他利用日寇的轻敌麻痹派出一个营夜袭阳明堡机场,取得炸毁敌机数十架的战绩。为了有效地消灭日军,他利用围城打援之术,在神头岭巧设伏兵,打潞城诱敌出援,一举歼敌千余名,这在抗战初期算得上是辉煌的战果。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边疆两次设伏,使日军白白多送上百余条性命。在抗日战争中敌我力量对比相去甚远,我军采用的多为游击战术。刘伯承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抗日烽烟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治军必先治校”是刘伯承的名言,他也身体力行。为此奋斗了一生。早在中央苏区,他就担任过红军学校的校长兼政委。长征途中,他是中央红军的总参谋长,先后担任了红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的红大校长。到陕北后,在繁忙的战争指挥中,兼任中央红军大学副校长。解放战争,率领大军转战南北,在担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的同时兼任二野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指挥战争之余,还亲自任教,以一个教官的身份出现在学员面前。呕心沥血办教育粟裕生平简介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湖南会同人,侗族后代。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位于开国十位大将之首,并被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经典战役孟良崮战役孟良崮战役是国共内战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被完全消灭。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苏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战略防御阶段初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此战中充分运用。华中野战军在江苏中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而连续进行的7次作战的总称,因而又称其为苏中“七战七捷”。七战七捷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枣庄市,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1955年,授衔元帅、将军以“资历、威望、战功”为主要依据。毛泽东有意将粟裕封为元帅,但被粟裕推辞了,但毛泽东认为粟裕大将还是要当的,而且须为十大大将之首。粟裕对他的军衔问题看得很淡泊,并称:“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授衔让帅谢谢
本文标题:十大元帅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6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