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公开课教案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第七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成功范例。【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难点】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2.教学课件。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内容导入。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理清了文章的思路,请你回忆一下,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一、感知伽利略(一)默读课文D3-5,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划出相关句子并做批注。(1)生:第三自然段,善于思考,读相关句子。(板书:善于思考)师:这一段写的是伽利略的推理过程,他的推理过程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自己先读一读。(2)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不懂的可以交流讨论。师巡视,了解生的交流讨论过程。(3)挑生答:你来说第一种结果。(生说师画图演示)你来说第二种结果。(生说师画图演示)谁能把两种结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引导生不看课本,用自己的话说)(4)由此可见,伽利略的质疑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一起读读D3,读出他思维的严密。过渡: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话,他仅仅停留在质疑吗?(引入D4)(二)学习D4(1)生读: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引导生说感受)生可从坚持不懈、执着等方面回答。(2)“反复”变为“重复”好不好?为什么?“重复”只是机械的模仿,而“反复”说明伽利略考虑了很多因素,如天气,球的材质等,更能说明他的严谨。(板书:严谨求实)(3)带着伽利略的严谨,齐读这句话。(三)学习D5(1)生:我从第五自然段可以感受到伽利略的勇敢,敢于挑战权威。(板书:敢于挑战权威)师:读相关句子。(有的说……有的说……)这是人们对伽利略的冷嘲热讽,谁来再试着读一读?(引导生读出嘲笑)(2)全班齐读,师引读。(3)当时科学界狂热崇拜亚里士多德,甚至将他的话奉为真理。在当时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伽利略宣布做这样的试验,承受的可不仅仅是精神压力,我们来看一个例子。(PPT出示布鲁诺的例子)师总结:由此可见,他承受的不仅仅是精神压力,还有生命危险。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为科学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四)学习D6:(1)伽利略是如何做试验的呢?挑生读相关句子。(2)“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伽利略说了什么呢?(引导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将D4段相关句子找出来读一读。)(3)事实证明伽利略是正确的,那伽利略做完试验从斜塔上下来后,刚才对他冷嘲热讽的同学,你现在有什么要说的呢?(引导生谈感受)(4)是啊,这时,大家才明白——生接着老师的话读。引导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5)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师总结:是啊,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知识比一般人多,这是事实。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并向他们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说的话都是正确的。我们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二、质疑。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他的勇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要质疑的吗?预设: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严格来说,伽利略做这个试验并不是十分严谨,不能排除空气阻力,按照比萨斜塔的高度,从物理公式中可以计算得出,铁球下落时间大约为3.4秒,在16世纪,由于当时的科学条件所限,只能挑选一个比较高的地方来试验。现在此实验都是在真空管中做的,一个铁球和一片羽毛同时着地)三、PPT出示,以伽利略的名言结尾,生读。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
本文标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公开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7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