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271知识点串讲必修三/272第一章:算法1.1.1算法的概念1、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2、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做出判定。解析:根据质数的定义判断解:算法如下:第一步:判断n是否等于2,若n=2,则n是质数;若n2,则执行第二步。第二步:依次从2至(n-1)检验是不是n的因数,即整除n的数,若有这样的数,则n不是质数;若没有这样的数,则n是质数。3、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的算法。解:算法或步骤如下:S1人带两只狼过河;S2人自己返回;S3人带一只羚羊过河;S4人带两只狼返回;S5人带两只羚羊过河;S6人自己返回;S7人带两只狼过河;S8人自己返回;S9人带一只狼过河.1.1.2程序框图1、基本概念:(1)起止框图:起止框是任何流程图都不可缺少的,它表明程序的开始和结束,所以一个完整的流程图的首末两端必须是起止框。(2)输入、输出框:表示数据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它可用在算法中的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3)处理框:它是采用来赋值、执行计算语句、传送运算结果的图形符号。(4)判断框:判断框一般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有时也有多个出口,它是惟一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口的符号,在只有两个出口的情形中,通常都分成“是”与“否”(也可用“Y”与“N”)两个分支。2、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p的值,再将它代入公式,最后输出结果,只用顺序结/273p=(2+3+4)/2222输出s构就能够表达出算法。解:程序框图:24、条件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5、求x的绝对值,画出程序框图。开始输入x是x≥0?否输出x输出-x结束6、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分为两类:(1)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1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1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1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从b离开循环结构。开始s=√p(p-2)(p-3)(p-4)结束/274(2)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2是否成立,如果P2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2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从b点离开循环结构。AAP1?成立P2?不成立不成立成立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1)(2)7、输入3个实数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序。解:程序框图:/2758、给出50个数,1,2,4,7,11,…,其规律是:第1个数是1,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1,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2,第4个数比第3个数大3,…,以此类推.要求计算这50个数的和.将下面给出的程序框图补充完整.(1)________i=50_________________(2)_____p=p+i____________________(8题图)(2)结束i=i+1(1)开始是输出s否i=1P=1S=0S=s+p/276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1、输入语句在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INPUT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还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其格式为:例如,输入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成绩,可以写成:INPUT“数学,语文,英语”;a,b,c注:①“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必须用分号“;”隔开。②各“提示内容”之间以及各变量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但最后的变量的后面不需要。2、输出语句在程序中,第3行和第4行中的PRINT语句是输出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输出语句的用途:(1)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2)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3、赋值语句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除了输入语句,在该程序中第2行的赋值语句也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它的一般格式是:赋值语句中的“=”叫做赋值号。赋值语句的作用: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注: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是错误的。②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INPUT“提示内容”;变量INPUT“提示内容1,提示内容2,提示内容3,…”;变量1,变量2,变量3,…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变量=表达式/2774、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分析:先写出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再进行编程。算法:程序:5、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分析:引入一个中间变量X,将A的值赋予X,又将B的值赋予A,再将X的值赋予B,从而达到交换A,B的值。(比如交换装满水的两个水桶里的水需要再找一个空桶)程序:INPUT“数学=”;aINPUT“语文=”;bINPUT“英语=”;cy=(a+b+c)/3PRINT“Theaverage=”;yENDINPUTAINPUTBPRINTA,BX=AA=BB=XPRINTA,BEND开始输入a,b,c3abcy结束输出y/2781.2.2条件语句1、条件语句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IF-THEN-ELSE-ENDIF格式)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IF-THEN语句:(即IF-THEN-ENDIF格式)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也是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体,否则执行ENDIF之后的语句.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2、编写一个程序,求实数x的绝对值.程序:IF条件THEN语句体1ELSE语句体2ENDIF满足条件?语句体1语句体2是否IF条件THEN语句体ENDIF满足条件?语句体是否INPUTxIFx=0THENPRINTxELSEPRINT-xENDIFEND/2793、下面程序运行后实现的功能为_______________新疆源头学子小屋特级教师王新敞@126.comwxckt@126.com王新敞特级教师源头学子小屋新疆1.2.3循环语句1、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对应的程序框图是2、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3、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对应的程序框图是INPUT“a,b,c=”;a,b,cIFbaTHENt=aa=bb=tENDIFIFcaTHENt=aa=cc=tENDIFIFcbTHENt=bb=cc=tENDIFPRINTa,b,cENDWHILE条件循环体WEND满足条件?循环体否是循环体否/27104、直到型循环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从UNTIL型循环结构分析,计算机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进行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继续返回执行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满足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LOOPUNTIL语句后执行其他语句,是先执行循环体后进行条件判断的循环语句。5、编写程序,计算自然数1+2+3+……+99+100的和。分析:这是一个累加问题。我们可以用WHILE型语句,也可以用UNTIL型语句。程序(WHILE语句):i=1sum=0WHILEi=100sum=sum+ii=i+1WENDPRINTsumEND程序(UNTIL语句):i=1sum=0DOsum=sum+ii=i+1LOOPUNTILi100PRINTsumEND6、设计一个算法:求满足1+2+3+…+n>10000的最小正整数n,并写出相应的程序。解:i=0sum=0DOi=i+1sum=sum+iLOOPUNTILsum10000PRINTiENDDO循环体LOOPUNTIL条件/27111.3算法案例1、辗转相除法:例1求两个正数8251和6105的最大公约数。解:8251=6105×1+21466105=2146×2+18132146=1813×1+3331813=333×5+148333=148×2+37148=37×4+0则37为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2、更相减损术: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解:98-63=3563-35=2835-28=728-7=2121-7=1414-7=7所以,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是7。3、(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4、秦九韶算法秦九韶计算多项式的方法令,则有,其中.这样,我们便可由依次求出;/2712显然,用秦九韶算法求n次多项式的值时只需要做n次乘法和n次加法运算5、k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6、十进制转化为k进制数b的步骤为:第一步,将给定的十进制整数除以基数k,余数便是等值的k进制的最低位;第二步,将上一步的商再除以基数k,余数便是等值的k进制数的次低位;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直到最后所得的商等于0为止,各次所得的余数,便是k进制各位的数,最后一次余数是最高位,即除k取余法.7、已知一个五次多项式为8.07.16.25.325)(2345xxxxxxf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x=5的值。解:将多项式变形:8.0)7.1)6.2)5.3)25(((()(xxxxxxf按由里到外的顺序,依此计算一次多项式当x=5时的值:50v,272551v,5.1385.35272v,9.6896.255.1383v2.34517.159.6894v,2.172558.052.34515v所以,当x=5时,多项式的值等于17255.28、将二进制数110011(2)化成十进制数解:根据进位制的定义可知012345)2(21212020212111001112116132151所以,110011(2)=51。/2713第二章:统计2.1.1简单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思考:简单随机抽样的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为多少?(n/N)2、抽签法一般地,抽签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8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