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役核设施安全隐患应急整治工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黔辐环竣字[2014]第03号项目名称: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役核设施安全隐患应急整治工程委托单位: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辐射环境监理站2014年3月1表1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役核设施安全隐患应急整治工程建设单位名称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迁建□环评时间2012年5月开工日期2013年5月投入试生产时间2013年12月验收监测时间2013年12月环评报告表审批部门国家环境保护部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公司环保设施设计单位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公司环保设施施工单位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总概算(万元)w环保投资总概算(万元)w比例82.59%实际投资(万元)w实际环保投资(万元)w比例82.59%2主要建设内容根据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要求,为加强铀尾矿(渣)库的安全和应急管理,确保铀尾矿(渣)库的安全,国防科工局于2011年3月先后发布《关于保障军工核设施安全做好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科工二司(2011)211号)和《关于加强铀尾矿(渣)库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的补充通知》(军核监函(2011)25号),要求中核集团公司组织相关单位对在建、运行、退役和已退役的铀尾矿(渣)库的安全和营运单位的应急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为了贯彻落实上述精神,2011年4月,国防科工局监管办组成安全检查组,对退役治理后的276厂尾矿库、761矿尾渣(废石)堆的安全现状进行了彻底的检查。现场检查发现276厂尾矿库泄洪道一侧的陡峭石壁存在山体滑坡隐患,滩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周界防护网受损严重,进出通道狭窄,坝外坡局部变形、凸起等安全隐患,从而对尾矿库的安全构成不利影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761矿当地修路、建房、放牧等活动对退役治理尾渣、废石堆覆盖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破坏,放射性尾渣(废石)覆盖区临白马河和犀牛河一侧挡水墙曾被洪水淹没,出现垮塌等,从而对尾渣、废石堆的安全构成不利影响。因此,为确保尾矿库、尾渣(废石)堆的安全稳定,进行276厂尾矿库、761矿尾渣(废石)堆等退役核设施的安全应急整改。具体整改内容如下表:3主要建设内容表1-1276工程安全应急整改内容一览表项目序号工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安全应急整改内容276厂尾矿库安全应急整改1溢洪道一侧山体滑坡治理尾矿库溢洪道一侧山体边坡多次出现小规模的滑坡,部分滑坡体堆积在溢洪道引水渠和进口,严重影响了排洪设施的排水能力。①铺设锚杆;②挂钢丝网;③喷射混凝土加固防护坡面;④设置截水沟。2滩面塌陷区治理由于尾矿库所处地区受碳酸岩影响明显,岩溶比较发育,近年来治理后的276厂尾矿库坝外坡局部出现变形、凸起,且滩面局部覆土层也出现不均匀沉降。①滩面表层草皮清运至库外;②用粘土压实填平,并在表层植草。3坝体稳固化治理①坝外坡变形、凸起部位及周围进行人工平整;②将原干砌石坝护坡改为水泥砂浆砌石护坡。4坝坡排水沟清理坝坡排水沟、泄水道及消力池的淤积物较多,影响其排水能力。将坝坡排水沟、泄水道及消力池的淤积物清运至库外。5更新尾矿库周界防护网尾矿库防护网受损严重,滩面覆盖层遭到一定的破坏。防护栅栏下部采用混凝土隔栏,上部采用铁丝网。6公路硬化尾矿库进出通道狭窄,机动车辆难以进出,不能满足应急工作的需要。将原尾矿库进出通道的简易土路进行水泥硬化。7封堵原尾矿库排洪管尾矿库底部所埋泄洪管已运行三十多年,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276尾矿库底部所埋泄洪管进行人工封堵。8位移沉降观测设施建设无位移沉降观测设施。①在初期坝顶中间及两侧布置3个观测标点;②在滑坡体边坡不同标高时布置三排共9个观测标点;4主要建设内容表1-1续761工程安全应急整改内容一览表项目序号工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安全应急整改内容761矿尾渣(废石)堆安全应急整改1白马河和犀牛河侧挡水墙加高加固白马河在2002年6月18日遭遇历史最大暴雨,经当地气象站实测,犀牛河(原维修班)最高洪水位1231.1m,然而该处一侧挡水墙顶标高约1230.6m,比最高洪水位低0.5m,犀牛河下游汇入白马河,因此跨越两河的尾渣(废石)覆盖区挡水墙均处于洪水淹没区。加高跨越白马河和犀牛河的尾渣(废石)覆盖区(包括1区、3区、4区、6区及22区)的挡水墙。2新建挡水墙流经21区、23区、24区的白马河一侧边坡近年来已多处出现局部垮塌,一旦边坡出现大范围的塌陷,边坡塌方土体将会堵塞河道,影响其排水能力,进而导致洪水漫过堤顶,对5区、6区覆盖区下的废石堆的安全构成威胁。在21区、23区、24区沿白马河一侧修建挡水墙。3加固白马河河床白马河河床多次遭遇洪水冲蚀,表面凹凸不平,出现大范围的冲坑和塌陷,影响其安全泄流。加固受损较严重的白马河河床底板,面积约9000m2。4清理截水沟761矿尾渣(废石)退役覆盖区多处截水沟被淤泥堵塞,从而影响了截洪沟排水能力。将截水沟淤泥清运至覆盖区外指定地点。5修复受损护坡和植被当地修路、建房、放牧等活动对尾渣(废石)堆退役治理覆盖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破坏,对环境造成威胁。①修复受损坏的渣堆边坡护坡;②边坡修复后,进行浆砌石固架草皮护坡。6尾渣(废石)覆盖区周界隔离设施761矿尾渣(废石)退役覆盖区部分周界无明显警示标识、无有效隔离屏障。①设立隔离防护屏障;②设置警示标识。5验收监测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4号令),1995;(3)《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8号文),2000.2;(4)《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役核设施安全隐患应急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12.5;(5)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役核设施安全隐患应急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环审【2013】67号);(6)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公司退役核设施安全应急整改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实施方案)》,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12.8;(7)《委托书》,贵州核工业新原公司,2013.11验收监测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GB23727-2009;(3)《铀矿冶环境辐射监测规定》GB23726-2009;(4)《核设施流出物和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GB11216-89;(5)《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6)《地表氡析出率测定、积累法》EJ/T979-95;(7)《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14582-93;(8)《铀矿冶设施环境管理技术规定》GB14586-93;(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10)《铀矿冶辐射防护规定》EJ993-2008;(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2)《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6目标管理限值根据国家环保部批复的《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役核设施安全隐患应急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确定的尾矿库安全整治工程环境质量目标值如下:项目管理限值管理限值来源地表氡析出率0.74Bq/m2·s《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GB23727-2009规定及《二七六厂二期尾矿库退役治理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估报告表》、《七六一矿退役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终态阶段)》土壤中226Ra残留量上层15cm厚度土壤中平均值不超过0.18Bq/g,以下15cm厚度平均值不超过0.56Bq/g《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GB23727-2009)γ辐射贯穿剂量率治理后场地环境γ辐射贯穿剂量率不应超过350nGy/h《二七六厂二期尾矿库退役治理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估报告表》、《七六一矿退役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终态阶段)》废水中U、226Ra活度浓度项目标准值《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GB23727-2009)废水废水排放口U0.3mg/L226Ra1.1Bq/L第一取水口U0.05mg/L226Ra1.1Bq/L生活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总α0.5Bq/L《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总β1Bq/L7剂量管理目标值项目类别剂量限值mSv/a目标值mSv/a《二七六厂二期尾矿库退役治理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估报告表》、《七六一矿退役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终态阶段)》276厂尾矿库公众1.000.15职业人员20.0010.0761矿尾渣(废石堆)公众1.000.25职业人员20.0010.0对上表中未提及的气溶胶中总放射性水平、地表水及地下水中U、226Ra活度浓度及大气氡浓度及子体浓度,采用与项目建设前《2012年度贵州省辐射环境质量报告》中276尾矿库及761矿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对比。8表2主要污染源2.1尾矿渣及废矿石堆放射性核素的迁移途径276厂尾矿库及原761矿的主要辐射污染源为尾矿渣及及矿石堆,通过下列途径对周围环境造成辐射影响,同时也对周围职业人员及公众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图2-1放射性核素迁移途径2.2污染途径2.2.1正常工况下污染途径在正常工况下,废矿石及尾渣集中堆放,表层覆土,由于覆土厚度的设计及施工都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标准,对底层含放射性的废渣(矿石)产生射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并对含放射性的粉尘有抑制作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甚小。坝体及堆场的渗水经退役治理后,验收监测达到排放标准,流入纳污河经自然稀释后,对水体的影尾矿渣及矿石堆场放射性气溶胶含放射性的渗水纳污地表水体氡及子体γ辐射地下水职业人员及公众土壤畜、禽农作物9响较小。2.2.2事故工况下污染途径如276厂尾矿库发生溃坝、761矿由于水灾导致白马河河水淹至治理区等自然灾害。现有的安全措施将会受到影响,导致废渣及矿渣中的放射性核素通过各种途径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辐射影响,从而对周围职业人员及公众造成辐射损伤。2.3放射性污染因子和污染物2.3.1放射性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氡及子体、扬尘水环境污染物:尾矿库及废矿石堆渗水固体污染物:尾矿渣、废矿石2.3.2放射性污染因子γ辐射、氡及子体、土壤、水体、气溶胶中特征放射性核素。10表3竣工验收监测结果113.1监测目的本次276厂尾矿库、761矿安全应急整治工程主要对现场的辐射安全设施进行改进,消除辐射安全隐患。该工程的实施,将会涉及到局部治理区的临时开挖,新原公司将对开挖部分进行治理。本次验收监测的目的是检查该整治工程的施工是否对原来的环境造成辐射影响,同时检查竣工后各项辐射环境指标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管理限值,为276厂尾矿库、761矿尾渣(废石)堆安全应急整改工程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提供依据。3.2监测范围对工程各子项涉及的区域进行辐射环境监测,主要为761矿白马河两侧挡水墙施工、761矿围墙施工涉及的治理区。276尾矿库溢洪道一侧山体滑坡治理、滩面塌陷区治理、坝体稳固化治理等涉及治理区域。重点对开挖区域(761矿4区,276尾矿库部分塌陷滩面等)进行监测。对施工区周围最近的居民区(761矿区的白马居民区及宝王宫居民区,276尾矿库周围的白果树居民区)进行大气、地下水等辐射环境监测。3.3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3.3.1γ辐射贯穿剂量率布点根据《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的要求,γ辐射贯穿剂量率布点采用网格布点法,在施工区域均匀布点。3.3.2土壤析出率布点原则采用每200m2-600m2布设一个监测点。3.3.2土壤中238U、226Ra残留量取样根据《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GB23726-2009、《铀矿冶设施环境管理技术规定》(GB14586-93)规定,土地去污整治后226Ra残留量检测土壤取样分为上层15cm厚度12土层土样和l5cm厚度土层以下土样。采用每200m2-600m2布设一
本文标题:贵州核工业新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役核设施安全隐患应急整治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