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武汉城市发展.pptx
1武汉城市发展城市地理学小组成员:解聪聪、郭琦马兴香、王莉王郡旭、李蓉媛段玲鸿2武汉城市发展Contents:武汉介绍武汉城市发展过去现在未来3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简介武汉介绍武汉城市发展First~~~4武汉介绍——地理位置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5武汉介绍——简介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中),中部中心城市,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长江航运物流中心,被誉为”九省通衢“。武汉是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武汉位于中国中南、长江汉江交汇处,因武昌、汉口、汉阳三地而得名。武汉历史悠久,被誉为”白云黄鹤之乡“、”知音江城“,也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中华民国首都,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武汉介绍——行政区划武汉市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分13市辖区,分别是: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7个城区;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6个远城区;3个由武汉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俗称沌口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属洪山区区划)、吴家山台商投资区。7PastFutureNow武汉城市发展Second~~~8二、黄鹤楼发展史;三、1990年代以来武汉城市土地开发的特征;四、1990年代以来武汉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一、武汉发展历史;(视频)武汉城市发展——Past9二、黄鹤楼发展史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是战争的望楼,晋灭东吴后,黄鹤楼变为登临休憩的场所;至唐代,黄鹤楼成为吟诗作画、宴客送友的胜地。唐朝宋朝元朝现代清朝明朝10二、黄鹤楼发展史——唐孤耸在黄鹄山顶,俯瞰烟波长江,鹦鹉洲、汉阳城历历在目。11二、黄鹤楼发展史——宋黄鹤楼有楼、台、轩、廊组合而成,主楼的十字脊歇山顶,四周小亭回廊精致玲珑,这个群体重檐飞翼,错落有制,繁而不乱,布局严谨。12二、黄鹤楼发展史——元具有宋代遗风,围墙合抱建筑群落,楼地心轴线层层升高,建筑群落周围和建筑之间,都有高达的庭荫树,门前垂柳,院中古树,元代的黄鹤楼的植物使得原本单纯的建筑空间,变成庭院空间。13二、黄鹤楼发展史——明(4毁4建)明代黄鹤楼主体分3层,楼后连长庑,楼顶为重檐歇山顶,上加两个小歇山,重檐下挑出楼座,窗上均设有布篷,楼前有小方厅,在前有便是入口。明末的黄鹤楼:“制方,而补四隅为圆;二顶三层,高为五六丈。每隅合九角,每方四溜为柱,中外三起,外二起四面各二十柱,中一起四。楼后接楹屋数间。后、石镜亭、涌月台、仙枣亭,观音阁当其前。”14二、黄鹤楼发展史——清(鼎盛时期)乾隆时期黄鹤楼最为辉煌:“自山以上,直立十有八丈。其形正方,四望如一;高壮宏丽,称霸山川。”清朝最后一次建黄鹤楼是同治七年,此时的黄鹤楼要比乾隆时的小,但重建了太白糖、一览亭等附属景点。光绪十年,发生火灾,化为灰烬。15二、黄鹤楼发展史——现代1981年重建,1984年落底。更为雄伟、壮丽;丰富的文化宝库“国运昌则楼运盛”16I.FM서비스의오늘과내일三、1990年代以来武汉城市土地开发的特征土地开发峰值集聚及迁移特征土地开发峰值在特定地域集聚并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地域迁移。土地开发的轴线集聚特征土地开发重点地域由内向外转移的特征土地开发地域职能分化的特征各时间段武汉城市土地开发都呈现一定的方向性,表明在某此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土地开发存在一定的开发轴线。不同的轴线上的城市土地开发情况不同,相同轴线上的不同位置城市土地开发情况依然不尽相同,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武汉城市土地开发的空间外推主要依靠沿轴线延伸完成的。在各开发时段,不同性质用地形成开发的主导。总体上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开发是1992年以来土地开发的主导。17I.FM서비스의오늘과내일四、1990年代以来武汉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内聚式发展为主导的规律1990年代以来最主要的规律之一,宏观角度来看,武汉城市空间的扩散是从属于集聚过程的,城市空间是以内聚型为主导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的规律边缘—轴线生长规律地域职能非均质嬗变规律武汉城市土地开发处处存在不均衡,其随时间变化伴随着不同的聚峰,高高低低不同的开发规模,必然导致城市空间发展的不均衡。武汉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是一个依托中心城多轴线边缘生长的过程。非均质嬗变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均质嬗变形成的非均质城市空间形态,二是土地开发演替过程中的城市空间的非均质嬗变的非均质动态变化过程。18二、武汉城市化;三、武汉工业化;四、武汉交通一、武汉城市规划;武汉城市发展——Now19一、武汉城市规划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思路框架20一、武汉城市规划武汉城市规划提出的武汉城市发展内涵:具有中等城市以上的规模,交通便捷,职住相对平衡,功能相对独立,公共服务设施良好,基础建设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自足、活力、可持续”的现代化综合新城。21二、武汉城市化(一)、圈层结构(二)、区域空间结构(三)、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22根据首位中心城市武汉市对周边地区城镇和产业的辐射强度与吸引力大小,采用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将武汉城市圈及周边腹地分为以下三个圈层:核心圈:50~80公里紧密圈:80~150公里辐射圈:150~300公里(一)、圈层结构23圈层范围核心圈包括武汉市主城区、武汉主城区周边四区政府驻地、鄂州市、黄冈的黄州区、团风、黄石市区和大冶市区,孝感的孝南区及汉川市紧密圈包括核心圈以外的咸宁、孝感、黄冈所辖的大部分县(市),以及仙桃、潜江、天门三市。辐射圈以武汉为核心,西到宜昌、荆门,西北到随州、襄樊,北至信阳,南到岳阳、常德,东到安庆,东南到九江。24(二)、区域空间结构一核武汉主城区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两轴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两环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两带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翼组团,南翼咸赤嘉组团。25I.FM서비스의오늘과내일(1)城市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大,相互联系相对较弱。目前武汉还处于产业集聚和极化阶段,同周边八市产业分工格局尚未形成,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较弱。(2)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大城市发展滞后。(3)城镇空间结构表现出较强的轴线集聚特征。(4)圈层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圈现有1个超大城市,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10个中等城市,以及25个县级小城市和60多个建制镇,人口规模等级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城市首位度高达5.8。城市圈城镇分布特点为:沿江(长江、汉江)及沿沪蓉高速公路城镇分布密集,城镇规模较大,形成东西密、南北疏的格局,表现出较强的轴线集聚特征。由于武汉城市圈周边区经济发展滞后,在距武汉市主城区30~50公里以内地区,其建制镇密集程度明显低于周边的鄂州、孝感、天门、仙桃等地市,形成环绕武汉中心城区的“灯下黑”环带。(三)、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26(一)重点建设七大特色产业带(二)高新科技产业(三)重点建设63个各类经济开发区四、武汉工业化27(1)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和主要辐射极,建设包括葛店、鄂州、黄州、黄石的高技术产业带;(2)以武钢为龙头,建设包括鄂州、黄石、大冶、阳新在内的冶金-建材产业带;(3)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和辐射极,建设环城市圈汽车零部件产业带;(4)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龙头,建设环城市圈IT设备及电器、电子元器件产业带;(5)以武汉为龙头,建设包括仙桃、潜江、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的环城市圈纺织服装产业带;(6)以武汉为龙头,在城市圈西侧建设包括云梦、应城、仙桃、潜江、天门在内的化工产业带;(7)环城市圈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产业带。(一)重点建设七大特色产业带28(一)重点建设七大特色产业带29(二)、高新科技产业(1)电子信息产业:依托“武汉•中国光谷”,大力发展光显示、光存储、汽车电子、金融电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2)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3)光机电一体化:重点发展高性能数控系统及加工设备。(4)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复合型功能材料、激光材料、环境友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等高性能新材料。(5)高技术产业一体化布局。(6)科技教育与智力资源优势:武汉市科教综合实力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居第三位;中部地区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地区,其中武汉东湖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武汉分布,为其提供智力资源。30(二)、高新科技产业31国家级2个,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位于汉阳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省(部)级批准的开发区12个,主要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黄石、葛店、黄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麻城、黄梅小池等开发区;另有省开发办和省直管部门批准的28个开发区,市政府批准的两个开发区。(三)、重点建设63个各类经济开发区32四、武汉交通自古以来有“九省通衢”之美誉的武汉位于全国经济地理的中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具有“得中独厚、辐射四周”的区位优势。武汉市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大铁路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它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33(一)、城市轨道交通(二)、城际铁路(三)、武汉-中国桥都四、武汉交通(四)、武汉港口34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是第一条线路,于2004年7月28日开通运营,使武汉成为中国大陆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后第五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截至2014年12月武汉地铁已投入运营1号线、2号线和4号线,共75座车站,运营里程95.6公里。4号线一期的开通,标志着武汉形成“工”字形的地铁网,使武汉三大火车站可由地铁无缝转乘。至2017年,将会开通7条中心城区线路及2条新城区线路.。(一)、城市轨道交通35(一)、城市轨道交通36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是中国湖北省一个以武汉市为中心的通勤铁路系统、高速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按照湖北省编制的《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网规划(2008-2030年)》,城市圈内的城际铁路网将有6条主干线及延长线和环线,以武汉为核心,由“放射线加一个环线”组成,总里程1070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二)、城际铁路37(二)、城际铁路38(三)、武汉-中国桥都合力打一手漂亮“桥牌”。武汉两江分泊,湖泊密布,众多水系天然阻隔,桥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命线,目前全市已建成一千余座风格各异的桥梁,综合造桥规模,水平影响力,开创性,产业链完整在内的武汉综合造桥实力,雄居全国第一,承建了全国百分之六十的大型桥梁,已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国桥都。39(三)、武汉-中国桥都40武汉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汉江航运的终点,城市圈区域内密布的水系航道以及武汉港、黄石港、嘉鱼港、黄冈港、鄂州港等港口共同构建了发达的水上运输网络,形成了“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水运网络。(四)、武汉港口41I.FM서비스의오늘과내일(一)城市空间规划优化空间布局(二)城市经济(三)城市交通(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城市”“绿色科技”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现有高能耗产业节能、产业结构重组和推广建筑节能三大领域;建筑垃圾利用;新能源汽车研发;绿化建设;武汉城市发展——Future(五)城市教育科研建成世界闻名的“大学之城42城市空间规划要把握优化空间布局这一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新趋势:市域层面,构建“3+N”城市发展格局。中心城区,推进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建设相对独立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三镇三城”。新城区和功能区,按
本文标题:武汉城市发展.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9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