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二级咨询师论文案例报告(刘静)
1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题目: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姓名:刘静身份证号:142725198212164424准考证号:0058所在单位:青年职业学院报名机构名称:山西中医学院2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刘静摘要:针对一例新生入学适应不良而产生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使人生健康地发展,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关键词: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李某,女,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身高大约1.60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为公司职员,大专文化水平,父亲比较严厉,母亲温顺能干,无老人同住。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她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李某上大学前一直生活在山西省一个县级市里,并在重点高中读书。上大学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由父母料理。父母对于李某的期待很高,考上大学是李某和李某父母一直以来的愿望。李某从小学习一直很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市一所重点高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喜欢,父母也高兴,同学们也都将她视作中心围绕着她。高考结束李某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太原市某重点大学。到了校园大家都用普通话交流,可李某说话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李某开始变得不爱说话,尤其在英语口语课上总是十分紧张,怕被老师提问。大学生活开始后,学校举办了各类文体活动,同宿舍的五名同学都来自大城市,或会乐器,或爱好表演,积极地参与到了学生活动中,李某没有什么特长和特别的爱好,也没有参与其中。她感到很孤单寂寞,觉得自己万分痛苦,快要发疯了。上大学以前,李某在家除了学习其她事情一概不用自己操心,父母全权代劳,她不懂得料理自己的生活,也不喜与人沟通。到了大学,发现其她同学懂得很多东西,将娱乐、学习、休息都安排得很好,生活丰富多彩,而自己会的很少,原来自己学习总是摇摇领先,现在这点优势也不存在了,还有浓厚的口音,很孤独、很痛苦、很自卑。3收集临床资料之后,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求助者进行测试。测试结果:SCL—90总分为165分,阳性项目数为36项,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为3.1分。抑郁因子分为2.77分,焦虑因子分为2.8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为58(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3分)。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为51,标准分为64,(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0分)。二、主诉李某称:“近一个月来,我感觉很孤单,很痛苦,我觉得她们都不喜欢我,虽然现在还能专心学习,但效率很低,我觉得快撑不下去了,请您帮帮我吧!”三、观察与她人反映李某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一直都处在比较紧张的状态,双臂夹紧,双手蜷缩,眼神迟疑,声音微颤。辅导员和周围同学反映:李某不爱说话,集体活动参加不积极,总是独自行动,不爱和同学聊天,经常错过吃饭时间。四、评估与诊断根据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心理测验的记过诊断为大学新生适应不良而产生的一般心理问题。1、诊断依据根据判断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映强度不甚强烈,只局限在与同学交往、学习、生活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来看,只有一个多月。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情绪不稳定,易紧张。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42、鉴别诊断及其依据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混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映强度强烈,反映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并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焦虑、抑郁、敏感等症状,但持续时间短,内容为充分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现实性,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兴趣下降,但皆因内心冲突引起,且程度不严重,也无自杀倾向和自我评价低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品行障碍。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人际关系、生活自理和性格重塑几个方面。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消除求助者过度焦虑的状态;帮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焦虑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恢复积极的学习生活方式,使人生健康地发展。六、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适应不良,内在却是爱和被爱的需要、期望自5己和她人都觉得自己有价值的需要不能满足造成的。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可能会导致焦虑症、恐惧症等神经症的形成。艾利斯(A•Eliis)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即情绪或不良行为(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A)所引起的,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B)造成的。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都来源于个体的非理性观念,治疗的重点也在于改变这些观点。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治疗中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技能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有她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2.双方权利和义务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6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3.咨询时间与收费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咨询收费:每次50元人民币心理测验收费:《SCL—90》80元《SDS》15元《SAS》15元七、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第1次,2009年9月30日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方法:会谈、心理测验、解释相关知识7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做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3)与李某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李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4)确定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为消除求助者过度焦虑的状态;帮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焦虑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恢复积极的学习生活方式,使人生健康地发展。(5)对李某出初步问题分析,让李某理解“为什么会这样”。(6)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李某回去后列举出自己的优势所在,注意不以目前暂时的学习不适应而全面否定自己的智力和能力;重新分析学习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重温既往克服困难取得进步时的自信感。第2次,2009年10月6日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缓解求助者因感情困扰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过程:(1)作业反馈:一周后,李某第二次来咨询。述说这几天她对入学以来的状况进行了反思:认识到进入新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自己太心急了,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自觉孤单又不愿主动找别人交流,总希望别人来找自己;自己前一段时间过于低估自己了,原来自己还是有不少优点的,只要做适当的调整一定还有上升空间。现在偶尔学习状态不好,但不像以前那样紧张、焦虑,学习效率提高了。(2)合理情绪疗法:虽然由于李某思想压力的减轻,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都有了一定改善,但症状仍然存在。针对这一状况,笔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帮助李某认识到自己入学后适应不良(A诱发事件),变得消沉、焦虑(C结果),根本原因在于她的自我否定的态度(B不合理信念)。在她自己看来,她应该是一8个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好学生,现在看来并没有十分突出,真是太糟糕了,因此才会变得消沉、焦虑。帮助她找出并放弃自己不合理信念,学会用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3)作业布置:咨询结束时,笔者又布置新的家庭作业:写出合理自我分析(RSA报告),列出ABCDE,即事件A、情结C、信念B、不合理信念(驳斥)D、新观念E。详细列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并尝试用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第3次,2009年10月13日目的:(1)学会合理评价自己,接纳自己;(2)提高对情感的认识和合理控制;(3)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1)作业反馈:经过分析,李某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领悟,认识到自己的紧张焦虑主要源于自己一些不合理的观念,事实上现状并非她想象的那样糟糕。认识到“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就否定了自己的全部。(2)根据李某的自我分析,进一步分析其观念、情绪与人
本文标题:二级咨询师论文案例报告(刘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1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