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导论
经济学基础教材安排主讲教材:经济学基础陆改红陈瑜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学习目标:1.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掌握经济学的概念;掌握机会成本的理念并能解释经济决策行为;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欲望与稀缺性二、什么是经济学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和劳务,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美]萨缪尔森导读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社会都会面临欲望与资源的矛盾,都必须作出各种各样的选择。经济学就是一门选择的科学一、欲望与稀缺性1、无限的欲望欲望(wants)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求和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欲望的主要特点是多层次性与无限性。由于人类需要层次的多样性,因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在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甚至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时),新的欲望就会产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梦西。2、资源的稀缺性(1)什么是资源?用来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可以分成自由取用物品(freegoods)——价格为零供给为无穷大。指人类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价方也得到的物品,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价格为零供给为零。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通过生产和交换才能获得的物品。请大家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此类物品?如阳光、空气和海水。请大家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此类物品?(2)资源的稀缺性欲望无限资源的稀缺性资源有限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资源的这种相对有限性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是为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面临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即经济学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什么是稀缺性?经济学怎么办???二、什么是经济学(economics)?欲望的无限性矛盾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经济学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欲望的科学。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稀缺性与选择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经济学中的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分配到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以生产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不同物品。选择与经济制度计划经济:由政府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及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商品交换主要依靠价格机制进行调节。混合经济: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问题。四、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1、机会成本:定义:把既定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用途中获得的最大收益。注意:机会成本属于隐含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其他可能选择中最好一种的收益。爱情是否有机会成本?让我们重温大家熟悉的一首青海民谣,《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光。我愿变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那着细细地皮鞭,不断轻轻地打在我身上。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这首民谣中的“男主角”,为了追求这位活泼动人的好姑娘,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决定“抛弃了财产”,所得到的是“跟她去放羊”,以及“每天看着那粉色的小脸”并且乐意承受那“细细皮鞭的抽打”。这段民谣也使人想起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小巨人”姚明没有上大学而是同美国休斯顿火箭队签了3年2000万美元的工作合同,到NBA打球。姚明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姚明并没有上大学,他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凭姚明的智商,考上国家重点大学一点没有问题。但是,他不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他有到NBA打球的机会。加上他做广告的收入,每年的实际收入都在1000万美元之上。可以想象,如果姚明选择上大学,放弃的机会,他一年就少收入至少1000万美元。这就是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所以姚明是最聪明的,他没有让机会白白遛走,他抓住了机遇。虽然姚明有时候也感叹:“我现在也就是一个蓝领,天天干的都是力气活!”虽然他也想上大学,但是它可能会说他“上不起大学”。这并不是说他付不起学费,而是指他不原意放弃上大学所能赚到的高额收入。证实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家会这样理解:由于个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达到了足够高的程度,以至于上大学反而得不偿失。案例:机会成本与经济学思维湖南省的一个农民某甲以8000元购买优质品种的A种仔猪,目的是繁殖仔猪进行销售。但销售仔猪的农场以劣等的B种仔猪冒充,价格相差4倍。后来某甲繁殖的仔猪无人购买,发现是出售该仔猪的农场以次充好,经过交涉未取得满意结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某甲告到法院要求赔偿损失5万元。农场认为当初双方的交易额是8000元,赔偿5万元是天方夜谭。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思维方式。(1)民间传统思维:应该赔偿8000元,也就是骗人这骗多少就应该赔偿多少。(2)法官思维:应赔偿所有直接损失,包括购买成本8000元,以及饲料、雇工工资、饲养场土地房舍等直接费用。如果要起到惩戒作用和从制度上消灭假冒伪劣产品的产生,就要贯彻“杀人抵命”的对等原则。如果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还需要更大的赔偿。(3)经济学思维:赔偿额要大于5万元。因为该农民除了直接费用开支外,还有一些间接的损失。例如,8000元购买仔猪款、饲料款、工资等费用若不用于购买仔猪进行饲养,将这些款存到银行可得到一定的利息。买了仔猪后这些存款的利息无疑也遭到了损失,这个利息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机会成本。按照这一思维方式,农场不仅要赔偿5万元,还要包括赔偿这5万元如果不用于购买这些仔猪进行饲养而用于其它投资可能取得的最大纯收入。只有这样,才会让像这个农场那样做坏事的人真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课堂讨论II:试分析如下行为的机会成本1、开会:开会的机会成本是什么;2.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食宿费是否为机会成本?有限的资源无限的欲望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可能性小麦(万吨)大豆(万吨)A015B114C212D39E45F50在一个社会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可能生产的各种小麦和大豆的最大数量的不同组合(2).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possibilitycurve生产可能性边界)2、生产可能性曲线ABCDEFJH吨万豆大03691212345万吨小麦151)图示:根据上表作图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叫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资源与技术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多生产一单位大豆要放弃多少小麦,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小麦要放弃多少大豆,因此,又被称为生产转换线。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3)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AF线之上的点表示生产有效率(如A、B等);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表示生产还有潜力(如H点);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点(如J点)表示现有条件下,不可能达到的生产。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常常没有被充分利用(即实际的生产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进行)2、生产可能性曲线ABCDEFJH吨万豆大03691212345万吨小麦154)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技术、资源的变化而移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原因: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战争、自然灾害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A要素增加B技术进步AB资本品资本品消费品消费品00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发展历程一、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二、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1、微观经济学概念:以单个经济实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变化规律,所以微观经济学又称作经济个量分析,它所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注意:(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行为。(2)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3)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2、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就是分析和解决单个经济单位如何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通过价格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注意:微观经济学之和并不等于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1、宏观经济学概念: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出发点,研究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周期波动等全局性的问题。研究的是资源利用问题。注意:(1)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合理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中心理论——价格理论研究方法——个量分析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整个国民经济问题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总量分析主要目标——社会福利最大二、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经济学的萌芽“经济”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色诺芬(前430—前355)约于前387——前371年间写了《经济论》一书,在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它的原意是“家庭管理”。色诺芬强调,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财富不断增加。我国古代汉语中原有的“经济”一词,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义。19世纪后半期,日本学者翻译西方著作,借用古代汉语中“经济”这个词。我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最初是译“富国”“生计”等,后来,逐渐采用了“经济”这一译法.古代经济学只是形成了经济学知识的某些要素,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2.古典经济学的创立18世纪,英国出现了一个大经济学家,名叫亚当·斯密(1723—1790),人们把他称作“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一本书,名字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就是著名的《国富论》。当亚当·斯密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他在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他说:“女王陛下,请您不要干预国家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呢?就做一个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就去敲钟,入夜了看看有没有偷盗行为,这就是国家的任务。只要国家不干预经济,经济自然就会发展起来。亚当·斯密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叫做“看不见的手”。他说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为了促进社会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利益,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是当她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着他,其结果要比它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要好得多得多。什么是“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的是个人利益,是市场机制,是价格机制。斯密的故事斯密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终生未娶。斯密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带他到舅舅家去.把他放到门前.让他自己玩耍,妈妈就进到院子里去和舅
本文标题:第一章-经济学基础导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2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