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十一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十一章个性及其倾向性Outline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第二节需要第三节动机的概述第四节动机的理论第五节价值观第六节自我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什么是个性在西方,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它有两个含义:一方面,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假面具,后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指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特行为特征的人。个性,在西方又称人格。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什么是个性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二、个性的特性(一)自然性与社会性(二)稳定性与可塑性(三)共同性与独特性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三、个性心理结构个性心理作为整体结构,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几个系统,即:个性倾向性(动力结构)个性心理特征(特征结构)自我。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的动力结构,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社会个体发展方向的潜在力量。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心理成分。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三)自我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从心理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自我的这三种形式分别对应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自我使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等各成分成为统一的整体。第二节需要一、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的特点:总是指向于能满足该需要的对象或条件。人的需要也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第二节需要二、需要的种类对需要进行分类的常用标准有两种:一是按需要的起源划分;二是按需要指向的对象进行划分。第二节需要(一)按照需要的起源可以将需要划分为:1.生物性需要也称自然需要,系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例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嗣后等的需要。这些需要也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2.社会性需要系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对劳动、交往、成就、奉献的需要等。也叫继发性需要获习得性需要。第二节需要(一)按照需要指向的对象可以划分为:1.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2.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以占有某些精神产品而得到满足的。如阅读报刊、杂志、书籍,观看电视、电影,以及欣赏文艺作品、美的需要等。第二节需要三、关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20世纪中叶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之后又不断地加以发展,形成了颇有影响的需要理论。第二节需要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要点是:1.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需要层次。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deficiencyneeds)。高级需要的满足能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因而,也称为成长性需要(growthneeds)。第二节需要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要点是: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instinctoid)需要。似本能的基本需要是一种内在的潜能或固有趋势。这种似本能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需要的层次越高,与本能的区别就越鲜明,似本能的性质也就越突出。需要层次越高,其变易性、可塑性也就越大。第二节需要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要点是:3.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由低到高按顺序逐级递升,呈现出波浪式演进的态势。如下图:第二节需要对马斯洛需要理论的简要评价:积极意义:该理论比较客观地概括了人的需要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特征。该理论将人的需要看做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特征。这个理论在教育和管理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节需要对马斯洛需要理论的简要评价:缺陷:虽然马斯洛用“似本能”来代替“本能”的概念,用以说明人类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但是他却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这就把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同起来了。该理论脱离了社会历史条件,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谈个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是不可取的。它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第三节动机的概述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一)动机的涵义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倾向或动力。(二)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第三节动机的概述二、动机产生的条件(一)内在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二)外在诱因凡能引起个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均称为诱因。第三节动机的概述三、动机的种类(一)根据动机的起源生理性动机社会行动机(二)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高尚的动机卑劣的动机第三节动机的概述三、动机的种类(三)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长远的、概括的动机短暂的、具体的动机(四)根据在复杂活动中动机的不同作用主导动机次要动机第三节动机的概述三、动机的种类(五)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有意识的动机无意识的动机第三节动机的概述四、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如下图所示:第三节动机的概述四、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各种活动中都有一个动机最佳水平问题。动机最佳水平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是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Dodson,1908)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也称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如下页图: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一、本能理论动机最早就是由本能的概念引入心理学的。所谓本能,就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比较有影响力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麦克杜格尔(W.McDougall,1871-1930)、还有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一、本能理论(一)核心思想本能论(instincttheory)在动机心理学中曾一度占统治地位。其核心思想就是认为人的动机都是由本能的行为驱使的,就像蜘蛛织网、海狸筑坝、公鸡打鸣、老鼠打洞一样。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一、本能理论(二)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詹姆斯曾提出,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性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James,1890)。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一、本能理论麦克杜格尔是本能论的最有力的鼓吹者,他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主要观点如下: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他认为人类有18种本能,如逃避、拒绝、好奇心、好斗、获取、自信、生殖、合群性、自卑、建设等(McDougall,1926)。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一、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他称之为里比多(libido),并用里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另一种是死的本能,他称之为萨那托斯(thanatos,即希腊神话中的死神),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死的本能。这两种本能在无意识中并立共存,驱使人采取行动。人的每一种动机都是无意识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混合物。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无意识的。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二、驱力理论(一)核心思想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S.Woodworth,1869-1962)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drive)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里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二、驱力理论(二)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美国心理学家赫尔(C.L.Hull,1884—1952)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drivereductiontheory),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但他认为,剥夺的持续时间是一个相当不完善的指标,因而强调用行为的力量来衡量。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二、驱力理论在赫尔的理论中,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获得性内驱力。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状态相伴随,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联系。获得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而言,这种情境伴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降低,结果就成了一种内驱力。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二、驱力理论赫尔认为,要形成学习行为,必须降低需要或由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得到强化,形成习惯。因而,一个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P)是由驱力(D)、习惯强度(H)和抑制(I)共同决定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P=D×H-I。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二、驱力理论由此可见,赫尔的动机理论主要有两点要点:。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驱力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不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在这些行为中,人的驱力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三、动机的认知理论(一)核心思想动机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选择,并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三、动机的认知理论(二)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主张认知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和勒温。后期有海德、韦纳等。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三、动机的认知理论1.托尔曼的期待理论托尔曼通过对动物的实验提出行为的目的性,即行为的动机是期望得到某些东西,或企图避开某些讨厌的东西。这就是期望理论的原始形态。托尔曼(Tolman,1932)将期待定义为刺激和刺激的联系(S1——S2)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S1_——R——S2)。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三、动机的认知理论期待(expectancy)是重要的,它帮助个体实现目标。期待论必须解决动机的两个问题: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如果说期望理论可以解释个人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那么期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归因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三、动机的认知理论2.海德与韦纳的归因理论海德(Heider,1958)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因果概念并不是来自逻辑推理,而是来自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笼统化的常识理解。所以,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因此,归因的控制点可分为内部的(如能力和努力)和外部的(如工作难度和运气)。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三、动机的认知理论2.海德与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Weiner,1971)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韦纳也将人的归因分为内部和外部的两种,但又增加了“稳定性”这个维度。他认为,内外部归因,还可以分为稳定的与不稳定的两种。同为内部的,能力属于稳定的归因,而努力则属于不稳定的归因。第四节动机的理论三、动机的认知理论2.海德与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Weiner,1972)提出,如果一个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气;如果新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能力等。这种归因会使人们对下一次的行为结果产生预期。也会形成两种结果不同的动机。第四节动机的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2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