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被掩盖的理性—留园石林小院院落空间解读
16901/2011HUAZHONGARCHITECTURE华中建筑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9X(2011)01-0169-05摘要该文即试图利用一些几何和数字的理性化表征以及对密斯理性空间的解读,分别从空间的观赏匀质性、流动的“动态多点透视”性、视觉的隐形均衡性等三个方面对苏州留园石林小院院落空间进行剖析,探究这种体验模式下空间的文化性及其人文内涵,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石林小院院落被长期掩盖的理性空间美。关键词留园石林小院院落空间体验模式掩盖的理性AbstractThispapertriestoresearchthespecialcultureofexperiencemodelanditshumanconnotationsoastorevealthelong-be-hiddenrationalspacebyusingthegeometryandrationalquantitativecharacterandthemethodofinterpretingMies’(MiesvanderRohe)rationalspace.Theresearchiscarriedoutfromthethreeaspectsasthefollowing:thehomogenousspace,theflowofdynamicmulti-pointperspectiveandthevisualrecessiveequilibrium,tryingtorevealthebeautyofthelong-timehiddenrationalspace.KeywordsThespatialorganizationoftheSmallCourtofRockForest(ShiLinXiaoYuan)inLingering,Experiencemodel,ThehiddenrationalityLiShuaiboZhouYingyingTianGuoxing李帅波周莹莹田国行被掩盖的理性TheHiddenRationality:——留园石林小院院落空间解读TheSpaceResearchingoftheSmallCourtofRockForestinLingeringGarden1石林小院概况石林小院是留园东部建筑群的中间过渡带,面积不大,仅70余平方米,是园主人观赏湖石的小院。本文所研究的范围不单是这个赏石小院,而是以石林小院为中心的一组建筑院落群。这组建筑院落群(下文统称为石林小院院落)被五峰仙馆、揖峰轩、林泉耋硕之馆、牡丹园以及五峰假山所围合,总面积400m2(图1)。在这约17m×27m的空间内,布置有花坛假山、石林丛竹、敞廊小亭、书房楼阁,题名的有“鹤所”、“揖峰轩”、“静中观”和“洞天一碧”。这些亭轩楼阁被廊子、漏窗、短墙、围栏相隔,又和这些敞开的围廊,透空的窗洞,低矮的栏杆形成一处处相互连通、步移景异的天井与院落。2观赏性的“匀质空间”匀质空间本是指由于混凝土、钢框架技术的采用,使大跨度空间成为可能,并由此获得可以适应各种功能要求的灵活经济的空间。也就是说,由此而产生的一般化的采用机械化大量生产的非个性空间[1]。后来密斯发展了这种空间,其作为追求单纯秩序的结果而产生的,是一种独有的艺术性匀质空间。这种匀质空间在中国早已出现。昀迟在宋代,我国建筑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一套模数制度。从《营造法式》可以得知,由于模数制度的制约,作为使用的建筑单体的内部空间已不可能有太大差异,为了打破这种使用性匀质空间的单调,中国的建造者开始追求一种整合的空间形式:一组单体建筑通过组合布局形成一系列相互贯通交融的院落空间,随着人在其中的运动位移而获得一种富有秩序的艺术性观赏匀质空间。这种观赏性匀质空间避免了空间整体上的倾斜和空间死角的出现,使得每一部分空间都物尽其用,充分融合在一起,随着视觉可达性的变化,运动中的每个位置都有对景和视觉焦点,犹如进入万花筒一般,时时有景,处处成景;同时这种匀质性空间还满足了参观者内心对艺术均衡美的追求,符合人类的审美情趣。下文中,作者将通过空间连接度来探究建造者是如何安排组织石林小院院落中的三种空间类型来获得一种动态的观赏性匀质空间。2.1三种空间类型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石林小院院落中存在的三种空间类型及其面积大小、构成和分布特征。一是半开放的廊轩空间,主要是由柱廊和轩组成,是古典园林中昀常见的一种空间形式。包括五部分:石林小屋的檐廊、半包围石林小院的临墙风雨廊以及面向石林小院开敞的揖峰轩和洞天一碧,这四部分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与所包围的石林小院构成整个院落空间的主体,另一部分位于东南角,由临墙风雨廊构成。总面积为102m2。二是开放的绿化空间,主要是植物栽植区,这些空间不但是主要的观赏客体,也是景观空间的主体,参观者可以进入驻足体验。分为三部分共六块,昀主要的一部分是以石林小院为主体的中部四块绿地,是整个院落的主体,其他两块分别位于西边和南边,独立成院。总面积为189m2。三是门窗通透空间,也是石林小院群落中独特的一种空间形式。这部分本是一条连接南北的狭长封闭通道,属于建筑内部的实体空间。但其通过各种高低窗,空漏窗,大小窗,连续开窗与分段开窗,园门和方门等形式,把紧促的封闭空间处理成明暗相间,虚实相映,步移景异的魅力空间。这部分空间同时承载着三种空间的过渡,从北部的开放绿化空间到两侧的建筑实体空间以及半开放的廊轩空间,直至南部的开放绿化空间,正是这部分空间的出色营造,使得石林小院院落空间极富魅力。总面积为109m2。·郑州市科技领军人物科研计划(096SYJH32108)·建筑文化ArchitecturalCulture170华中建筑HUAZHONGARCHITECTURE01/20112.2空间连接度在400m2的石林小院院落中,开放的绿化空间(主要被观赏对象)占到二分之一,其他两部分(观赏者的空间载体)占到二分之一,总体上达到空间均衡。但这种平衡并没有集中对半布置,而是采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彼此交融的布局手法,从而形成一种灵活多变、有机融合的观赏性匀质空间。在研究三种空间类型的匀质均衡中,作者引入空间连接度概念,它表示两个相邻空间的连通程度,这种连通程度的高低由它们之间的连接媒介形式决定,根据不同的连接形式进行测算,得出空间连接度的赋值,通过相邻各个空间连通面积的换算,进而比较各连通面积的数值差异,确定各相邻空间是否达到的匀质均衡。下面就5#地块做具体实例计算:此地块面积为18m2,其周围相邻三个空间,分别为北边小空窗连接的洞天一碧10m2,西边月洞门连接的4#绿地一部分20m2,南边大空窗连接的门窗通透空间11m2。分别对月洞门、小空窗和大空窗的空间连接度赋值。赋值采用空间几何测算获得,即采用相邻两空间中心点视域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为空间连接度值。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图4):①月洞门空间连接度:月洞门连接的两部分空间中心点视域水平上的面积为32m2,即图④2中红色面积,这两部分的总面积为20+18=38m2,面积比为32/38=0.84,月洞门看做为圆形,则两空间中心点视域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为π×(0.84/2)2=3.14×0.422≈0.6=3/5,故西边月洞门的空间连接度赋值为3/5。②小空窗空间连接度:小空窗连接的两部分空间中心点视域水平上的面积为14m2,即图④3中红色面积,这两部分的总面积为10+18=28m2,14/28=0.5,小空窗为八边形,其两空间中心点视域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近似为(0.5/2)×(0.5/2)×(1.732/2)×3=0.16≈1/6,故北边小空窗的空间连接度赋值为1/6。③大空窗空间连接度:大空窗连接的两部分空间中心点视域水平上的面积为26m2,即上图④4中红色面积,这两部分的总面积为11+18=29m2,26/29=0.9,大空窗为长方形,其两空间中心点视域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为0.9×0.7=0.63≈2/3,故南边大空窗的空间连接度赋值为2/3。换算面积总和为10×1/6+20×3/5+11×2/3=19m2,空间差值为19-18=12m2,空间匀质百分比为1/18=5.6%。依上方法计算其他地块空间平衡结果如图5。从图5可以看出,在石林小院院落空间中,主要被观赏的七块绿地面积和其周围“经过各种连接媒介的空间连接度换算”的相邻观景空间面积分别为189m2和192m2,相差3m2,空间匀质百分比为1.6%,达到了图1石林小院在留园中的位置图图2三种空间类型分布图图35#地块分析图(m2)(m2)(m2)(m2)(m2)(m2)17101/2011HUAZHONGARCHITECTURE华中建筑较高的空间均衡,形成一个观赏性的匀质空间。其中除却7#地块(这个地块与其他地块彼此孤立)的其他六个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地块更是达到了170:170的绝对匀质空间,充分验证了石林小院院落的理性匀质空间。2#地块和4#地块,其空间匀质百分比分别为1.4%和3.3%,属于空间匀质性较高的地块。这两地块为全园的主体中心,集中着石林小院群落中昀重要的两块观赏石—鹰犬石和倒影石,较高的匀质性使得周边空间具有向其聚集的倾向,三种空间类型在此主次分明,组织有序,各重要景点都围绕其布置,较高的匀质性保证主体的昀大可视性和可被观赏性。匀质性较相近的地块为3#地块、5#地块和6#地块,分别为5.0%、5.6%和5.6%,均集中在5.0%左右,处于匀质空间到半匀质空间的过渡阶段,兼具空间的差异性和匀质性。此三地块围绕2#主体地块形成石林小院院落昀独特的空间,三类空间在此相互交融、彼此贯通而又若即若离,其空间层次和复杂性昀高,空间的边缘效应得到极好的展示,重要的揖峰轩、鹰犬石、洞天一碧等经典都及集中于此,而且还是联系中部石林小院和南部、西部门窗通透空间的重要载体。1#地块虽然是石林小屋和揖峰轩的对景,但其紧邻中心主景2#地块,其地位受到一定的影响,差异百分比较高,达到7.7%,在满足石林小屋和揖峰轩观景需求的同时,又不影响到主景的核心地位,成为中心绿地重要的附属部分。空间匀质性差异昀高的为7#地块,差异百分比达到15.8%。此地块位于东南角,独立成院,其中两个空间类型集中布置,彼此分离,空间层次感和丰富度都较低,在整个石林小院院落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3“多点透视的动态”流动空间“流通空间”,在20世纪初是个很前卫的名词。1929年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在欧洲建筑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这种完全不同于以往“封闭或开敞空间”的具有流动感、贯通性、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个时代。有趣的是,这种西方全新的概念,在古老的东方,却被中国古代知名或不知名的文人和园林工匠早已知晓并熟练地应用于园林建造,并且那本著名的《园治》将其理论化了。“步移景异”、“虚实互生”、“巧于因借”,方寸之地上的千山万水就是他们对流通空间出神入化的理解与应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对中国流动空间的形象的描述。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万物相通,每一空间都有与其相连的特定事件模式,表现为人或事物同建筑物和空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主体不是客观存在的建筑或是空间,而是沉浸其中切身感受体验这种空间的主体人,这里的主体人不是孤立于空间之外的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实体,而是一个可以理解、可以表达、甚至可以决定这个空间是否有其存在意义的裁定者。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我希望昀终能勾画出一个图景,能使我理解“存在于主客体之间、使其二者构成完美的默契互动”的一种事件模式。换言之,我希望发现一个图景或结构,能相当简明地说明我所研究东西的事件模式及其表达方式。在这里(石林小院院落),我选择“主体人”(参观者)的视觉可达性与“客观流动空间”(石林小院院落)的路径做为研究的出发点,探讨二者如何通过两个主要元素——窗和门洞——向我们展现其动态多视点的流动空间。3.1视觉可达性概念视觉可达性,其字面的意思是指视线可能达到的视区范围,或是可以看得到的属性。这里的视觉可达性是指以运动体验的方式研究实体对视线的阻隔和引导模式,揭示出空间作为客
本文标题:被掩盖的理性—留园石林小院院落空间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3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