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刘正奎
1662017年.第32卷.第2期刘正奎刘悦王日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摘要突发性人为灾难因具有不可预知性、不可抗拒性及造成毁灭性后果等特点,使得其对社会公众的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心理冲击。文章描述了突发人为灾难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群体行为表现,阐述了突发人为灾难对个体和群体心理影响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施,以及开展长期灾后心理援助的模式。我国近年来突发人为灾难多发,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的研究与应用将会有力地提升全民预防和应对突发人为灾难的能力。关键词突发人为灾难,心理危机,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援助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17.02.007灾难是指导致重大生命伤亡或广泛环境变化,并产生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后果的事件[1]。它强调的是那些对人带来负性影响的自然与人为事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则直接将灾难看作是“一种大大超过个人和社会应对能力的、生态和心理方面的严重干扰”[2]。灾难依据危害程度,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等。研究者一般将灾难分为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简言之,就是天灾人祸。自然灾难是由于自然发生的事件所导致,比如飓风、海啸、地震等。而人为灾难,则是由人类所致,比如恐怖袭击;或者由于人类活动中的失误或事故而产生的灾难,比如石油泄露、核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食品安全事故等。在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突发人为灾难事件包括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瞬间发生的人为灾难不仅导致生命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灾难的幸存者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性心理冲击。1突发人为灾难后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应激反应面临突发人为灾难,个体和群体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导致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但该问题长期未受到重视。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和2011年日本福岛*资助项目: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特色研究所项目(TSS-2015-06)预出版日期:2016年11月21日专题:心理学与社会治理PsychologyandSocialGovernance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院刊167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核泄漏事件的发生,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学界和社会对灾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关注。对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25年后的研究发现,心理疾患是突发人为灾难引起的最为普遍的公共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医学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以及污名化[3]。大量的流调发现,灾难后PTSD的发病率可高达33.3%,抑郁症的发病率可高达25%,受灾者和救援者还可能出现焦虑、睡眠障碍、物质滥用(如烟酒)等心理及行为问题[4]。女性、精神疾病史、创伤暴露程度、当下压力和社会支持缺乏等都是创伤后精神疾患的危险因素[5]。相比自然灾难,人为灾难幸存者的心理问题表现更复杂并持续受损[6]。一项关于大规模暴力事件的元分析研究表明,幸存者PTSD流行率为1.3%—22%,发病率的大小受灾难是否蓄意以及事件和自身联系的影响[7]。由于人为灾难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伴随疾病导致的生活改变及污名化,人为灾难往往会给幸存者带来巨大的持续影响。一项对非典病人的调查显示:在急性传染期,精神疾患发病率为35%;一年后精神疾患发病率为64%;三年后的随访中,42%的随访者报告存在精神疾患,PTSD发病率为23.2%,抑郁症发病率为16.6%[8]。这说明公共卫生事件会给患者留下较长的心理阴影,患者的心理健康并不会随身体健康的恢复而恢复,反而有恶化的趋势。有关火灾幸存者的研究发现,他们的PTSD患病率约为25%,由于大火往往会造成长期的损伤(包括外貌变化),使得日常功能和社交受损,症状很难随着时间消逝而消退[9]。突发性的人为灾难,由于具有不可预知性、不可抗拒性及造成后果的毁灭性,而对社会公众的心理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灾难带来巨大负性信息或影响会随着人际传播,特别是随着现代媒介而迅速传播,从而也会在灾害发生区域之外产生心理震荡,甚至会引起全社会的恐慌。在“9·11”恐怖袭击后3—5天,研究者采用随机拨号的方式采访了全美560名成人,询问他们自己和孩子对于事件的态度,90%的受访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44%的受访者一直处于应激状态,35%的孩子出现至少一种应激反应。应激症状和程度与观看相关新闻的多少有关,超过1/3的家长不让孩子观看相关报道。应激症状随灾难发生的时间有所减缓,在非纽约居民中,17%居民在恐怖袭击2个月后仍有创伤后应激症状,6个月后仍有5.8%居民表现出创伤后应激症状,人们担心未来还会发生恐怖袭击,而自己或身边的人会成为受害者[10]。而随着媒介的传播,福岛核事件产生强烈的“心理台风眼”效应[11],甚至引发我国各地抢购盐、醋等的社会群体风潮。突发性人为灾难还容易诱发谣言传播和加剧群际冲突。谣言是在模糊、危险或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中普遍流传的未经证实的说法,以帮助人们理解和管理感知到的风险[12]。谣言的传播强度取决于情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威胁和焦虑等。突发人为灾难特别是公共安全事故或恐怖袭击等形成的高风险情境会引发谣言的高发潮。在真实信息真空的情况下,谣言替代性表达公众灾难后的震惊和愤怒等负面情绪,从而获得控制感[13]。在环境具有威胁或危险性时,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在强烈寻求安全感情绪推动下,人们一般没有欲望或动力去验证和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危险和骚乱的情境也会使人们变得更加敏感,因此就更愿意传播谣言[14]。2突发人为灾难后个体与群体心理应激的特点相对于自然灾害,突发人为灾难对个体与群体心理影响表现出3个特点。2.1突发人为灾难直接冲击人们的安全感即使是由于极端天气条件引起的翻船灾难事件,但最终还是由于人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存在安全隐患,即由于人类的失误或事故造成的,这类灾难理论上而言是可避免的。正因如此,较之自然灾难,社会和个人对人为灾难更加缺少心理和现实的预防和准备,即便有预防也不在个体的水平上。因此除了害怕、恐惧和无助之外,对于人为灾难,人们的情绪反应还包括疑惑、愤怒、不信任和指责等,这些负面情绪不仅本身就是心1682017年.第32卷.第2期专题:心理学与社会治理理疾患的症状表现,也更容易导致长期的心理问题[15]。同时,突发人为灾难随着媒体与人际的传播,会在短期之内在整个地区甚至国家范围内,产生心理冲击和心理恐慌,甚至会带来社会的震荡[10]。2.2突发人为灾难后会带来更多迭代心理创伤自然灾难之后,社会各界会立即伸出援手,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开始筹集,受灾民众积极进行自救与重建。而对于突发人为灾难来说,救援反应相对较慢,人们往往等待有关方面承担对事件的责任,灾难恢复也往往不是外界首要(或唯一)焦点,而重建工作也经常由外界进行主导,当地群众缺乏话语权。由于突发人为灾难往往存在责任方,问责和赔偿就可能需要更大的精力,甚至牵扯法律诉讼或政治解决,这个过程也伴随着更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16]。责任不明确、无人负责、赔偿不公平等,都是不公平感的来源,甚至导致各种社会群体大规模冲突。由于人为灾难的长期后果尚不清楚,尤其是化学或者生物灾难(比如污染、核泄漏、食品安全等问题)是否对身体和精神造成损伤?是否对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些损伤和影响能否恢复?何时恢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未知。在高风险、不确定的情境下,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状态、决策表现都会受到影响[5]。2.3突发人为灾难后亲历者的心理创伤具有典型阶段性自然灾难之后,幸存者通常会经历冲击(恐惧)、英雄主义(利他)、悲伤(内化)、愤怒(外化)、重建常态5个阶段[17]。灾难后两天左右的冲击期,受灾群众的身体反应明显,如肌肉紧张、胃部不适等;情绪反应激烈,表现为易怒、害怕、烦躁等;行为表现为睡眠困难、进食障碍等。英雄主义则是指在灾难之后人们开始互相救助,表现出热情高涨的情绪。突发人为灾难后,人们更多表现出困惑、指责、不信任和对长期影响的不确定,心理健康水平迅速下降并持续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人为灾难后,亲历者很少经历群情激昂的英雄主义,往往直接进入悲伤和愤怒情绪[16]。有一些突发事故后愤怒期的时间会相应延长,甚至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延长或再次引发愤怒期。突发人为灾难后会出现典型的悲伤和愤怒情绪,在事件后两天至两周开始,亲历者除表现出焦躁、易怒等情绪以外,部分人还会表现出攻击、串联、张贴标语和网络泄愤等行为。愤怒期可再细分为3个阶段。(1)酝酿阶段。经过冲击期、悲伤期之后,受灾民众心理显得较为敏感,总体表现为“暂时平稳,暗流涌动”。(2)释放阶段。部分民众在自身诉求迟迟未得到回复或外部信息与自身意愿相差过大时,容易出现非正常甚至过激的言行,例如攻击、网络泄愤和群体暴力等。(3)觉知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灾民众开始得到更多有关灾难事件处理信息。如当地政府颁布的某些赔偿政策,或冷静下来,或继续释放,内心开始觉知思考,衡量利益得失。3突发人为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3.1危机干预与心理援助的时机与内容突发人为灾难发生后,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急救和持续护理。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必须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典型的危机管理包括4个环节,即PPRR——预防和减灾(Preven-tionandmitigation)、准备(Preparedness)、紧急反应(Response)及恢复(Recovery)。其中紧急反应和恢复两个环节主要针对已发生事故的危机管理[18];同时,为了恢复幸存者、救援者等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开展长期的心理援助。在灾后早期阶段,心理干预的重点是提高安全感、促进稳定性(冷静下来)、促进个体和集体的效能感、促进人际联系、点燃希望[19]。危机事件应急管理(criticalincidentmanagement)是指针对危机情境中个体,旨在缓和急性心理压力、恢复生理心理功能平衡、减小可能发生的心理创伤的紧急心理护理[20]。一般应急管理融合了危机干预、小组压力辅导等技术,主要包括7个核心内容:危机前准备(个人和组织层面)、灾后大规模遣散程序、个院刊169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体紧急危机辅导、无害化处理(简短的小组讨论、旨在降低急性症状)、危机事件压力辅导(较长的小组讨论、旨在对于灾难的心理完结及重症转介)、家庭危机干预、后续说明及转介心理评估与治疗[21]。危机干预是暂时解决问题,干预本身一般都很短,干预效果可能持续很久[20]。研究发现,在突发人为灾难后短期内个人的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后续的心理健康情况。对“9·11”恐怖袭击的创伤后应激症状调查显示,恐怖袭击发生两周内个人采用的应对方式对6个月后的创伤后应激症状预测的效果,仅次于采用事件前是否患有精神疾患。人们在恐怖袭击后的积极应对可以预防后续的心理问题,而恐怖袭击后不去应对应激症状(如否认、放弃等)会增加PTSD的发病率。因此,在突发人为灾难刚刚发生后,采取紧急的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当时症状、恢复秩序,并预防后续的心理疾患[22]。由于灾难所导致的心理问题不会很快消除,可能在多年之后仍有影响,个体在经历创伤之后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发展,主要包含4类。(1)大部分人在事件后不会表现出高应激的状态和心理问题,有较强的心理韧性者约占35%—65%。(2)另有15%—25%的人在创伤后应激水平较高,且随着事件消失而症状消失,属于心理恢复人群。(3)第3类人群表现为长期受损(5%—30%)、症状持续。(4)最后一类人群在事件发生后初期没有反应出强烈的应激反应,而是在后期才表现出症状,属于延迟受损(0%—15%)[15,23]。因此,人为灾难后有相当数量的群体需要长期心理援助。联合国机构间协作组织(IASC)2007年出版了《在紧急情况下的精神健康和心理援助指南》,为解决灾后最急需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及社会问题提出了综合建议。在指南中,就紧急情况下的心理救援提出了以下的基本原则:(1)应急计划;(2)全面评估;(3)重视长期发展;(4)各机构之间的合作;(5)将心理援助融入
本文标题: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刘正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4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