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抗日战争“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至大,百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者极酷,为祸中国者独深。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发展成军国主义国家(封建性、军事性、掠夺性)。日本逐步确立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逐步形成“北进”的大陆政策和“南进”的海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土国策”。明治天皇国土政策日本朝鲜台湾中国东北中国世界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发动制造的一系列侵华史实或事件思考1894年7月――甲午战争1900年7月――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1914年--出兵占德在华租借地青岛,控制山东1928年5月――济南惨案,武力阻止中国统一东方会议现场,右3为日本首相田中义一1927年《对华政策纲领》,决定武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并确立了把“满蒙”与“中国本土分离开来”的方针。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提出实现日本大陆政策的战略方针:“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图片来源:近代中国网日本认为张作霖是实现“满蒙独立运动”的最大障碍。在张被北伐军击溃败逃关内时,日本决定刺杀张。1928年6月4日清晨,张作霖的专车开到皇姑屯车站以东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叉点的桥洞时,轰然一声巨响,专车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桥下的炸药炸得粉碎,张作霖身受重伤,倒在血泊之中,四小时后不治身亡。这就是当时轰动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图片来源:近代中国网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揭开了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2年3月,日本宣布成立伪“满洲国”,溥仪在长春出任执政,对我国东北实行殖民地统治。溥仪——伪满州国皇帝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内容应包括《何梅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等,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1935年7月6日,何应钦答复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最后通牒,签订《何梅协定》:中国军队从河北撤退,取消河北省内的国民党部;禁止河北省内的一切反日活动。图片来源:近代中国网日本右翼军人于1936年2月26日举行暴动,广田弘毅组建内阁,法西斯体制在日本建立。不久便制定了确立扩张方向的《国策基准》,其确定的国策是“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已进入“准战时体制。这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最后部署。广田弘毅(被处以绞刑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中惟一的文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进攻中国。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日军通过卢沟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现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需要。根本原因:蓄谋已久,既定侵华政策发展的必然.——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日本有利条件:国内政局是国共十年对峙。中国英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国际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1、日军残暴的殖民统治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在华中发动“清乡运动”;⑴南京大屠杀;⑵细菌战和毒气战;⑶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占领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及惨案。目的: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确保对沦陷区的统治。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图”证如山周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被烧死的同胞被集体屠杀的同胞死难者的遗骨堆成了小山图片来源:中国抗日战争网被日军砍头的中国同胞,以及被集体杀害的中国百姓。图片来源:中国抗日战争网细菌部队人体实验图片来源:中国抗日战争网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土地资源农副产品设立银行垄断铁路、厂矿经济上:从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产和掠夺劳动力。1936年11月,关东军确定了《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现地案》,计划有重点地在东北开发与战争有密切关系的铁、煤、石油、电力等重工业和能源工业。到1942年,东北的钢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1/3,铝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40%,日本所需的38种军需物资有14种由东北供给.目的: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文教上: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总目的: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2、反思日本侵华罪行的结论第一,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负下累累血债,罄竹难书,令人发指,日本当局应主动承担应尽的历史责任。第二,所有罪行铁证如山,不容抵赖,日本当局应该深刻反省,向受害国人民真诚道歉,停止一切伤害受害国人民民族感情的言行。第三,日本当局应用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其后代,铭记历史,走和平发展之路。第四,军国主义分子不但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也使日本人民蒙受痛苦。军国主义分子应该是人类的共同敌人。第五,作为中国人,更应勿忘国耻,牢记历史,深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教训,发奋图强,壮我中华。日本政府必须对这场战争负责!逃脱罪责的行径:(讨论)⑴参拜靖国神社问题;⑵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⑶否定南京大屠杀问题等。3、当前日本当局在侵华问题上的言行图片来源:人民网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前身是“东京招魂社”,1869年为追悼“明治维新”死于内战的将士而建,1879年改称“靖国神社”。它最初的教义是: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在近代历史上,则与战刀和征伐相联系的。明治天皇发布文告,把战死的军人美化为“军神”,并决定在靖国神社安置神位,定期进行祭祀和参拜。1978年10月,日本把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等14名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极刑的甲级战犯的牌位,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偷偷安放进靖国神社。至今,靖国神社供奉着246万多个灵位,其中210万个是二战亡灵。图片来源:人民网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日本兵在中国的街头吃饭图片来源:中国抗日战争网图片来源:中国抗日战争网满纸荒唐言:关于卢沟桥事变: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关于“九·一八”事变:此次事变完全由中国方面引起。而且日军仅仅是“炸毁了南满铁路”。关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我们试图)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下解放亚洲,并在日本的领导下建设大东亚共荣圈”。关于南京大屠杀:当时的情况存在很多疑点,(大屠杀是否存在)至今仍有争论,可能的情况或许是“由于日本军,中国军民出现了多数死伤者”。而且“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关于侵略战争带来的灾难:“在战争中,没有不杀害和不虐待非武装人员的国家”。关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满洲国”实现了经济发展,出现了人口的显著流入。(只字不提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罪行)。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就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三省的宣言。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局部抗日救亡运动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九·一八事变后的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一·二八事变后的救亡高潮三次高潮二、局部抗战和救亡运动1、国民党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调整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对日“绝对抱不抵抗主义”。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表示要“抛弃前嫌,团结救国”。蒋介石、宋美龄三、全民族抗战的逐步形成图片来源:近代中国网共产党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1933年三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抗日协定。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2、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瓦窑堡会议旧址图片来源:中共党史网3、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张学良与杨虎城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压了蒋介石,提出了八项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提供了条件。图片来源:中国抗日战争网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七七事变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团结起来,铸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表示,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8月,共产党武装分别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的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也标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视频资料视频来源:千源网思考:为什么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空前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②有政权、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党分别领导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合作,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联合统帅部。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涉及合作抗日的事,一般都是采取临时协商、谈判的特殊形式加以解决。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卢沟桥事变至武汉失守)国民党指导方针:片面抗战路线态度:比较积极组织抗战结果:节节败退、丧师失地共产党地位:正面战场,主战场指导方针:全面抗战路线情况:开展游击战争,结果:严重威胁敌人后方,牵制了日伪军,情况:四次会战地位: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国民党正面战场四次会战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1、凇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日军参战达9个师团22万余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参战70个师共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淞沪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谢晋元团长率八百壮士据守四行图片来源:中国抗日战争网淞沪战场,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部队,全都抱一死的守土职责。第8师参战近3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在战争最为激烈的蕴藻浜战场,第78师467团迎击渡河日军,1个连在10分钟内就全部阵亡!第三战区司令官冯玉祥:“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2/3,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战事初起,国际人士一般认为,中国决不能抵抗日本的武力,抗战简直是发疯。但中国军队恰恰通过这样的浴血奋战赢得了国际社会尊重。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逊(EvansCarlson)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特使1937年8月抵达上海时,正值炮火连天。一个月后,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里这样写道:“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
本文标题:中国抗日战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5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