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病理学(第八版)最新课件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及传染病-A平台
湖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徐臣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传染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碘——甲状腺素——TSH——甲状腺滤泡上皮——胶质堆积——甲状腺肿大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是指血中甲状腺素过多,作用于全身各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统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又称Graves病、Basedow病、突眼性甲状腺肿。主要表现: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和神经兴奋性升高T3、T4升高,吸碘率高多见于女性,以20-40岁最多见。发病机制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菌:脑膜炎双球菌——急性化脓性炎症流行特点:多散发,多冬春季流行人群: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淤斑,脑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双球菌飞沫上呼吸道感染局部炎症入血菌血症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症期临床病理联系抗菌素的应用和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痊愈。少数并发后遗症:脑积水颅神经受损麻痹颅底动脉炎致阻塞性病变病原菌:乙型脑炎病毒——急性传染病流行特点:夏秋之交人群:儿童明显多于成年人,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表现为高热、嗜睡、抽搐、昏迷等。乙型脑炎病毒蚊子局部繁殖病毒血症机体免疫力血-脑屏障隐性感染动物病变广泛累及整个CNS实质,以大脑皮质及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肉眼:软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增宽,切面脑组织有弥散分布、粟粒大小的半透明软化灶,境界清楚。光镜嗜睡,昏迷——最早出现颅神经受损症状颅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伤寒结核病菌痢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tuberclebacillus)病变性质:慢性肉芽肿病可累及全身,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干酪样坏死。此结节具有诊断意义。结核分枝杆菌呼吸道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繁殖血源性播散被杀局部炎症免疫反应变态反应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增生——结核结节(tubercle)坏死——干酪样坏死(caseousnecrosis)愈合恶化结核病中最常见肺结核病变特征:原发综合征(primarycomplex: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形成,X线呈哑铃状阴影。发展播散类型继发性肺结核的早期病变X线:肺尖部单个或多个病灶(肺尖下2-4cm处,0.5-1cm直径大小)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多由局灶性肺结核发展而来)X线:锁骨下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有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有炎症包绕结局病变特点1、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2、同侧或对侧肺组织,特别是肺小叶可见支气管播散引起的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愈往下愈新鲜3、后期肺组织破坏严重转归镜下:大片干酪样坏死,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此型病情危重又称结核瘤(tuberculoma)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多为单个,常位于肺上叶X线很难与周围性肺癌相鉴别1、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2、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填充3、多个结核病灶融合形成干性和湿性两种,后者常见1、湿性又称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年轻人,病变主要为浆液纤维素性炎2、干性又称增殖性结核性胸膜炎,增生为主,常发生于肺尖,由肺膜下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胸膜所致。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发病初次感染、儿童再次感染、成人部位通气好的近肺膜处肺尖部免疫力低高病变变质、渗出为主渗出、增生为主扩散淋巴、血道为主气道为主病程一般短一般长、病变复杂类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肠原发综合征,小儿继发性——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反复下咽含结核杆菌的痰液),多发生于回盲部(约85%)肠结核肠结核青少年多见感染途径以腹腔内结核灶直接蔓延为主原发病灶:溃疡型结核病最常见,其次为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结核性输卵管炎。分为干性和湿性两型,混合多见。结核性腹膜炎儿童多见结核杆菌经血道播散所致,且常常为肺原发综合征血行播散的结果。病变以脑底最为明显。蛛网膜下可见多量灰黄色浑浊的胶冻样渗出物。结核性脑膜炎常见于20-40岁男性,多为单侧,结核杆菌来自肺结核病的血道播散。病变起始部位:肾、髓交界处或肾乳头肾结核病局灶性结核病变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随尿下行,输尿管感染、膀胱感染肾结核病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与泌尿系统结核病有重要关系,附睾结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女性生殖系统结核多由血道或淋巴道播散而来,输卵管结核多见,为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生殖系统结核多侵犯脊椎骨、指骨及长骨骨骺(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等处,常常由松质骨内的小结核病灶开始脊椎结核最多见(T10-L2多见),病变起自椎体,常发生干酪样坏死,容易致畸形,可出现两侧冷脓肿。骨结核以髋、膝、踝、肘等关节结核多见,多继发于骨结核。可造成关节强直,从而丧失运动能力。关节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颈部、支气管和肠系膜淋巴结,尤以颈部淋巴结结核(瘰病)多见淋巴结结核病病原:伤寒杆菌病变特征: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生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病变最为突出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传播途径:消化道易感人群:一般为儿童及青壮年,全年可发,夏秋多见病后可获得稳固的免疫力伤寒杆菌胃小肠回肠末端淋巴小结肠系膜淋巴结菌血症肝脾淋巴结肿大败血症和毒血症潜伏期肠道病变其他病变伤寒肉芽肿的检出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并发症无并发症,4-5周痊愈病原:痢疾杆菌(G-)病变特点:假膜性肠炎多局限于结肠,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脱落形成表浅溃疡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消化道易感人群:儿童、青少年流行季节:全年可发、夏秋多见痢疾杆菌胃肠道结肠溃疡(内毒素)毒血症(内毒素)水样腹泻(外毒素)类型主要发生在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分泌亢进浅表坏死假膜脱落腹泻假膜形成溃疡形成水样便黏液脓血便病变特点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多由急性转变而来福氏菌感染多见多见于2-7岁儿童其发生于内毒素血症有关病理基础:急性循环障碍起病急、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肠道病变及症状较轻湖北医药学院病理教研室
本文标题:病理学(第八版)最新课件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及传染病-A平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7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