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學活動95課綱歷史科第二冊(中國史)第三單元(章)近世的發展(宋、元明、清)第一主題(節)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2-2-1多元族群與夷夏關係•作者:朱茂欣maohsin@fg.tp.edu.tw北一女中歷史教師;學生社團活動指導老師;歷史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編選、評析各類試題,設計納入歷史課程以輔助教學;設計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學計劃在講述過程中,運用(1)地圖、(2)文物圖象、(3)統計圖表、(4)整理圖表等…以輔助教學。(一)夷夏並存的國際秩序基礎知識複習:近世朝代表基礎知識複習:北宋建國形勢基礎知識複習:北宋與遼夏形勢基礎知識複習:南宋與金夏形勢華夏傳統天下觀:舉唐朝天可汗制度為例唐帝國與周邊民族國家關係圖:唐帝國的覊縻政策進行統治,是疆域所及之地。外藩國則是藉由冊封體制及朝貢政策進行外交往來,其地不在唐帝國疆域內。「澶淵之盟」的內容•1.兩國君主互約為宋兄遼弟。•2.兩國之間以白構河為界。•3.宋歲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4.恢復榷場貿易。•5.選派使者和建立外交禮儀。遇到重要的事需要交涉,則派遣「泛使」。•6.在兩方交界處,設置緩衝地帶,兩國共有,不派駐軍隊。「澶淵之盟」的性質:對等外交關係•1.兩國君主互約為宋兄遼弟。兩國之間的稱呼,常用南、北朝,表示兩國處於平等的地位。•2.兩國之間以白構河為界。•3.宋歲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4.恢復榷場貿易。在貿易關係中一方對另一方並不進貢,為平等的貿易關係。•5.選派使者和建立外交禮儀。遇到重要的事需要交涉,則派遣「泛使」。•6.在兩方交界處,設置緩衝地帶,兩國共有,不派駐軍隊。【史料選讀】「澶淵之盟」的性質:對等外交關係•《契丹國志》卷八記載:帝曰:「南朝違約……臣競請舉兵而南,寡人以為不若遣使取關南故地,求而不獲,舉兵未晚。」弼曰:「北朝忘章聖皇帝之大德乎!澶淵之役,若從諸將言,北兵無得脫者。且北朝與中國通,不絕歲幣,則人主專其利,而臣下無所;若用兵則利歸臣下,而人主任其禍。」•遼興宗即位後,趁宋、夏連年作戰,謀奪關南十縣,宋遣富弼用什麼理由說服遼興宗與宋維持和好關係?「澶淵之盟」的歷史意義•「澶淵之盟」是以和約的方式,架構出夷夏並存的國際新秩序,建立起對等而和平、友好的關係。•宋人在無法消滅契丹,收復失地的時候,只有採取理性務實的態度,運用外交策略與金錢賄賂,維持與強敵的和好關係。•宋遼締結的澶淵之盟成為宋朝廷日後處理國際關係的一個模式。例如在金滅遼之後,金人認為自己是遼的合法接替者,因此理當從宋朝廷得到與從前同樣的歲賂。北宋與遼、夏榷場分布圖南宋與金榷場分布圖宋人對夷夏新秩序的理解與因應(一)•澶淵盟約的締結,使雙方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是真宗頗以為滿意的事,他說:「北陲自古為患,儻思平憤恙,盡議殲夷,則須日尋干戈,歲有勞費,今得其畏威服義,息戰安民,甚慰朕懷。」•長編卷七十,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一月癸未條載,王旦對宋真宗云:「國家納契丹和好以來,河朔生靈方獲安堵。雖每歲贈遺,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長編卷一百五十,慶曆四年(1044)六月戊午,富弼曾云:「歲遺差優,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則知澶淵之盟,未為失策。」宋人對夷夏新秩序的理解與因應(二)•澶淵盟約締結以後,若干宋人對於契丹的態度逐漸變為尊重。政治家和外交家如韓琦和富弼,都指出宋朝不應當以傳統的態度去應付契丹,而應當承認契丹是敵國。•富弼曾說:「自契丹侵取燕薊以北,拓跋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豪英,皆為其所用。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藉,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所為,皆與中國等,而又勁兵驍將,長於中。中國所有,彼盡得之;彼之所長,中國不及。當以中國勁敵待之,庶幾可禦。豈可以上古之夷狄待二敵也!」富弼不僅認識契丹兼有中國和「夷狄」的長處,而且他不以契丹為夷狄的態度在我國歷史上應當是少有的開明態度。宋人對夷夏新秩序的理解與因應(三)•在這種情況之下,宋人暫時放棄了「攘夷」的口號,而將對於政治的關注放在「尊王」和內政方面。外交方面,「以德懷遠」的理論遂大行其道。長期的和平使宋人不覺得北方壓力的沉重,…•范仲淹說:「自古王者外防夷狄,內防姦邪。夷狄侵國,姦邪敗德。國侵則害加黎庶,德敗則禍起蕭墻。乃知姦邪之凶,甚於夷狄之患。」不過他仍然認為「禦戎之計,在北為大」。•想湔雪石晉割地稱臣的「千古之恥」,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富國強兵,強兵旨在收復燕雲,「制夷狄」。北宋末年,新黨當政,希冀聯合新興的女真,一舉消滅契丹,收復十六州。終於演出在國力不充實的情形下輕率從事軍事冒險的失敗悲劇。宋真宗「天書」事件•宋真宗深感恥辱,為求振奮人心,取得遼人的恭敬,他竟利用「天書」來顯示天命所歸。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正月,有一塊「黃帛」從天而降至承天門,宋真宗下詔「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大赦天下,改元「大中祥符」。父老、大臣們請皇帝進行泰山封禪大典。六月,天書再降於泰山,宋真宗親至泰山封禪、迎天書,又建宮安置天書等。整個天書事件歷時七年,宋朝費錢八百多萬緡,卻是以一套虛幻神異事蹟來安頓人心。•這種自欺欺人的心態,並非全是宋真宗個人的行為,也反映朝臣們的態度。《宋史》說:「一國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問題與討論】「天書」v.s.「傳國寶」•「澶淵之盟」訂立後,宋真宗宣稱上天給了他一封信(天書),信中說明他才是唯一真命天子;遼則在進士考試時,出了一個這樣的題目:「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澶淵之盟」說明了宋遼對等的國際關係,但卻又提出「天書」和「傳國寶」的說法,這其中的矛盾之處何在?【問題與討論】宋代前後夷夏觀念的轉變•宋代前後,夷夏觀念轉變迅速,請列出幾個主要轉折點,並分析之。•宋代前後,夷夏觀念從夷夏一家轉變至夷夏之防,華夏傳統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觀也被打破了,繼而代之的是「天有二日」的狀況,臣於夷狄,甚至後來竟是整個國家淪亡於夷狄之手。轉折點為:•(1)澶淵之盟:傳統中國皇帝不僅統治漢人社會,且為當時世界的支配者。諸國是臣屬於中國,並無對等關係。但是,這種傳統的中華意識在此次的宋、遼交涉中被推翻了。此次和約,是中國史上拋開傳統的大中華意識,首次與周邊部族國家建立對等關係。•(2)紹興和約:此時宋和金的關係不復稱兄弟,而是宋主向金帝稱臣。•(3)蒙古滅宋:蒙古進逼中國,消滅南宋,統一中國全土,是中國歷史上非漢族首次征服統治全中國疆域的異民族王朝。宋金「紹興和議」•南宋與金議和,約定:•一、宋向金奉表稱臣,金冊封宋主為皇帝。•二、宋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三、金主生日及正旦,宋遣使致賀。•四、金願歸還宋徽宗梓宮(棺木)及韋太后(宋高宗生母)。•五、宋金兩國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縣西南)為界。(二)北方民族的爭勝:「滲透王朝」與「征服王朝」•「征服王朝」理論的提出•中國遼代社會史(HISTORYOFCHINESESOCIETY:LIAO[906~1125])書影/西元1949年出版,魏復古與馮家昇合著,本書首次提出「征服王朝」學說。「征服王朝」理論的內涵(一)北方民族建立政權的過程,可分為兩種模式:•滲透王朝(dynastiesofinfiltration)•中古時期的匈奴、羯、羌、氐、鮮卑等胡族,在建立政權之前,即自塞外內徙,乘漢末至魏晉天下大亂時,建立政權。•征服王朝(dynastiesofconquest)•近世興起的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等民族,則是居住在中國的邊境,憑藉著武力,征服了中國的一部分或全部,分別建立遼、金、元、清四朝。典型王朝、滲透與征服王朝圖示魏復古(karlA.Wittfogel)將中國歷代王朝,分為兩大範疇:一是以漢族為主體建立的政權,稱為「典型的中國王朝」;一是由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權,其中又包括「滲透王朝」與「征服王朝」兩種模式。表示漢民族建立的典型王朝表示滲透王朝表示征服王朝「征服王朝」理論的內涵(二)「同化」(assimilation)v.s.「涵化」(acultruration)•過去學者普遍抱持以漢族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認為征服中原建立政權的北方民族,後來多被「漢化」,唯有蒙元漢化最淺。西方漢學家魏復古(KarlA.Wittfogel)另提出「征服王朝」(dynastiesofconquest)學說,從支配權力者的立場來考察中國社會史。•其立論是:征服狀態造成民族之間的鴻溝,導致征服民族與被征服民族在文化上不可能相互認同或者單向的「同化」,而是雙向的「涵化」。遼、金、元、清等征服王朝,在人數與文化水平方面雖居劣勢,但他們往往是有選擇性的攝取漢文化,也力圖維護本民族文化的完整。【問題與討論】征服王朝的優勢•宋朝以後,北方民族能夠直接征服部分、甚至整個中原,其優勢何在?另一方面,漢人自身又有何弱點?•從游牧經濟到牧農並存•北方游牧民族長於騎射常挾其武力優勢,在軍事上對中國構成威脅;但其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則高度仰賴自然,經濟活動較不穩定,必須與農業社會進行交換,不免要受制於中國。•降及近世,契丹在進入華北之前,蒙古在滅金之後,都曾利用漢人俘虜從事農耕,形成游牧與農業並存的經濟,故足以與中國相抗衡,進而征服中國。比較特別的是女真人,他們是兼營農業、畜牧、漁獵的定居民族,又吸收了游牧民族的騎射技術,發展出強大的戰鬥力;而同屬女真族系的滿洲,亦是如此。【問題與討論】漢人自身有何弱點?•宋朝以後,北方民族能夠直接征服部分、甚至整個中原,其優勢何在?另一方面,漢人自身又有何弱點?•朱熹對北宋的批判•「本朝鑑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征服王朝」的特徵•1.實施二元統治:北方民族有鑑於與漢人文化的差異,為能有效的治理,都採用二元統治的型態。遼朝的官制分北面官與南面官,以北面官管理契丹人,以南面官治理漢人;金朝以猛安、謀克統率女真人,以州、縣管理漢人;元朝以蒙古傳統處理蒙事,以漢法治理漢地;清朝則以八旗制度為基礎,進行旗、民分治。•2.強調民族特質:北方民族為能凝聚本身民族的向心力,在政策上也都刻意強調其民族特質。他們都創製屬於自己的文字,並將本族語言奉為「國語」;他們也認為國家的創建與延續,有賴武力的強化,特別提倡尚武精神,注重騎射訓練。北方民族創制自身民族文字•契丹人參照漢字,發明契丹字;女真人以契丹字為基礎,創造出女真字;蒙古人初利用回鶻字母拼寫蒙古語,成為回鶻式蒙文,後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在位)命國師八思巴(Phags-pa,1235~1280)創製蒙古「國字」(八思巴文);滿洲人則借用回鶻式蒙古字加以改進,而成為滿文。蒙元的民族政策(一):族群等級制(1)•在政治方面,元廷採用「政策等級制」,以突顯蒙古人之優越地位及壓抑被征服各族群。依反族群降附次序先後及政治依靠程度,分別賦予不同的身分與權利。各主要族群法定地位之順序為:•(1)蒙古:為征服民族,故稱「國族」。移居中原之三、四十萬蒙古人中,少數為貴族與官僚,多數則名列軍籍,有如清朝旗人。•(2)色目:並非一個民族,而是為政治需要而設定的一個族群,用以協助蒙古統治,牽制漢族。「色目」泛指蒙古、漢族以外各族人士,包括汪古、唐兀、吐番、畏兀、回回、哈刺魯、康里、阿速、欽察等族。徙居中原之色目大約亦有三、四十萬人。蒙元的民族政策(一):族群等級制(2)•(3)漢人:乃指淮河以北,原來金朝境內之居民,多屬漢族,但亦包含業已漢化之契丹、女真、高麗等民族。漢人在籍人口約一千萬。•(4)南人:指原南宋境內居民,絕大多數屬漢族。南人臣服元朝最晚,因而地位最為低下。在籍總人數為五千萬。蒙元的民族政策(一):族群等級制下的差別對待(1)蒙古人和色目人在任官、科舉、法律等方面,都享有特權。如任官,正職必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漢人和南人只能當副手。在科舉考試上,蒙古人、色目人列右榜,只考兩場,可授六品官;而漢人和南人列左榜,須考三場,授官則降一級。在法律上,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南人分別審理,即使同罪,處罰也不同。蒙古人毆死漢人,只判罰充
本文标题:澶渊之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7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