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康复功能评定与治疗1
LOGO杭州市绿康老年康复医院①正确体位的摆放(仰卧、健侧卧、患侧卧)②体位转移技术③如何预防并发症④不良姿势的认识康复治疗⑤被动关节活动⑥肌力训练⑦肺功能训练⑧Rood刺激技术体位摆放患侧卧位仰卧位健侧卧位1.定义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2.目的使瘫痪患者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概述返回体位转移技术3.分类一般分为独立转移、辅助转移和被动转移三大类。独立转移是指患者独自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辅助转移是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协助的转移方法。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返回概述1.独立转移①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②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③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④床垫和椅面应有一定的硬度。⑤应当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⑥转移时应注意安全。⑦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⑧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二、基本原则返回2.辅助转移①辅助者与患者之间应互相信任。②辅助者应熟知患者病情。③转移前辅助者必须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④辅助者需要相当的技巧而不能单独依靠体力。⑤辅助者必须穿防滑的鞋子或赤脚。⑥辅助者的指令应简单、明确。⑦转移过程中,辅助者应留意患者突然或不正常的动作,以避免意外发生。⑧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帮助应逐渐减少。返回二、基本原则3.被动转移①患者应放松自己,对帮助者要有信心。②搬运时患者应向前看,而不是向地板或向帮助者看。③搬运过程中患者应当保持转移开始的姿势,不再改变。④若搬运过程需要两个以上帮助者,则每一位都必须清楚地了解整个转移程序及方向。⑤利用机械搬运时,转移前应检查器械是否完全完好,并保证空间通畅,没有障碍。⑥转移时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不能影响或加重病情。返回二、基本原则(1)患者能够独立转移时则尽量不要帮助,能提供少量帮助时则不要提供大量帮助,而被动转移作为最后选择的转移方法。(2)患者残疾较重或存在认知障碍时不要勉强训练其独立转移活动。(3)转移距离过远时难以依靠一个人的帮助,转移频繁时不便使用升降机。三、体位转移方法的选择一、床上转移活动1.床上翻身(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屈曲,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上肢带动患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翻向患侧。(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双手Bobath握手上举后向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返回2.床上卧位动移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健手将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下肢将患下肢抬起向一侧移动;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同侧;臀部侧方移动完毕后,再将肩、头向同方向移动。返回3.由卧位到床边坐位(1)独立从健侧坐起:①患者健侧卧位,患腿跨过健腿。②用健侧前臂支撑自己的体重,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③用健腿将患腿移到床缘下。④改用健手支撑,使躯干直立。(2)独立从患侧坐起:①患者患侧卧位,用健手将患臂置于胸前,提供支撑点。②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③健腿跨过患腿,在健腿帮助下将双腿置于床缘下。④用健侧上肢横过胸前置于床面上支撑,侧屈起身、坐直。返回(3)康复协调员辅助下坐起:①患者侧卧位,两膝屈曲。②康复协调员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边,然后一手托着位于下方的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着患者位于上方的骨盆或两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侧屈头部。③康协调员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为枢纽转移成坐位。返回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1)独立从患侧躺下:①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手从前方横过身体,置于患侧髋部旁边的床面上。②患者将健腿置于患腿下方,并将其上抬到床上。③当双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渐将患侧身体放低,最后躺在床上。返回(2)独立从健侧躺下: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置于患腿后方。躯干向健侧倾斜,健侧肘部支撑于床上,用健腿帮助患腿上抬到床上。当双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渐将身体放低,最后躺在床上,并依靠健足和健肘支撑使臀部向后移动到床的中央。返回(3)治疗师辅助躺下:①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康复协调员站在其患侧(右侧),用左上肢托住患者的颈部和肩部。②康复协调员微屈双膝,将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当患者从患侧躺下时帮助其双腿抬到床上。③康复协调员转到床的另一侧,将双侧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下方。患者用左足和左手用力向下支撑床面,同时康复协调员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髋部。调整好姿势,取舒适的患侧卧位。返回返回二、坐位与立位之间的转移1.独立转移(1)由坐位到立位:①患者坐于床边,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足跟落后于两膝,患足稍后,以利负重及防止健侧代偿。②双手Bobath握手,双臂前伸。③躯干前倾,使重心前移,患侧下肢充分负重。④臀部离开床面,双膝前移,双腿同时用力慢慢站起,立位时双腿同等负重。返回(2)由立位到坐位:①患者背靠床站立,双下肢平均负重,双手Bobath握手,双臂前伸。②躯干前倾,同时保持脊柱伸直,两膝前移,屈膝、屈髋。③慢慢向后、向下移动臀部和髋部,坐于床上。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和坐下的方法同上,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椅子应结实、牢固、椅面硬,具有一定的高度。高椅子比矮椅子易于站起,开始训练时,应选择高椅子。②有扶手的椅子比较理想,有利于站起和坐下时的支撑。③轮椅应制动,脚踏板向两侧移开。返回2.辅助转移(1)由坐位到立位:①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躯干尽量挺直,两脚平放地上,患足稍偏后。②患者Bobath握手伸肘,治疗师站在患者偏瘫侧,面向患者,指引患者躯干充分前倾,髋关节尽量屈曲,并注意引导患者体重向患腿移动。③治疗师进一步引导患者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一手放在患膝上,重心转移时帮助把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对侧臀部帮助抬起体重。④患者伸髋伸膝,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⑤起立后患者双下肢应对称负重,治疗师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以防“打软”。返回(2)由立位到坐位:与上述顺序相反。注意:①无论是站起还是坐下,患者必须学会向前倾斜躯干,保持脊柱伸直。患者必须学会两侧臀部和下肢平均承重。②治疗师向下压患者的患膝(向足跟方向),鼓励患者站立时两腿充分负重。③治疗师应教会患者在完全伸膝前将重心充分前移。返回三、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1.独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①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轮椅置于患者健侧,与床成45°角,制动,卸下近床侧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②患者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患手支撑于床上,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③患者向前倾斜躯干,健手用力支撑,抬起臀部,以双足为支点旋转身体直至背靠轮椅。④确信双腿后侧贴近轮椅后正对轮椅坐下。返回2.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方法1①同上①。②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边,用自己的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③治疗师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置于患者患侧肩胛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内缘,另一上肢托住患者健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然后将患者的重心前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的臀部离开床面。④治疗师引导患者转身坐于轮椅上。返回3.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方法2①同上①。②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者,用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③患者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然后以双足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背靠轮椅。④治疗师向前倾斜身体,并半蹲,帮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动慢慢坐于轮椅中。返回偏瘫患者从床转移到轮椅(部分帮助)四、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1.独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①患者驱动轮椅正面接近坐厕,制动,移开脚踏板。双手支撑于轮椅扶手站起。②先将健手移到对侧坐厕旁的对角线上的扶栏上,然后健腿向前迈一步,健侧上下肢同时支撑,向后转身,背向坐厕。③将患手置于轮椅另一边扶手上,然后再移到坐厕旁的另一侧扶栏上。④脱下裤子,然后坐下。返回2.辅助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①患者坐于轮椅中,正面接近坐厕,制动,移开脚踏板。轮椅与坐厕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利治疗师活动。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者,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②患者健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然后患者将健手移到坐厕旁的扶栏上。③治疗师和患者同时移动双足向后转身,直到患者双腿的后侧贴近坐厕。④脱下裤子,治疗师协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动坐于坐厕上。返回五、进出浴盆1.独立的由坐位进出浴盆①患者坐在靠近浴盆边并与之成45°角的轮椅上,健侧邻近浴盆。轮椅与浴盆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便放置浴板。制动轮椅,卸下近浴盆侧扶手,移开脚踏板,双足平放于地面。浴盆中注满水,然后脱下衣裤。②患者健手支撑于浴板,患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同时用力撑起上身,以下肢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双腿后侧碰到浴板,先将患手移动浴板一端,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③患者将两腿先后跨进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④患者将身体放入浴盆中。返回2.辅助下由坐位进出浴盆①同上①。②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者,用同侧手穿拇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③患者健手支撑于浴板,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患者以下肢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双腿后侧碰到浴板,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④患者自行将健腿跨进浴盆,治疗师帮助把患腿放入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一)人工搬运1.标准式或椅式搬运法患者坐直,双臂伸展。两位治疗师分别立于患者两侧,面向患者背侧,两腿分开,髋、膝微屈,头与腰背伸直,用肩抵住患者侧胸壁,患者上肢落在帮助者后背上。两帮助者一手通过患者股后部互握对方之腕,另一手置于患者背部,保持搬运时患者的躯干正直,然后两人同时伸直腰腿将患者抬起。返回被动转移技术2.穿臂搬运法患者直坐,双前臂在前面交互互握。一治疗师站在患者椅或床的后面,身体贴近他的背部,两手穿过患者腋窝伸至患者胸前,分别握住患者两前臂,另一治疗师站在患者的侧面,双手分别置于患者双侧大、小腿之后,两人同时将患者抬起并搬到需要的位置。返回被动转移技术如何预防并发症1.踝泵、弹力袜的运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与下肢静脉血栓;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3.直立床的使用、抬高床头高度预防肺部感染、体位性低血压等方法;不良坐姿∨×∨×概述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而关节被动活动是其中一种。返回关节被动活动注意事项1.术后病人,活动时应避免撕裂手术刀口;2.骨折病人,活动时避免再次造成骨折;3.被动活动关节时,动作要缓慢,切忌暴力,尤其是对老年人及有骨质疏松的残疾人。制动对关节活动的影响一、制动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二、关节挛缩肩部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包括以下操作技术(1)肩关节前屈(2)肩关节后伸(3)肩关节外展(4)肩关节水平外展和内收肩部关节(5)肩关节内外旋(6)肩胛骨被动活动肩部关节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常用的有(1)器械练习(2)滑轮练习(3)肩轮、肋木、吊环等训练方法肩部关节肘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包括以下操作技术(1)肘关节屈曲和伸展(2)前臂旋转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常用的有(1)器械练习(2)滑轮练习(3)前臂旋转训练器等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1)腕关节的屈曲、伸展、外展、内收(2)掌指关节的活动(3)指骨间关节的活动髋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1)髋关节前屈(2)髋关节后伸(3)髋关节内收、外展(4)髋关节内旋、外旋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1)髋关节屈曲训练(2)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髋关节膝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滑轮悬吊3.主动活动技术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主动进行膝关节伸展训练踝及足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1)踝关节背屈(2)踝关节跖屈(3)踝关节内翻、外翻(4)趾间关节和跖趾关节的屈伸和外展、内
本文标题:康复功能评定与治疗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7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