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罗兰·巴特O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是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早期的著作在阐述语言结构的随意性及对大众文化的一些现象提供类似的分析。在《神话学》(Mythologies,1957)书中分析大众文化。《论拉辛》(OnRacine,1963)在法国文学界造成轰动,使他成为敢与学院派权威相抗衡的人物。他后来有关符号学的作品包括较激进的《S/Z》(S/Z,1970)、研究日本而写成的《符号帝国》(TheEmpireofSigns,1970),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作品使他的理论在1970年代受到广大的注目,并在20世纪有助于把结构主义建立为一种具领导性的文化学术运动。1976年在法兰西学院担任文学符号学讲座教授,成为这个讲座的第一位学者。罗兰·巴特作为符号学家的罗兰·巴特O其符号学著作使他成为将结构主义泛用于文学、文化现象及一般性事物研究的重要代表。他提出写作的零度概念以反对萨特关于文学干预时事的理论,认为文学如同所有交流形式一样本质上是一个符号系统,并在多部著作中运用其文本分析法消解言语所指,尝试按照作品本身的组织原则和内部结构揭示文本种种因素的深层含义和背景。他概括出文本的三个层次,功能层、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受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影响很深。《作者之死》“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作者之死》的重要观点O1、从作品到文本“由于文本是对符号的接近和体验,作品则接近所指(Signified)。”“作品处在技巧的掌握之中,而文本则由语言来决定:它只是作为一种话语(discourse)而存在。文本不是作品的分解成份;而恰恰是作品才是想象之物。换句话说,文本只是活动和创造中所体验到的。”O首先,巴特否定作者对作品的决定作用,把作品与语言相联系加以阐述。在巴特看来,文本就是语言游戏、能指的无限增殖。语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达交流思想的工具,它不是人的工具而是先于人存在的。O其次,巴特区分了“作品”与“文本”。它们的区别在于作品是感性的,是具有固定意义的完整的客体。作品是可以切实感受到的,触摸到的,作品拥有部分书面空间。它可以存在于图书馆内,可以在书店、卡片记录和课程栏目中了解到,还可以拿在手中感受其分量与厚度。然而文本则不是,它是一种方法论的领域。它不是有形的固定的实体,我们无法通过把握作品的方式理解体会文本。O《作者之死》的重要观点O2、文本即编织O“文(Texte)的意思是织物(Tissu);不过迄今为止我们总是将此织物视作产品,视作已然织就的面纱,在其背后,忽隐忽露地闪现着意义(真理)。如今我们以这织物来强调生成观念,也就是说,在不停地编织之中,文被制就,被加工出来;主体隐没于这织物——这纹理内,自我消融了,一如蜘蛛叠化于蛛网这极富创造性的分泌物内。”O每个文本都会成为另一文本的引文,每一文本都从无数已经写过的文本中引取段落。一切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新织品,文本成了没有引文的引文,复数性由此产生。文本的复数与作品的多义性是有区别的。作品的多义性显然是与阐释学有关的概念,它意味着一部作品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多种理解。文本的复数并不指一篇文本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它是超越意义的能指的无限增殖和扩散传播。三、文本之悦O巴特不赞成文本阅读完全陷入寻找、发现真理的境地。巴特认为,肩负发现真理利益重任是无法接近文本的,接近文本的重要途径就是愉悦。只有在对文本的阅读时与主体自身完满结合起来,才能有伴随而来的超脱功利的愉悦。一切政治使命、意识形态在巴特关注文本时都被不可避免地抛弃。O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作者之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9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