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曾国藩】,这是仁的蕴藉与内敛;“当仁而不让”【论语】,这是仁的锋锐与张扬;仁,在我国古典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概念,更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富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命题。“别人爱我,我爱别人,这是小爱;我爱别人,别人爱我,才是大爱。”“广种福田。”【佛教】“施比受有福。”【基督教】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评析】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探究: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之爱:根据远近亲疏,贵贱尊卑而有所区别,有先后厚薄之分。•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孟子认为墨子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英)约翰·唐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齐读2-3章,并思考:贯穿孔子一生的思想是什么?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忠”是从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的角度讲的;“恕”是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的角度讲的。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问题,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非“二”以贯之。•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己及人)•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南怀瑾)•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就要怎样待人。(耶稣基督)探究:对于“仁”,孔子为什么说子贡“非尔所及也”?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是子贡很得意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譬如有人骂我,我会觉得不高兴,因此我也不骂任何人。换句话说,别人给我的痛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烦恼。你说一个人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多了不起!他向孔子报告了自己这个做学问的可贵心得。孔子听了便说: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再下一句虽然没有写出来,但隐约中包含有孔子自谦的意味,等于说,就算我为师的也不能完全做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评析】孔子认为一个仁爱的人一定是善于为别人着想的人。从正面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自身的愿望来体察别人的需求,这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从反面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这是孔子“仁”的原则于方法,也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养自己,使自己为人处世严肃认真——从我做起,先从自己的道德修养入手,对周围的人心存敬意。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修养自己而使别人安定——不但自己有很好的道德修养,还能推其仁爱之心,安定身边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养自己而使百姓安定——不但推其仁爱之心于身边的人,还能安定下层大众。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因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什么。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说到底,也就是曾子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面“忠”的一方面,加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构成了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道”。这个“道”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仁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谓时势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业绩实际上不是单凭个人努力就能创造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圣的境界实际上不是个人的境界。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而仁的境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们自己身边做起的境界。所以,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努力实行仁道,使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而已。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路的志,代表了子路的个性和思想修养,侠义豪放,胸襟开阔。——重伦轻利:义•颜渊的志,也代表了颜渊的个性和思想修养,道德高,涵养深。——重德重功而不夸耀:仁•孔子的志,表达了孔子的个性和思想修养,敞开了“仁者爱人”的胸襟,展现了以爱天下为己任,平治天下的抱负。——教诚爱深:圣子路是豪侠之志,讲义气,够哥们。从大处说,则犹如诗圣杜甫所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颜渊是仁者之志,道德修养非常高。一方面非常谦逊,不愿意表白自己的好处;另一方面要实行孔子所一再倡导,并认为要终生奉行的恕道。一武一文的志向,一个豪爽,一个隐忍。“老者安之”就是要让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安顿,无论是采取退休制度还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朋友信之”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再没有欺诈,没有仇怨。“少者怀之”就是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永远爱护下一代,让世界充满爱。老中青三代都有了着落,社会安定而美好。圣人之志,岂不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吗?清·刘宝确说:窃谓子路重伦轻利,义者之事也。颜子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仁者之事也。夫子仁覆天下,教诚爱深,圣者之事也。【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他立志以德待人育人,以德治国治家,力图让整个社会呈现和谐幸福的理想景象。自读10.17、7.9、15.42、9.10、7.27,从这些事情中你明白了什么?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提问:家里的马厩失火,为何他只关心问人怎样?答案: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是“仁”的具体表现。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具体表现)——人道主义思想【评析】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在士大夫家,负责照管马的一定是下人,而不是主人;在当时情况下,一匹马的价值非常高。马棚失火,如果主人听到之后,首先开口就问马的情况,那是把财物放在第一位;首先开口就是否伤人,那是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当然,人与马都是生命,但是,人是同类,所以,在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应该先关心人的生命安全。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推己及人”的体现。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提问: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为什么饭都不吃饱?答案:这是孔子对“养生丧死”礼的重视,也是“爱人”的具体表现之一。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具体表现)——恻隐之心【评析】我国古代对于丧礼是非常重视的,它直接体现了孝道,所以制度的规定也非常严密。孔子参加丧礼,与人同哀,心存哀痛侧隐之心,难过得吃不下饭,这是一种礼的表现。可见孔子的慈悲之心、仁者之心。对别人悲伤的感同身受,是一个人崇高人格的组成元素之一。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不是。这是圣人性情纯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人家在丧事的哀痛中,你在这里大吃大喝,像话吗?另一方面,也是圣人尊崇礼节规范的表现:遇到人家的丧事,自己要表示哀悼。真心哀悼,难道还能大吃大喝吗?不吃饱饭肯定不是礼的规定。而孔子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他的“将心比心”,因为体味旁人的心情,而使自己也保持了哀戚之心,所以吃不饱。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具体表现)——仁厚之心【评析】对待弱势群体,孔子是尊敬、照顾、爱护。这就是“仁”在日常举止中的体现,也是“礼”的体现。提问:有人评论15·42章说:“说得极平实极浅显”,“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答案:“师冕见”一章的生动,得益于具体细微的记述。从“及阶”到“及席”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如果去掉这些细节,采用原则性的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具体表现)——仁者的做派和气质【评析】仁者内心一片仁慈,行为一派恭敬。同时也说明: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齐衰者冕衣裳者瞽者孔子对有丧服者,表示同情、哀切(哀)对在上位者,表示恭敬(尊)对有残疾者,表示矜惜、同情(矜)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提问: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说明什么?答案:说明孔子的仁德之心,不但爱人,而且也爱物。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具体表现)——以人道推及鸟兽之道,爱人而及物一、用渔竿钓鱼而不用带有很多钩子的大绳获取,用带有生丝的箭去射鸟,而不用罗网去捕获,有不贪求、不多杀生的意思。二、在射鸟的时候,不射杀正在鸟巢中的鸟,因为白天鸟在巢中,一般是正在孵卵或者哺育幼雏,大鸟被射死则幼雏也难以存活,其中有怜惜生命的含义。【评析】所谓“恩及于禽兽”(孟子语)。人类为自己的生存,不可能不杀生。但杀生要有其道,要有节制,要有规则,尤其不能在滥杀、虐杀中培育恶的种子。这也是对人类灵魂中的“善”的保护,爱万物就是爱人类自身。孔子拥有仁德之心,对于动物的捕猎,有限度,有选择,时时践行“生生而和谐”的人文理想。•这一章是记圣人取物有度。和他相对的是“焚林而猎、竭泽而渔”。•蔡元培先生写过一副对联是:惜竹不锄当路笋,伐薪教护戴巢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君子远庖厨孔子是怎样来实践仁•问人不问马(关爱,一种人道主义)•见丧不吃饱(丧者正悲哀伤心,饱食于其侧,无恻隐之心也。)•导盲尽其道(非孔子有意而为之,是自然尽其道。合乎道理,切于人情,对待残疾人的
本文标题:仁者爱人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9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