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学会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作品,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领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鸽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上面这首诗是胡适写的自由体的白话诗,这首诗打破了旧体诗歌的桎梏,采用人们日常口语,不受格律、字数、行数限制,形式很自由。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除胡适外,陈独秀、鲁迅等人也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大力提倡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么,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新课探究】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材料链接】材料一材料二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材料三【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答案提示:(1)政治背景: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外因)。(2)经济背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背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而袁世凯却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2.兴起(1)概况(2)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敬告青年》一文,文章指出,青年如初春,如朝阳,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号召广大青年冲破腐朽社会束缚,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反对专制和愚昧,激发广大青年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封建热情,《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阵地。蔡元培任校长期间,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政策,倡导师生进行学术研究,首次招收女生,聘请有名望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任教、讲学,使北京大学成为全国知识分子集中地、全国学术研究中心、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活动基地。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1)史料链接材料一“打倒孔家店!”——吴虞材料二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李大钊材料三“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2)具体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隋唐初年它已被神化为儒教,核心为三纲五常。由于儒学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近代以来,在寻求强国御侮之路过程中,思想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但中国封建统治势力十分顽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了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又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把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因此,要反封建,就要在思想领域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推翻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2.提倡民主与科学(1)概念解读(2)史料链接材料一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钱用到哪里去了?替人民办了什么事?……养了议员去嫖赌,恭维督军;养了文官去刮地皮,借外债卖路矿得回扣;养了武官去杀人,抢劫,贩卖烟土;养了法官警官去捉拿那贫苦的烟犯赌犯来罚钱。现在的时代,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有什么用处。可惜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声。——陈独秀《贫民的哭声》材料二高家明媒正娶的媳妇瑞珏在即将临产的时候,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结果,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材料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3)具体解读腐朽的封建专制和人民的愚昧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源所在,所以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积极倡导的核心内容。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的提出和倡导影响巨大,既有其进步意义,也有其局限性。进步意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都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他们以民主和科学为武器,同封建主义作斗争。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来批判中国的封建主义。在封建主义居于统治地位的中国,就反封建、反愚昧迷信来说,具有进步的意义;另外,提倡科学的口号,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局限性:这里所说的“民主”,主要指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陈独秀推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人人于法律前,一切平等”。他以人权为武器,要求中国仿效法国、美国,实现中国真正的共和。实质上仍然是主张中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但是,辛亥革命的失败已经证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文学革命(1)史料链接材料一材料二改良文学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举“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2)具体解读通过材料一、二,新旧文学的优缺点一目了然,另外,陈独秀、胡适等对于新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从而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文学是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要革新旧文化,就必须革新旧文学。时代的需求,加上先驱者的努力,白话文学的主张取得了胜利。尤其是鲁迅,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了一系列深刻犀利的文章,猛烈抨击封建伦理道德,为文学革命呐喊助威。鲁迅以他坚定清醒的现实主义立场和坚忍持久的战斗精神,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流砥柱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代表。三、评价新文化运动1.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积极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6)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仍有现实意义。3.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材料链接】材料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问题探究】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示:问题:除旧而未能立新;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原因: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课堂小结】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建立起了独裁、专制的统治,尊孔复古逆流泛滥。对此,陈独秀等人进行了认真反思,在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2课-新文化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0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