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很好资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第七次,是1988年开始,原国家教委陆续颁布了“九年制全日制小学和初中各科大纲”的初审稿,1990年,编写了第七套全国通用教材。同年,国家教委还组织修订了1981年的高中教学计划和1986年颁布的高中教学大纲。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各学科教学大纲正式颁布。从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关注、重视并结合时代、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地改革、发展、完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通过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这成就可以归纳为四点:表现其一,是初步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多年来以“学科课程”和“必修课程”为主的单一课程模式得到了初步的扭转,“活动课”、“选修课”等在实践中得到初步落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表现其二,是初步改变了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在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课程的格局,地方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对课程更好地适应地方和学校的需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其三,是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体现不同特色的多样化教材开始出现,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统”开始松动。表现其四,是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如从地域来讲,有汩罗经验、烟台经验等;如从教学来讲,有愉快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如教师典型,有于氵奇、魏书生等等。一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教育教学过程改革,强调积极有效教学的典型涌现出来。既然现行的课程、教材是经过多次改革完善、多年总结研究的成果,那么,为什么还要兴师动众,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呢?(二)、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建国以来,尽管我国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但是,这七次改革,主要偏重于教学方面的改革,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方式上想了不少办法,出了不少经验,而对于课程,对于教材,改革的不多,触及的太少,力度不大,深度不够(教材虽然出了七套,但后一套教材基本上是对前一套教材的修订),不少弊端没有根除,甚至没有受到冲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对培养目标的新要求,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显突出。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在国际上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重视“双基”本身是没有错的,优势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本门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了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我国一些教育专家们认为,这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一财方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学习知识的过程永远无止境,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终身继续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反过来讲,如果我们的历史、语文、地理课程不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化、山川河流的热爱;如果我们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课程不能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无限乐趣,不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无论学生能背诵多少名篇绝句,记住多少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多少地理名称,掌握多少公式定理,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或者说是不成功的。因为这种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和探究的兴趣,变得消极、沉默;失去了活泼和开朗,变得自我封闭;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变得机械、呆板。没有了活力,在情感上没有给学生培养良好、高尚的东西,没有给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课程偏难是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初中《语文》第一册中《诗经三首》练习题,要求学生在三首诗下面标出叠字、叠韵词、双声词;要求学生从《木兰诗》中分别找出运用了起兴、回答、比喻、夸张、象声、顶真、对偶、复叠铺排等手法的诗句等诸如此类的语法教学。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学习语言主要用来交流的,而不是去搞研究。难而繁锁的语法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又如某小学六年级一道数学测验题,加工一批零件,计划7天完成,按计划工作了2天后,又增加了生产60个的任务,如果要在计划期限内完成,功效必须提高15%,原计划每天加工多少个?答案是60÷[5×(1+15%)-(7-2)]的结果。三年级体育考试不考基本的东西,而考比赛的体操叫什么?(竞技体操),比赛可分为哪三类?(个人单项、个人全能、团体赛)。难的让少年儿童失去了学习兴趣。“繁”,主要是课程内容繁多、重复,使一些简单的命题复杂化,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偏”,就是偏于知识的传授,偏到考试科目上去了,考试出偏题、怪题。如中考政治试题,填空要求学生填99年昆明世博会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参加,我想有些专业人士都不一定清楚;要求学生填99年国家首都大阅兵有多少万军民参加庆典,谁去数过吗?又如中考历史,让学生做历史剧《曹操》的导演,餐桌上放的道具有玉米、葡萄、萝卜、核桃,哪一个不对?我不知道了解这个干什么?“旧”主要是内容陈旧,不能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知识和新进展。书本的题目还出现生产队、公社;生物学科仍然只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而不讲克隆、基因技术等等。三是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以学科为中心是我国延用多年的传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现象和问题是无法用一个学科知识去解释、去探究的。四是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班加点、一个字看上几十、上百遍。加班加点,首先体现老师对课堂教学没有自信心,怕没有讲到、讲透,怕学生没有学到、学好,用加班加点来弥补;其次是教师本身业务能力不强,在课堂45分钟不能完成教学计划,而加班加点;第三是不尊重学生,占用学生时间,同时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家长时间。我国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突出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很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没有搞过社会调查、野外观察,不知什么是调查报告。我们教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也不敢创新。有这样的案例,一位教师讲《铁杵磨成针》一课时,问学生“老婆婆铁杵磨成针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一名学生的答案竟是“她在浪费时间!为什么用铁杵去磨针呢?难道不能想别的办法又快又好地造出针来呢?”对这样的回答,老师沉默一会后,斥责道:“上课不认真听讲,要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去思考”,然后继续讲“持之以恒”,讲“锲而不舍”,这样的教法持续了千百年,我们不能讲老师的结论不对,但这样的教法扼杀多少创新思维的闪光,学生敢再去“胡思乱想”吗?敢去创新吗?又如《愚公移山》等。五是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把学生仅用“好”与“差”、“对”与“错”区别开来)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过于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评价或者说对过程评价不够;评价技术方法倾向于单一的量化评价,忽视了定性评价,或者干脆就以考试代替了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把我们的教育看成了一种单纯的生产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被看成了一种工具,受教育者被看成了可打造的产品,而且这种生产活动是制造自卑者的活动(批评的多,表扬的少;讲差的多,讲好的少),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淘汰过程中生存、在自卑中生活。六是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对学校的积极性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和机会。开发课程都是国家的事,专家的事,你规定什么,我怎么做,你发给我什么教材,我捧什么课本。这种管理模式难以调动各方面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难以适应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发生多样化的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李岚清副总理对此十分关注,他提出了实现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突出抓好四个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摆在首位是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关于课改的时间问题,李岚清同志曾经询问教育部的同志,需要几年能到位,当时教育部回答10年,李岚清同志说10年太长了,我等不了了。于是,从工作规划上,教育部把原定的10年改为了5年,2001年启动实验,到2005年所有义务教育段启始年级均进入新课程。高中阶段和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筹划中。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来看,还是从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来看,还是从我们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程度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势在必行。(三)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总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在推进教育改革中都十分重视中小学课程改革,并将其作为关系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优先予以政策考虑。我们如果分析和研究和国课改情况,我们会出现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的特点:一是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强调学生的新体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业目标。二是各国都十分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公民。三是各国都非常重视课程内容的调整,强调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四是各国都非常重视评价改革,目标取向的评价在被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
本文标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很好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1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