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滦县第二中学蔡红艳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地理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课内容与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这节课又是前边所讲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二)教学对象分析前面学生已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但还存在空间感和动态感不强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三)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再加上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又比较弱,所以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由于黄赤交角引起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2.理解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及相应的地理现象,师生互动讨论、辨析疑点和难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二)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四、教学方法(一)Flash演示法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二)图解法图解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观看动画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学生与教师一起观看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三)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如解释学校作息时间表进行调整:下午上课和晚自习的时间推迟了,为什么呢?暗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地理问题,比如以下地理问题1.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吗?一天之内他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2.放暑假和放寒假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3.我国南极科考队为什么选在我国冬半年前往南极考察?学习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开始教师质疑学生感知演示问题情境教师调控总结归纳演示动画回答问题总结答案观看、论证得出结论结束【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二)[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F动画,让学生注意随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情况。【整合点】用动画展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直观、形象。同时这样也可以为后面重、难点的讲解做好铺垫。1.昼夜长短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分析全球昼夜长短情况(多媒体)呈现F动画,让学生思考:图中P点为北半球任取的一个地点,随地球自转一周,P点处位于昼半球的时间比位于夜半球时间更___(长、短),因此,此地为昼__夜__。(教师)利用动画讲清昼弧、夜弧。总结结论:如果: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如果: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如果:昼弧=夜弧则昼夜相等(学生)利用F动画分析:①北半球和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各如何?②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如何?③此日北极圈内和南极圈内昼长各为多少小时?④由北向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什么?(教师)给出答案:①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②赤道上昼夜等长。③北极圈内昼长24小时;南极圈内昼长为0。④由北向南昼长逐渐变短。【整合点】突破学生的思维局限,用动画演示昼夜长短,给学生比较生动的印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昼夜长短的变化(多媒体)展示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整合点】用动画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给学生比较生动的印象,容易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春分日的光照图,并让学生思考:太阳直射﹎﹎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______。(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夏至日的光照图,并让学生思考:太阳直射﹎﹎北半球昼__夜_,昼长为一年中的最___值,北极圈以北出现__现象。此日以后,北半球昼渐__,夜渐___。南半球相反。赤道上昼夜__。(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秋分日的光照图,并让学生思考:太阳直射﹎﹎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______。(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冬至日的光照图,并让学生思考:太阳直射﹎﹎北半球昼__夜_,昼长为一年中的最___值,北极圈以北出现__现象。此日以后,北半球昼渐__,夜渐___。南半球相反。赤道上昼夜__。(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次年春分日的光照图,并让学生思考:太阳直射﹎﹎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______。(学生)分组讨论,给出答案。3.正午太阳高度(多媒体)呈现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F动画。(教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整合点】利用动画讲解这两个概念学生容易理解,形象、直观。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春、秋分日太阳光照图。(学生)思考:太阳直射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为___。并分组讨论,总结出答案。(教师)作出总结、评价。(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夏至日太阳光照图。(学生)思考:太阳直射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为___。并分组讨论,总结出答案。(教师)作出总结、评价。(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冬至日太阳光照图。(学生)思考:太阳直射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为___。并分组讨论,总结出答案。(教师)作出总结、评价。(教师)让学生在前边所思考过的春、秋分,夏至,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再思考任何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________。【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⑵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教师)呈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动画。(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于何处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离太阳直射点最近,赤道以南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教师)总结答案。并让学生回想刚讲过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给出结论:一年中,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教师)呈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动画。(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冬至日,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整合点利用动画观看、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冬至日的最大值、最小值的范围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承转)前边分析的是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情况,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还要考虑春、秋。(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春分日以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动画。(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此日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__,赤道以南逐渐变____。(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夏至日以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动画。(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此日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__,赤道以南逐渐变____。(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秋分日以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动画。(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此日后,赤道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__,南回归线以南逐渐变____。(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冬至日以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动画。(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此日后,赤道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__,南回归线以南逐渐变____。【整合点】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容易理解,也有助于知识的掌握。(承转)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有规律变化,地球上因而产生了四季和五带。5.四季和五带⑴四季的划分(教师)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划分的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二季的过渡季节。然而这样的划分,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并不符合。⑵五带的划分(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五带的划分图。(学生)看图思考:①五带是怎样划分的?②有阳光直射的有哪个温度带?③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些温度带?(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总结。【意图】培养学生从图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难点偏多,希望同学们多复习记忆。(四)板书设计: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二.昼夜长短的变化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次课上,由于知识比较复杂,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得地球公转的规律和意义在理解上有很大困难,为此在课堂练习和教学进度上可以做一些相应的改动,还有亲自动手对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
本文标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2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