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重点问题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思想小国关税的分析进口配额的分析幼稚行业保护分析有效保护率计算倾销与补贴2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大国与小国关税的均衡和福利分析第二节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一、进口配额的局部均衡和经济效应二、进口配额和等效关税的比较分析第三节幼稚产业的保护一、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和一般均衡分析二、关税的有效保护率第四节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倾销和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3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一、关税的基本概念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赋。财政关税: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征收的保护关税: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而征收4(一)关税的类型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赋。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赋。例如,每吨小麦征收3美元关税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例如,小麦征收5%的从价税后再征收每吨3美元的从量税。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如反倾销税等。“禁止性关税”:关税征收比率高到使商品无法进口的程度时的关税。5(二)关税的特征1.透明性2.非歧视性:与配额相比较3.稳定性:变动须立法4.市场功能性:反映市场供求5.防止寻租6.保证国家利益:关税收入直接交给国家6(三)关税减让1.“产品对产品”方式GATT前五轮,某项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和出口国;最惠国待遇原则,双方达成的协议适用于多边2.线性程序肯尼迪回合(1962-1967),一刀切,所有工业国的非农业产品都从削减50%的起点开价。3.综合方式乌拉圭回合(1986-1994),多种形式:“削减公式”,“产品对产品”或“部门对部门”,零关税承诺7二、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小国:该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决定者,即它对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PPePwOQSEE’Q1QeQ2231E’’自由贸易条件下福利变化:世界价格Pw低于国内价Pe消费者剩余增加1+2+3生产者剩余减少1净福利增加2+38(一)小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POQQ1QeQ2DSEE’’E’AB12Q3C34Q4FPwPtPe保护效应:Q1Q3消费效应:Q2Q4贸易效应:Q1Q3+Q2Q4税收效应:ACFE”=Q3Q4×PwPt国际收支效应:(Q1Q3+Q2Q4)×OPwABC、FE’E”净损失9(二)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为:1.保护效应:其数量为图中的Q1Q3是在关税保护下国内生产的增长,也叫进口替代效益或生产效应,即以国内生产替代的那部分进口商品。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生产产品的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102.消费效应:在图中其数量为Q2Q4,由于价格上升造成需求下降,人们消费水平收缩,从而消失的部分消费。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3.贸易效应:保护、消费效应之和,即替代进口的部分加上消费减少造成的进口的下降。即Q1Q3与Q2Q4之和。114.税收效应:政府对于进口征收关税的财政收入。在图中这部分税收为PwPt×Q3Q45.国际收支效应:因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低,即外汇的节约。其数量等于(Q1Q3+Q2Q4)×OPw12(三)小国进口关税一般均衡的图形说明DEBFA’YOTwXCATAT’wC’多种产品多个市场对X产品征税,X价格上升,转向生产X,A到A’A’F的Y产品按国际价格交换F’C的X产品由于关税,A’F的Y产品只能交换FD的X产品DC’为关税13(四)贸易均衡条件分析与评价政策含义:任何阻碍自由贸易的做法,尽管会使得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家的国内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增加,但从总体来看,征收进口关税必然会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下降,必然会导致经济福利的净损失。启示:采用关税保护国内市场时,决策者必须考察本国该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如果供求弹性大,则关税的保护作用大;反之则并不一定理想。14三、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大国市场份额较大,对进口产品征税,进口量下降,国际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将下降国内价格上升的幅度与国际价格下降的幅度之和,才是进口关税税率大国凭借其在购买力方面的实力,将外国出口商价格压低到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征税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供大于求)15(一)大国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PhPfOhQhOfQfShPh+fOh+fQh+fSh+fSf16(二)大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Q4PtabcdQ3Q1PwPOQQEEPEPw’Pw’Q2e国际价格PW征税后价格Pt利用本国大国地位压低的价格PW’国内消费者支付PtSh(国内供给线)Sh+f(总供给线)Sh+f+t(税后供给线)17(三)大国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Q4PtabcdQ3Q1PwPOQQEEPEPw’Pw’Q2e税前消费量0Q1=0Q2+Q1Q2税后消费量0Q3=0Q4+Q3Q4Sh(国内供给线)Sh+f(总供给线)Sh+f+t(税后供给线)消费者剩余↓(a+b+c+d)a生产者剩余C关税收入b+d净损失大国征收进口关税为其带来的净福利,取决于:阴影区e与b+d比较18(四)大国关税一般均衡的图形分析E’B’X1EYBAXTOY1Y2X2TTrFDT’•OA、OB为A、B两国提供线,•B国对X征税前,以OY2的Y产品换Y2F的X产品;•征税后,提供曲线旋转,DE’为关税,决定新均衡点E’•贸易条件改变,同量Y产品换Y2E’的X产品,•Tr为消费者税后实际价格线。•X产品价格↑,进口↓•大国征收关税,出口国不仅被迫减少出口量,而且出口价格也要降低19四、关税谈判中的博弈重复博弈:同一个博弈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过程。如签有一定年数的合作协议的两企业之间,每年的合作是一个阶段博弈,合作年数就是重复博弈的重复次数。关税谈判属于重复博弈。关税谈判中最常见战略是威胁和承诺。威胁体现在报复上。关税战略中,报复是为承诺服务,承诺才是目的。20两个大国A、B,两种商品,一次性博弈:两个静态均衡状态1、双方均采取高关税效率低下2、两国均无关税最优AB无关税有关税无关税(8,8)(2,10)有关税(10,2)(4,4)关税谈判就是为了达到无关税最优,这时承诺成为博弈主要战略。如某国变节,其他国家可使用威胁战略回到有关税均衡,贸易利益↓,迫使变节国回到无关税最优均衡。威胁和承诺会产生自我强迫的合作行为,这是无限重复博弈的一个基本结论。第二节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一、进口配额分析进口配额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阻碍贸易自由进行的措施,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一)国际贸易中进口配额的概念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的措施。在实践中存在着超过配额不得进口(绝对配额)与对超额进口部分实行惩罚性关税(关税配额),以及针对国别与全球发放进口配额的做法。22(二)进口配额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小国模型)PQPWQ4ABQ3QOPSxPeEDxQeQ1Q2实行配额:PQ:设置Q3Q4进口限制的价格,等同设置PQ的税。国内需求为OQ4若配额拍卖,收入等于阴影部分关税。23(三)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Q7PQ’PQPWQ4ABQ3QPSxPeEDxQeB’A’Q5Q6Q1Q2Dx’当国内需求偏好发生变化,希望更多消费该商品,形成D’,国内供给曲线不变,原定配额未变,AB→A’B’,价格↑,保护作用↑,国内生产增加为OQ5,消费提高为OQ6,进口不变。24二、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比较分析(一)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进口数量分析若采取等额关税:税率不变,需求为D’,价格为PQ,国内生产不变,消费增加为OQ7。等额关税并未同步增加保护作用。Q7PQPWQ4ABQ3QPSxPeEDxQeQ1Q2Dx’25(二)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政策含义比较实行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实行等额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实行进口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与关税数量的财政收入;而实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能属于政府或进口商。“经济租”(economicrent)如何分配:1、政府直接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2、政府根据申请颁发许可证。3、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4、由出口国自行分配。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确的;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26(三)对进口配额评价:1更有效,直接控制进口量,对自由贸易危害更大;2政府可随时调节进口数量,更灵活;3给政府更多的权力(不仅控制贸易,而且控制企业);4用关税有压力,更多采用非关税壁垒。27第三节幼稚产业的保护一、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一)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保护关税制度的核心思想:关税保护对象——工业中重要工业部门,经发展能与外国产品竞争的部门,技术部门关税保护措施——对工业品禁止输入或规定适当的税率课收关税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关税保护措施应当有步骤地进行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利益冲突,产业结构动态调整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28(二)新贸易保护理论国际贸易中,价值转移或国际剥削,贸易利益极端倾向于发达国家财富在发达国家积聚,贫困在发展中国家积累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切断不等价交换转移价值的渠道;发展本国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国家29只有保护才能使幼稚产业得到应有的发展(一)幼稚产业的定义(M-B-K标准)穆勒Mill巴斯塔布尔Bastable肯普Kemp穆勒:该产业技术经验不足,生产率较低,产品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无法参与竞争。但在政府保护下有未来成本优势,能使潜在优势变成未来优势,自我投资发展。强调:保护时间应限制在产业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保护要有很强的针对性。二、幼稚产业的保护30巴斯塔布尔:引入成本-效益分析,认为保护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收益的现值。对保护产业要求更高。从静态到动态。肯普:认为在前两人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外部效应问题。如果产业有外部性,该技术可为其他产业获得,其他产业利润提高,本产业利润无法提高,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予保护。R(1+i)tC<31(二)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DS’’S’SBCEFPeAPWPQOQeQ1Q2供给曲线位置高,表明是幼稚产业,生产成本高。保护方法大多主张采用国家采购法,即国家高价买入产品,给该产业补贴。进口进口停止出口国家保证国内有在国际价格下的消费量,则补贴为1+2国家只保证在均衡价格下价格下的消费量则补贴为11232出口补贴造成资源浪费出口国政府支付出口补贴PWPSBA进口国消费者得到利益PWPSBEABE为世界资源浪费进口国征反补贴税,得到一笔额外收入,进口国消费者利益下降,实质是出口国政府补贴进口国政府。P进口数量出口补贴反补贴税D自由贸易PW补贴后价格PSAEOBCQ1Q2进口需求线33成本递增型产业的状况C、PT(产品生命周期)D(给予保护)D’T’D”OPWD线在产品生命周期完成之前低于Pw线,则产品可出口D’线在与世界价格线相交时产品生命周期已经结束保护无意义D’’线成本下降微乎其微,保护无意义34(三)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出口(Y)进口(Y)出口(X)ABC1X1YOY0Y0XX在贸易保护之前,该国比较利益在于X产品(生产点A消费点C)随生产力向Y产品发展,比较利益随着产业结构变化得到了转换(生产点为B消费点为C),保护目的达到。进口(X)35(四)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含义与评价自由贸易可能会损害相对落后国家的利益实行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得受保护者得以进步,最终不需要保护,在国际市场中自我扶植,因此并不是单纯的保护落后。在现实中相当多的国家采用的是予以补贴式的国家采购政策,国家用较高价格采购国内生产的产品供公务使用,通过这种方法来使得本国相对落后的产业得到应有的保护,得到成长。起到保护作用,又避免了使用禁
本文标题:6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3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