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研究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研究姓名:樊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李立民20070607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研究作者:樊兢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相似文献(5条)1.学位论文冯洪锋中国和东盟贸易研究——产业内贸易视角2006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当代国际经济学中的产业内贸易研究,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出发来研究中国与东盟五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运用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对中国与东盟近n年来的大量贸易资料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和东盟间的贸易增长主要是来自于产业内贸易的增长,揭示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逐步从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并从证实上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着重分析了中国和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动因一一迅速提高的规模经济、人均GDP、国外直接投资、以及临近的地理位置和相似需求偏好等。最后,本论文提出了加强组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2.学位论文王军哲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与东盟成立自由贸易区的调整成本2004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2005年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这个自由贸易区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是仅次于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在过去10年双边贸易增长加快,贸易依存度增加.从长期来看贸易自由化是有利的.但是短期来说,有人担心由于中国-东盟的产业结构比较雷同,贸易自由化会带来较大的调整成本.因此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短期调整成本对于双方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理论依据是:作为政府来说,总是致力于培养本国的竞争优势,维持合理的经济结构,减少失业和国际收支恶化.如果两国商品贸易结构是竞争的,贸易自由化引起的贸易摩擦比较大,一国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可能会萎缩,引起失业、经济结构变化.这会被竞争力较弱一方的政府认为是不利的、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所付出的调整成本比较大,并因此会影响政府执行贸易自由化的决心.反之,如果两国经济是互补的,调整成本会比较小.竞争对于调整成本的影响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又有不同.根据平滑调整假说,因为劳动技术和管理在产业内比在产业间更加相似,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产业内的调整比产业间的更加容易,所以产业内贸易比产业间贸易引起的调整成本低.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本文采用定量的方法,收集了从1992年到2001年,东盟五国对中国贸易数据、东盟五国对世界贸易数据、中国对世界贸易数据,使用了产业内贸易指数GL,可调整的GL指数,产业内贸易贡献率公式,净贸易比NTR指数以及使用SPSS分析了NTR的相关系数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和中国-东盟商品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得出了中国-东盟成立自由贸易区的调整成本比较小的结论.3.学位论文赵华辉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竞争比较研究2004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快,新的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形式.亚洲经济区域化组织中发展最快的是东盟.在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也越来越重视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关系.该文将以东盟(主要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五国)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竞争的状况,并提出关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若干建议.该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提出了所选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了作为自由贸易理论基石的比较优势理论.论文系统整理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及新贸易理论中关于产业竞争的思想.第三章重点阐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经贸关系.从贸易关系、贸易的互补性、相互投资及经济合作、市场与技术上的互补性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五国的经贸关系,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及进展.第四章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产业比较.作为该文的研究重点,这一章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分析比较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产业竞争力状况:一是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二是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按SITC分类的产业进行比较优势分析、三是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TradeIndex)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第五章提出了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建议.该章根据前面研究得出的结果提出了关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若干建议.4.学位论文吴豪杰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08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的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产业内贸易是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研究双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帮助我们对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和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扣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呈现很强的互补性,但贸易变动趋势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并存,产业内贸易略占优势,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在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本文在借鉴了多位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平均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差异、平均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差异、外商直接投资、经济一体化程度等六个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将中国与东盟五国历年的GL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设定了一个分析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利用1991-2005年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收入平均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差距的缩小以及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都对双边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差距的拉大对双边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影响不显著。5.学位论文普珊云南与东盟贸易互补性研究2009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东亚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既是中国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又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心,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扮演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双边贸易的重要角色。在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云南与东盟在双边贸易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研究云南与东盟双边贸易之间的互补性,对于今后更好地发展云南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将会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云南应对本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br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国外对贸易互补的相关研究,并主要关注和总结研究所使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在第二章中,作者介绍了研究贸易互补的理论基础,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以及产业内贸易理论,并重点介绍了衡量比较优势的有关指数,以此作为实证研究的工具。第三章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云南和东盟对外贸易状况。外贸对于云南和东盟都十分重要,一些东盟国家的经济对外贸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在对两者双边贸易的分析中,根据与云南贸易总值的多寡,将东盟十国分为三组。在此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在第四章作了实证研究,主要分析云南与第一组国家(缅甸、越南、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简称东盟五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本文所用的实证研究方法是首先计算云南和东盟五国各类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然后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计算云南与东盟五国之间在这些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性指数,找出云南和东盟之间贸易互补性最强的产品。最后通过计算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分别研究云南和东盟五国整体的贸易互补性,发现云南与缅甸和印尼两国的贸易互补性最强,这两个国家的出口与云南的进口需求形成互补。第五章是全文的结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0ea56f28-9638-48a0-8804-9e32009a4fcb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8日
本文标题: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5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