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对外贸易概念–对外贸易是一国政府和企业对国外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的地位–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对外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一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第一节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一、对外贸易的产生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第二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商人的出现产生的条件–1、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2、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中国对外贸易产生时期–公元前5世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时期。第一节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二、封建社会对外贸易概况开拓时期: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战国时期中国与朝鲜就有外贸关系–秦朝秦始皇时期就开始发展与日、朝经贸关系–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达大月氏,后来形成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时期:隋唐—明朝–唐在陆路,设安西都护府、北亭都护府等都护府在海路,在广州设“市舶司”“市舶使”–宋同中国发展经贸的有50多国家–元在泉州、温州上海宁波等地设“市舶司”–明在云南设“市舶司”;派郑和下西洋中国对外贸易概论2009-09-09第一节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清朝:衰落–实施“海禁”–在广州设“十三行”,仅许广州一口通商第一节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三、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特点基础:手工业;主要商品:丝织品、陶瓷品为主方式:朝贡贸易–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与各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对方送来的物品为“贡”,给予对方用于交换的物品称“赐”。管理体制:垄断;集中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原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第二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贸易概况(一)鸦片战争后的外贸(1840--1894)1、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2、西方工业产品大量进入,破坏自然经济基础(二)甲午战争后的外贸(1895--1910)1、签订:中日《马关条约》2、口岸、租借、对华资本输出增加;洋行势力范围扩大第二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三)辛亥革命后的外贸(1911--1936)1、1911—1927: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外贸年均增长2.39%)2、1928—1936:(出口年均下降2.7%;进口年均下降8%))原因:苛捐杂税、列强控制、世界经济危机(四)抗战期间及之后的外贸(1937--1949)1、1937—1945(抗战期间)国统区:战时统制经济,外贸有所发展沦陷区:日本将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外贸基本停滞2、1946—1949:(内战期间)对日、苏、德等下降;中美贸易上升第二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特点(一)外贸管理丧失独立主权1、口岸开放和控制权丧失2、租界中行政、司法权丧失3、关税自主权丧失标志:185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提出片面协定关税4、海关管理权丧失海关管理权长期为英国人控制第二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二)进出口商品结构畸形1.表现1、进口方面:为适应列强倾销商品的需要,消费性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上升。鸦片战争后鸦片在进口商品中居第一位,其次为棉纺织品和毛纺织品。2、出口方面:为适应列强掠夺原料的需要,中国大宗传统出口商品(茶叶、生丝)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逐渐衰落,原料性农副产品(牛皮、烟草、棉花等)进入国际市场。2.原因:外贸管理主权丧失,被迫开放程度逐渐深入,为适应列强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的需要。第二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三)长期入超1.原因1、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和矿产品为主,附加值低,进口以消费性工业制成品为主,附加值高。2、列强凭借对中国对外贸易管理权的控制,肆意扩大中国进口工业品与出口原料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通过不等价交换,对中国进行残酷掠夺和剥削。2.基本情况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自然经济抵制下,中国外贸处于顺差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增长幅度逐渐超过出口,到1877年,外贸收支由顺差变为逆差,直到1949年连续70多年出现长期入超。第二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四)贸易对象集中于资本主义列强国家1.主要对外贸易对象英国、日本、美国、德国、法国、俄国等国2.具体情况1、鸦片战争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英、美占主要份额。2、甲午战争后至1931年前,在对华贸易中日本第一、美国第二、英国第三。3、1932年后,在对华贸易中美国第一、英国第二、日本第三。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一、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1949—1977)(一)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57)着重发展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合作–主要进口成套机械设备、器材、军用物资等,出口农产品、矿产品。逐步打开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经贸合作局面–1950年同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贸易关系;1952年同斯里兰卡发展经贸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后同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由东南亚向西亚、非洲迅速转移。大力开展内地同香港、澳门的贸易–通过港澳转销商品,购进禁运物资。努力开拓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间和政府贸易渠道–1950年同瑞典、丹麦、瑞士、荷兰建立外贸关系;1952年4月同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11个国家的工商团体和企业签订贸易协议;1952年6月第一次同日本进行民间贸易。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纠正外贸领域的“大进大出”错误并明确外贸方针政策–“大跃进”开始后外贸领域受到影响,大进大出现象严重,造成抢客户、争市场、抬价抢购、低价竞销等情况。–明确外贸统一对外的原则;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量力而行、逐步发展”等方针大抓外贸以克服经济困难–具体措施:建立出口商品基地和出口专厂;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大量进口粮食。外贸对象转向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原因:中苏关系破裂,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急剧缩减–措施:积极发展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经贸关系,进一步打开对西方贸易的渠道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三)“文化大革命”和拨乱反正时期(1966—1977年)“文革”干扰破坏使外贸出现大曲折(1966—1970)–表现:对外贸易生产基础、运输渠道、机构队伍、规章制度被破坏。周恩来、邓小平反干扰使外贸一度迅速扩大–1971年林彪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积极支持发展外贸。–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整顿外贸,提出加大技术设备引进,扩大进出口。国家环境发生变化使外贸获得发展空间–1969年中苏关系缓解;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贸易(1978年至今)(一)外贸持续大幅增长原因: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二、主动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发展相关产业和扩大出口;三、大量吸收外资,以投资促进贸易和产业发展;四、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二)商品结构逐步优化出口: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尤其指出口加工制成品进口:资源、矿产品等生产原料,农产品,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等(三)国际合作进展顺利(四)贸易对象不断扩大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东南亚各国→欧盟、北美等国→澳新→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五)自由贸易制度初步形成进出口关税的大幅降低;行政管制手段的逐步取消;加入WTO和国际进一步和国际惯例接轨等等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381.46961154.42808.64743.15097.76207.78512.111547142211760621738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单位:亿美元三、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一)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外贸大国–1.进出口总额跻身世界前列(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达到29728亿美元,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居于世界前列(2010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57亿美元,增长17.4%。)–3.外汇储备为世界最多的国家(2010年2.49万亿USD)(二)世界外贸强国的基本特征–1.经济高度发达,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2.对外外贸对世界外贸影响力强–3.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4.有很强的国际经营能力(三)中国与世界外贸强国的差距–1.货物进出口结构不合理,贸易条件恶化–2.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落后–3.对外直接投资严重滞后,国际化经营能力不强(四)实现由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3.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对外直接投资–4.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二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为什么要开展对外贸易?相关理论是怎样解释这个问题的。主要内容:–传统理论–现代理论–马克思相关理论–邓小平相关理论第一节传统理论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人物介绍–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建立者,代表作为:《国富论》(有的译为:《原富》)主要观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分工的基础就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分工的程度取决于市场范围。–主张贸易自由,反对国家干预。第一节传统理论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人物介绍–大卫·李嘉图: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理论特点–认为绝对优势并非国与国之间贸易的必要条件,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第一节传统理论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人物介绍–赫克歇尔:瑞典经济学家;俄林:赫克歇尔的学生。赫克歇尔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俄林完整、系统地阐述了该理论,因此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或“H-O”理论。基本观点–国际分工取决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的禀赋;价格差异是两国发生贸易的直接原因。发展–1948年萨缪尔森发表《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一文,提出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发展了要素禀赋理论。第二节现代理论一、偏好相似理论–理论背景:传统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越大,相互间贸易量就越大,然而,二战后,发达国家间贸易量远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从需求结构的角度解释了影响国际贸易的原因,提出“偏好相似理论”。二、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指投入增加引起产出增加,而产出增加的比例高于投入增加比例的情况。–1978年美国学者克鲁格曼从规模经济效益视角提出了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是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原因。第二节现代理论三、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1、概念:新要素理论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其认为,生产要素除了劳动、资本和土地外,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技术、信息、管理等都是生产要素。2、内容:人力技能说–人力技能即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人力技能可以通过对劳动力的投资(如教育、职业培训)而得到提高。研究与开发(R&D)学说–R&D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用于研究和开发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技术进步论和技术差距论–一个国家技术发展和进步的速度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差距对该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具有决定作用。信息贸易理论–信息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并可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节马克思关于发展外贸的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指出:国内分工水平决定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提出国际分工的两重性积极性:近代国际分工摧毁了封建国家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落后状态;现代国际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不平等性: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贸易格局对发展中国家不利,部分落后国家甚至完全处于从属
本文标题: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5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