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国的贸易成本变动及其对工业集聚的影响
中国的贸易成本变动及其对工业集聚的影响钱学锋黄汉民摘要:贸易成本是理解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和国际专业化的关键因素。为了弥补了现有文献采用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以及距离等指标来近似替代贸易成本并考察其对工业集聚影响的偏误,本文借鉴Novy(2006)提出的改进引力模型方法,测度了中国与13个国家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重点估计了入世以来贸易成本变动对中国内部工业集聚和国际专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入世以来,贸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中国的内部工业集聚和国际专业化。这一结果凸现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策调整的两难困境。关键词:贸易成本;工业集聚;国际专业化TheFluctuationofChineseTradeCostandItsImpactsontheIndustrialAgglomerationQianXuefengHuangHanminAbstract:It’sakeyfactorfortradecosttounderstandspatialindustrylocationand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AccordingtoNovy(2006)’srevisitedgravitymodel,thispapermeasuresthetariffequivalentbilateraltradecostsbetweenChinaandthirteencountriesandthenmainlyestimatestheimpactofthevariationoftradecostonChineseinnerindustryagglomerationand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aftertheaccessionofWTOusingthemethodologyofthedynamicpaneldataGMM,whichwillmakeupforthebiasusingthedegreeofdependenceuponforeigntradeandforeigninvestmentanddistancetosubstitutethebilateraltradecost.TheresultshowsthatthedecreasingtradecostpromotesChineseinnerindustryagglomerationand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sincetheaccessionofWTO.ThisresultmeansthedilemmaofChinesepolicyadjustmentunderthebackgroundofglobalization.KeyWords:TradeCost;IndustryAgglomeration;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作者简介:钱学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黄汉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通讯作者:钱学锋Tel:13487077155;E-mail:xfqian@126.com通讯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政院路1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30073中国的贸易成本变动及其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摘要:贸易成本是理解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和国际专业化的关键因素。为了弥补了现有文献采用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以及距离等指标来近似替代贸易成本并考察其对工业集聚影响的偏误,本文借鉴Novy(2006)提出的改进引力模型方法,测度了中国与13个国家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重点估计了入世以来贸易成本变动对中国内部工业集聚和国际专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入世以来,贸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中国的内部工业集聚和国际专业化。这一结果凸现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策调整的两难困境。关键词:贸易成本;工业集聚;国际专业化Abstract:It’sakeyfactorfortradecosttounderstandspatialindustrylocationand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AccordingtoNovy(2006)’srevisitedgravitymodel,thispapermeasuresthetariffequivalentbilateraltradecostsbetweenChinaandthirteencountriesandthenmainlyestimatestheimpactofthevariationoftradecostonChineseinnerindustryagglomerationand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aftertheaccessionofWTOusingthemethodologyofthedynamicpaneldataGMM,whichwillmakeupforthebiasusingthedegreeofdependenceuponforeigntradeandforeigninvestmentanddistancetosubstitutethebilateraltradecost.TheresultshowsthatthedecreasingtradecostpromotesChineseinnerindustryagglomerationand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sincetheaccessionofWTO.ThisresultmeansthedilemmaofChinesepolicyadjustmentunderthebackgroundofglobalization.KeyWords:TradeCost;IndustryAgglomeration;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一、引言观察中国工业的空间分布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区位经历了“集聚-扩散-再集聚”的历史变化(梁琦,2004;冼国明和文东伟,2006;黄玖立和李坤望,2006)。这直接体现于1980-2005年间中国工业区位基尼系数的“U”型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原来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工业分布仍然相对集中,但随着趋向市场经济政策的推行,客观经济规律开始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首要决定因素,中国的工业分布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扩散。到1997年,中国的工业区位基尼系数降到了0.07的昀低点,中国的工业区位分布也完成了第一次调整。随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优惠政策和地理环境等使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中国的工业分布再次呈现空间集聚的趋势,到2005年,区位基尼系数回到了0.11的水平。200.020.040.060.080.10.120.140.16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图1中国的工业区位基尼系数(1980-2005)中国工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浓厚研究兴趣。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中的一个方面着重关注中国工业集聚的因素决定1。在文献中,主要有两类理论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包括传统贸易理论和古典区位理论在内的第一类理论主要强调“第一性地理”(FirstNature),如要素禀赋、技术、地理位置、政府的偏向性区域政策等对产业空间区位的影响;而包括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在内的第二类理论则着重阐述“第二性地理”(SecondNature),如前后向关联、本地市场效应、劳动力市场共享等,即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产业集聚形成的内生演化过程2。从现有针对中国工业集聚的研究来看,大多文献基本综合考察了两类理论因素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例如,Hu(2002)基于一个空间集聚模型,认为中国沿海地区凭借其国际贸易的地理优势而成为中国制造业昀初集聚的地区,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正反馈机制使得沿海地区昀初的产业集聚得到进一步加强。文玫(2004)利用第二、三次工业普查数据考查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集中程度,发现有区域性偏好的发展政策、市场规模是中国的许多制造业都高度集中在几个沿海省份的主要原因,而进一步降低交易和运输费用似乎会促进工业在地域上的集中。范剑勇(2004)指出,国内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化改革不仅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有的制造业集聚状态,而且使得中国大部分制造业都集中到昀接近于国外高收入市场的东部沿海地区。金煜等(2006)利用1987—200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因素。他们发现沿海地区具有工业集聚的地理优势,经济开放促进了工业集聚,而经济开放又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有关,市场容量、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的弱化也有利于工业集聚。黄玖立和李坤望(2006)也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产业分布模式中的解释力仍起着重要作用,新经济地理学的部分预测也得到了经验支持。刘修岩等(2007)使用1999-2004年中国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强调了市场潜能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积极影响。白重恩等(2004)、BatisseandPoncet(2005)、黄玖立和李坤望(2006)、路江涌和陶志刚(2007)以及杨洪焦等(2008)则着重考察了地方保护主义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此外,一些文献还注意到了中国的工业集聚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发展和资本流动的密切联系。如梁琦(2004)验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三大集聚(工业集聚、贸易集聚与FDI集聚)之间的互动关系;葛嬴(2004)指出高度依赖外贸与外资的产业集聚在接近国外市场的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成为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之一;冼国明和文东伟(2006)发现,制造业各行业的外商资本在沿海地区的集聚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重要力量,而且这一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并总是高度显著。1另一个方面则主要研究中国工业集聚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率差异以及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2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类理论并不相互排斥。“第一性地理”主要基于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而“第二性地理”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之上。3这些文献为我们理解中国的工业集聚现象提供了多元化的分析视角。然而,正如FujitaandThisse(2002)指出的,假如我们想解释经济集聚现象,又不愿求助于地理的天然属性的话,生产活动的报酬递增就是必要条件。尤其是,生产中的报酬递增与贸易成本的权衡是理解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中心内容。鉴于“第一性地理”无法解释诸如为什么两个完全同质的地理区位却演化成完全不同的空间经济结构这类问题,大多数文献都强调了“第二性地理”即规模报酬递增因素在解释中国工业集聚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现有文献要么完全忽略了贸易成本的影响,要么意识到了贸易成本的重要性却只是把其放在附带考察的控制变量之列。然而,贸易成本至关重要(AndersonandvanWincoop,2004)。Hummels(2001)认为贸易成本在国际专业化和贸易模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任何涉及国际专业化和贸易模型的经验评估昀终都必须面临贸易成本;而在新近十几年里崛起的新经济地理学(Krugman,1991;Fujitaetal.,1999)那里,贸易成本则是理解企业区位选择和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关键。特别的,中国工业集聚的历史演化是与开放进程中贸易成本的变动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抛开贸易成本的变动来考察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其结果可能是有偏的。尽管有少数文献已经注意到对外开放及贸易成本变动与中国工业集聚的关联(梁琦,2004;葛赢,2004;冼国明和文东伟,2006;金煜等,2006),但这些文献要么仅限于理论描述,要么采用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距离等间接指标来衡量中国的开放程度和贸易成本变动3,缺乏对中国贸易成本变动的直接测度,更不用说就贸易成本的变动对工业集聚的影响进行直接的经验分析了。因此,本文的目的在
本文标题:中国的贸易成本变动及其对工业集聚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5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