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国际经济学第10版第4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国际经济学第4章供给和需求、提供曲线和贸易条件学习目的了解均衡价格是如何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知道均衡价格是如何由提供曲线决定的了解贸易条件的含义以及对于美国和其他国家来说,贸易条件在长期内是如何变化的4.1引言本章将给出确定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一套更精确的理论方法。首先讨论局部均衡(使用供给和需求曲线),然后通过提供曲线讨论更为复杂的一般均衡。4.2局部均衡分析图4.1是通过部分均衡分析确定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示意图。三个图中的纵轴均表示X的相对价格,即Px/Py(也就是一国为了多生产1单位X而必须减少的Y的数量),横轴表示X的数量。A图表示,在没有贸易条件下,国家1在A点组织生产和消费,这时X的相对价格是P1。C图表示,在没有贸易条件下,国家2在A’点生产和消费,这时X的相对价格是P3。图4.1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国家1的国内市场)国际贸易(国家2的国内市场)Px/PyP3A’’SA’SxP2BEB*E*B’E’P1AA*DDx0X(A)(B)(C)开展贸易后,X的相对价格将介于P1和P3之间,前提是两国都是大国(可以决定价格)。当价格高于P1时,国家1将提供(生产)超过其需求(消费)数量的X,并将多出的部分出口。在低于P3的价格下,国家2对于X的需求将超过自身能够提供的数量,因此需要进口。A图显示了在价格水平为P1时,国家1对商品X的供给数量正好等于需求,因此国家1不出口X,这样就得出B图中的A*点。A图还显示了在价格水平为P2时,国家1对X的供给超过需求数量,而这一数量也就是国家1能够出口的数量,在B图中表现为B*E*。C图显示了在P3时,国家2对X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没有进口。这也决定了B图中国家2对于X的进口需求曲线上的A点。C图还显示了当价格为P2时,国家2对X的需求超过自身的供给的数量,这也正是国家2在P2时想要进口的数量。在P2,国家2对商品X的需求数量等于国家1的供给数量。在B图中表现为供给和需求的交点。于是,P2就成为商品X的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在B图中还可以发现,当Px/PyP2时,X的出口供给将大于进口需求,这使得Px/Py向P2回落。而当Px/PyP2时,对X的进口需求将大于出口供给,这使得Px/Py向P2回升。对于商品Y也是如此,只不过是国家2出口,国家1进口。案例研究4.1石油的需求、供给和国际价格案例研究4.2美国出口对进口的相对价格指数(贸易条件)表4.1石油的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1972-2008年(美元/桶)年度1972197319741978197919801985名义价格实际价格2.892.893.243.0011.609.5113.397.7030.2115.8236.6817.1427.379.34年度1986199019982000200520072008名义价格实际价格14.174.6922.996.5113.072.9028.245.7353.409.1671.1011.1397.0014.284.3提供曲线A提供曲线的起源和定义提供曲线(offercurve),有时也称相互需求曲线由马歇尔(AlfredMarshall)和埃奇沃思(YsidroEdgeworth)于20世纪初提出。它表示:一国为了进口所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它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因素。也可以认为,它反映了一国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一国的提供曲线可以从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以及相对商品价格中推导出(更严格的推导在附录中给出)。B国家1的提供曲线的推导和形状在图4.3的左图中,国家1最初处于非贸易状态(自给自足)。补充:A.马歇尔(1842-1924)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被看作是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生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数学教师。此后相继在两所大学人之后又回到剑桥,直到退休。它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奠基人,又是著名的《经济学杂志》的发起人,还曾经任职皇家劳工委员会。马歇尔学说体系的方法论以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和函数分析为特征。由于他把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和与之相对立的边际主义结合起来,因此又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补充:F.Y.埃奇沃思(1845-1926)生于爱尔兰,毕业于牛津大学。毕业后在伦敦大学任逻辑学讲师,后升为教授。曾被选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副主席,皇家统计学会主席,英国科学院院士。撰写统计学论文70多篇,涉及变差分析,随机过程,多元分析和相关分析。图4.3国家1提供曲线的推导YⅢⅠ提供曲线EHPB=1EA60GFPF=1/2PF=1/2CBPB=1HPA=1/4GC01030507095130X0204060X如果贸易在PB=Px/Py=1条件下发生,国家1的生产将移至B点。在贸易中,用60X交换60Y,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Ⅲ上的E点。这样,可以得到右图中的E点。连接原点、E点、H点以及其他点,就可以得到右图中的国家1的提供曲线。在图4.3中,国家1的提供曲线位于自给自足价格线PA=1/4上方,凸向X轴。这表明X轴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出口。国家1为了出口更多的X,就必须提高Px/Py这个比率,如当PB=1时出口60X,多于PF=1/2时出口的40X。但是增加的数量越来越少。原因在于:①国家1在生产更多X时会面临机会成本递增的问题;②伴随贸易,国家1消费的Y更多(由于进口)X更少(由于出口),X的边际效用就越高于Y的边际效用。C国家2的提供曲线的推导和形状(省略)4.4均衡相对商品价格与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两个国家提供曲线的交点确定了两国在开展贸易时的贸易均衡相对价格。只有在均衡贸易价格水平上两国贸易才能达到平衡,在其他任何价格水平上,对于两种商品的进口和出口意愿都不会相等。这就给相对商品价格一个向均衡水平移动的压力(图4.5)。图4.5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Y国家1PB=PB’=160G’E’E国家240C’H’PF=1/220HPA=1/4CG0102030405060X图4.5中的提供曲线是图4.3和图4.4中得到的国家1和国家2的提供曲线。它们相交于E点,均衡点相对价格为Px/Py=PB=1。在这里,国家1用60X交换60Y,而国家2正好用60Y交换60X。这样,贸易就达到了均衡。其他任何Px/Py比率都不能使贸易达到均衡。如PF=1/2时,国家1愿意出口40X(H点),低于国家2在这个价格下愿意进口的数量(这里没有画出,是PF与国家2提供曲线的交点)。在PF=1/2时,国家2对X的超额进口需求将会使Px/Py上升,这会使国家1增加X的出口供给(沿着A国的提供曲线向上移动),国家2也会减少对X的进口需求(国家2沿着提供曲线向下移动),这种移动会持续到供给和需求在PB达到平衡。4.5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说明两个国家的均衡,如图4.6。这样可以说明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的关系。图4.6中的S表示国家1对于商品X的出口供给曲线,D表示国家2对于X的进口需求曲线。图4.6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和局部均衡分析Px/PyS过度供给1·1/2R’R1E½HH’D过度需求1/4020406080100120X在Px/Py=1/4时,国家1出口为零(A点),Px/Py=1/2时,出口为40(H点),Px/Py=1时,出口为60(E点),当Px/Py=1.5时,出口为70。从需求角度看,Px/Py=1时,国家2对X的进口需求为60,Px/Py=1/2时,需求为120,Px/Py=1.5时,需求只有40。在D与S相交的E点,均衡相对价格为Px/Py=1,X的出口量为60。在其他任何一点,或者有超额供给,或者有超额需求,这都会使Px/Py向均衡水平移动。以上解释也适用于对于Y的分析。图4.6和图4.5要说明的情况和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它们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图4.5是一般均衡分析,它考虑了包括X在内的所有市场。而图4.6(局部均衡分析)只分析了X的市场,并没有考虑与其他市场的联系。一般而言,局部均衡分析只用来做第一步的近似分析,如果要获得完整的答案,还要做进一步的一般均衡分析。4.6贸易条件A贸易条件的定义和度量一国的贸易条件(termsoftrade)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一个两国世界中,一国的出口正是其贸易伙伴的进口,因此一国的贸易条件等于另一国贸易条件的倒数。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由于供给和需求情况的变化,提供曲线也会发生移动,从而会改变贸易额和贸易条件。通常,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是指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进口商品价格有所提高。B对贸易条件的说明由于国家1出口商品X,进口商品Y,因此A国的贸易条件表示为Px/Py,在图4.5中贸易条件是Px/Py=PB=1(或100)。国家2出口Y,进口X,国家2的贸易条件就是Py/Px。需要指出的是,国家2的贸易条件正是国家1的贸易条件的倒数。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1的贸易条件从100上升到120,这意味着国家1的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了20%。这也意味着国家2的贸易条件从100恶化到83(100/120×100)。即使国家1的贸易条件提高了,也不能判断国家1的贸易状况有所好转而国家2有所恶化。因为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信息。表4.2部分工业国家(七国集团)的贸易条件(1972-2008年)(单位出口价值÷单位进口价值,2000年为100)国家197219741980198519902000200520081972-2008年变化的百分比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12396109118107101106107109811058289809010759981039078103946694102897810197841101011009410010010010010010010097114831051051041009212162100106100101-2826-43-15-1-1-5表4.3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1972-2007年)(单位出口价值÷单位进口价值,2000年为100)区域19721974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7工业国家发展中国家非洲亚洲欧洲中东西半球国家110618510111294399786118101101751108910711710169901948710111598648018910010310010369109130105102103107106681071001001001001001001001019910892102140104100101----88103161107补充:弹性和提供曲线在前面的分析中忽略了一个特征,即提供曲线的形状。实际上曲线的形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会改变曲线移动对贸易条件和贸易额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用弹性的一般概念来解释这个问题。提供曲线上不同的点的弹性可以用多种方式定义,这里用一种通常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沿着提供曲线定义进口需求弹性,它用进口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进口相对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它与常用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类似,不同的是它指的是商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价格。如补充图1所示,在提供曲线OC1上任取一点P。从这一点出发,画一条垂直于水平轴的直线,并画一条过P点与水平轴相交的切线。补充图1提供曲线上的进口需求弹性(A)(B)(C)Y进口OC1WPPPOSRX出口ORSOR,S弹性就可以用从原点O到垂直线与X轴的交点的距离除以原点到切线与X轴的交点的距离计算得出。在图中,
本文标题:国际经济学第10版第4章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7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