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一节技术贸易的特点和内容第二节技术贸易的方式第三节技术贸易的交易程序及相关合同条款国际贸易电子教案—吴姗娜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一、技术、技术转让、技术引进(一)技术的含义及特征1.技术的含义国际工业产权组织认为:“技术是指制造一种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的知识。”2.技术的特征(1)无形性(2)系统性(3)商品属性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二)技术转让1.定义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将其技术出让给另一方使用的行为。2.技术转让的类型⑴按其是否跨国界划分:国内技术转让和国际技术转让。⑵按其有偿性划分:商业性技术转让和非商业性技术转让。⑶按其方向划分:横向技术转让即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和纵向技术转让即大公司向其子公司或科研机构向企业转让技术。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三)技术引进技术引进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技术引进是一种跨国行为;技术引进与设备进口有着原则区别;技术引进的目的是为提高引进国或企业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达到目的,只有引进软件技术,通过自我消化吸收才能做到。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二、国际技术贸易及其特点(一)国际技术贸易的含义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软件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它由技术出口和技术引进两方面组成。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二)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国际技术贸易(简称技贸)与自标货物贸易(简称物贸)有着明显的区别:1.交易标的性质不同2.交易双方当事人不同3.交货过程不同4.所涉及的问题和法律不同5.政府干预程度不同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三、国际技术贸易的国际规定1978年10月,联合国大会委托联合国贸发会负责起草的《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出台,此后又经多次修改。该守则至今未获正式通过。但是,《守则》草案总结了国际技术转让的一些做法,提出了技术转让普遍应遵循的原则,在国际上有较广泛的基础,因而对指导国际技术转让、建立良好的国际技术贸易新秩序有着重要意义。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四、我国对技术进出口的管理(一)我国对技术引进的管理为维护我方利益,根据我国实践经验并参考一些国家的立法,我国规定,引进合同中不得含有下列不合理的限制性条款1.要求受方接受同技术引进无关的附带条件,包括购买不需要的技术、技术服务、原材料、设备或产品;2.限制受方自由选择从不同来源购买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3.限制受方发展和改进所引进的技术;4.限制受方从其他来源获得类似技术或与供方竞争的同类技术;5.双方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不对等;6.限制受方利用引进的技术生产产品的数量、品种或销售价格;7.不合理地限制受方的销售渠道或出口市场;8.禁止受方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引进的技术;9.要求受方为不使用的或失效的专利支付报酬或承担义务。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一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二)我国对技术出口的管理我国以贸易渠道出口技术是从80年代开始的。1986年国家制定了我国技术出口的方针、原则和管理制度。我国技术出口应遵循六项原则:1.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2.符合我国外交、外贸和科技政策并参照国际惯例;3.遵守我国对外签订的协议和所承担的义务;4.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5.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经济技术合作;6.保护我国经济技术权益和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一、专利1.“专利”的定义一是指专利证书这种专利文件;二是指专利机关给发明本身授予的特定法律地位,技术发明获得了这种法律地位就成了专利发明或专利技术;三是指专利权,即获得法律地位的发明的发明人所获得的使用专利发明的独占权利,它包括专有权(所有权)、实施权(包括制造权和使用权)、许可使用权、销售进口权利和放弃权。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2.专利权的特点⑴专利权是一种法律赋予的权力。⑵专利技术是一种知识财产、无形财产。⑶专利权是一种不完全的所有权。⑷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性(独占性、专有性)的权力。⑸专利权是一种有地域性的权利。⑹专利权是一种有时间性的权利。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3.专利类型⑴发明专利⑵实用新型专利⑶外观设计专利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二、商标1.定义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同他人的商品相区别而在其商品上所加的一种具有显著性特征的标记。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2.商标的分类⑴制造商标⑵商业商标⑶服务商标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3.商标的作用⑴区别功能⑵间接标示产品质量的功能⑶广告功能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4.商标权的特点⑴商标权是一种排他性权利⑵商标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财产。商标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⑶商标权是有时间性但又可无限延期的权利。与专利权期满不可延期不同,商标权到期可续展延期,且延期次数不限。⑷地域性。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三、保护工业产权的国际公约工业产权是指法律赋予产业活动中的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均属工业产权。工业产权和版权合称为知识产权,它们都受到专门法律的保护。1980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成员国。1985年3月,我国正式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89年10月,我国正式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1994年4月,我国正式加入《专利合作条约》。199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商标注册用商品与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另外,我国还是1989年在华盛顿通过的《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首批签字国。但由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反对,该条例迄今尚未生效。1994年4月,我国还签署了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四、专有技术1.定义所谓专有技术是指在实践中已使用过了的没有专门的法律保护的具有秘密性质的技术知识、经验和技巧。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二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2.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的区别⑴专利技术必须是可以通过语言来传授的,专有技术虽也须是可以传授的,但它未必都是可言传的,有些只能通过“身教”才能传授。⑵专有技术是处于秘密状态下的技术;而专利技术是公开技术。⑶专有技术没有专门法律保护,所以它不属于知识产权。⑷专利技术是被专利文件固定了的静态技术,而专有技术则是富于变化的动态技术。⑸专利技术受保护或被垄断的期限是有限的(最多20年),而专有技术是靠保密而垄断的,因而它被垄断的期限是不定的。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方式一、选择技术贸易方式的原则企业在进行技术贸易时,确定具体的目标很重要,具体目标指的是通过技术转让企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此外,即使在可供选择的各种技术贸易方式下,对交易双方来讲,都会有利有弊,这是由技术贸易方式的不同特点决定的。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进行综合考虑、具体分析和合理安排,力求以最佳的途径完成技术跨越国境的转移。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方式二、技术贸易的形式(一)许可贸易1、定义许可贸易有时称为许可证贸易。它是指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所有人作为许可方,通过与被许可方(引进方)签订许可合同,将其所拥有的技术授予被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使用该项技术,制造或销售合同产品,并由被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技术使用费的技术交易行为。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方式2.形式⑴独占许可⑵排他许可,又称独家许可。⑶普通许可⑷可转让许可,又称分许可。⑸互换许可,又称交叉许可。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方式(二)设备贸易1.交钥匙合同。2.半交钥匙合同。3.关键设备合同。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方式(三)合作生产与合资经营1.合作生产国家间的企业根据共同签订的协议,分别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然后由一方或双方装配成产品出售,也可以分别制造对方所需的零部件,互相交换,各自组装成产品出售,或者一方按另一方的要求进行生产。2.合资经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国籍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共同投资经营某个企业或某项业务活动。合资经营的特点是: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方式(四)国际承包工程1.定义一国的工程承包人受国外的工程业主或发包人的委托,按照规定的条件承包建设某项工程任务。2.我国对外承包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1)全包形式,即交钥匙工程。(2)总承包(3)分包(4)建设——经营——转让(BOT)(5)联合承包(6)承包单项技术服务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方式(五)建设——经营——转让(简称BOT)1.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的含义东道国把拟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门、服务项目或工业项目,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国外私营公司直接投资建设,并授与该私营公司在项目竣工后的一定期限内,通过营运收回投资并取得投资回报的特许权。期限届满时将该项目移交给东道国。2.BOT方式的期限一般为15年至20年。第五章技术贸易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方式(六)特许经营所谓特许经营,是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整套知识产权如商标、产品、专利和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
本文标题:技术贸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8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