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新编世界经济贸易地理教学大纲(课件编辑)
《新编世界经济贸易地理教学大纲》人类的迁徙环球贸易线路亚洲贸易线路印度洋贸易线路第一章世界生产分布和贸易第一节生产、地理环境与对外贸易一、生产及其结构对外贸的作用生产决定流通。生产发展水平与外贸规模关系:正比。生产发展水平高→生产结构优化→外贸结构优化。二、地理环境对外贸的作用(一)国家的地域规模地域规模与进出口依存度的关系:反比(前提:生产发展水平接近)。(二)国家的资源情况国家的资源状况与其外贸的发展紧密相连。(三)国家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对外贸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第二节世界生产分布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和生产分布的变化17世纪——资本主义时代。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主要标志:蒸汽机。世界生产分布变化:第一,生产部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制造、铁路、海运部门出现。形成现代工业中心。第二,生产地域分工初步形成和迅速发展。工业城市、工业区和农业区。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中心。殖民地——粮食、原料供应基地。世界市场形成。特点:商品贸易为主,资本输出少,各国经济联系没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金融领域。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主要标志:电力发明和应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自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世界经济形成(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货币体系、世界资本)。特点: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金融资本(工业资本+银行资本)出现。促进世界生产分布发生变化:第一,生产部门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特点: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国。资本主义商品性农业。第二,地域分工进一步深化。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各种工业区。商品性较高的农业区。世界范围内:两大工业地带——西欧和北美。殖民地——为宗主国提供原料和粮食。第三,改变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格局。两种经济体系并存: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分布的变化(一)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政治特点: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殖民地政治独立。经济表现: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日欧经济赶美上升,“四小龙”在发展中国家中“一枝独秀”。(二)二战后世界生产分布的变化1、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三大产业比重发生变化。(2)种植业和畜牧业发生变化。(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比重发生变化。(4)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发生变化。2、区域开发的重大变化总趋势——由集中趋向分散。原因:其一,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奋起直追;其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迅速;其三,发达国家追逐高额利润,进行工业、投资转移。其四,东亚地区的崛起。(1)日本经济迅速发展。(2)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经济迅速增长。(3)中国经济振兴。3、地域结构日益不平衡(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差距扩大。(2)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国际分工从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分工和交换发展为劳动、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与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分工和交换。(3)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新的不平衡。第三节世界贸易一、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1950年1212亿美元,2000年129008亿美元,增长106倍。原因:1、工业迅速增长。2、科技进步。3、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战后世界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产品比重上升。(一)初级产品比重下降1、食品贸易比重下降最大。原因:(1)农业现代化。(2)畜产品增长。2、农业原材料贸易比重下降较大。原因:(1)提高商品出口附加值。(2)发展中国家大量消耗本国生产的农业原料。(3)科技进步提高对农业原料的利用水平。(4)科技进步产生替代天然原料的人造原料。(5)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就地生产。3、燃料贸易比重有起伏。石油需求量增加。重视开发新能源。(二)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表现:1、机电产品贸易比重上升最大。2、化工产品贸易比重上升较大。3、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品和服装等贸易的比重变化不大。4、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三、战后世界贸易地域结构的变化(一)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超过了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二)世界区域集团内的贸易迅速增长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续表1续表2续表3续表4续表5续表6续表7续表8四、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20世纪50年代以后: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上升,美国、英国、加拿大下降。(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总体有较大改善:初级产品出口下降,工业产品出口上升。个体差别很大。当今贸易最发达地区:西欧、东亚、北美。原因:旧的资本主义贸易体系和经济秩序没有被完全打破。本章要点:17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生产分布、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和科技进步的表现形式及其现状。名词解释:1、世界经济贸易地理(编者说明页)。2、三次科学技术革命。3、复习思考题:1、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内容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世界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第一节世界能源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一、世界能源的生产、消费和贸易能源生产包括:传统矿物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能源:核能。能源消费:发达国家居多。能源贸易:资源丰富的国家——能源消费量多的国家。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势二、主要能源工业部门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煤炭进出口比重表(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石油树天然气资源: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中亚、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北非、北海等。2、石油、天然气工业分布中东地区、美国、俄罗斯。3、石油、天然气消费。发达国家,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4、石油、天然气贸易石油: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天然气:进出口的大多为发达国家。(三)电力工业1、火力发电工业2、水力发电工业三峡大坝1三峡大坝2三峡大坝3三峡大坝4三峡大坝5三峡大坝63、核电工业2003年核能发电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5%。1999年,法国核能发电占85.8%,韩国占44%,日本占38.9%,英国占32.9%。第二节世界钢铁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一、钢铁工业生产分布钢铁工业布局世界铁矿石储量: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占总储量的60%。钢铁工业布局:铁矿资源的储量、品位、开采条件、地理位置等。二、钢材消费亚洲消费量占世界52.65%,欧盟占16.39%。2004年中国消费量3.12亿吨,占世界30.86%,美国占11.41%,日本占7.57%,韩国占4.65%,俄罗斯占3.32%。三、钢铁工业产品贸易钢铁产品贸易包括:铁矿石、燃料、生铁、废钢、铁合金、钢材。世界钢材贸易特征:第一,贸易增长速度快于产量增长速度。第二,贸易地区比较集中。出口地区和国家:欧盟。进口最大地区:亚洲、北美。第三,就近供销、区域集团内贸易为主。第四,一些国家既出口又进口钢材。第三节世界电子信息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一、世界电子信息工业分布和贸易二、世界电子信息工业主要部门的生产分布和贸易(一)计算机工业(二)通信工业2000年,世界8大通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Nortel、诺基亚、朗讯、Cisco、西门子、摩托罗拉、阿尔卡特)销售收入2057亿美元,占世界总销售额的80.3%。(三)消费电子产品工业电视机、电冰箱、录像机、收录机和组合音响、VCD机和DVD机等。(四)电子元件工业1999年,世界电子元件工业生产和销售分别占世界电子信息工业的10.7%和10.3%。生产集中在日本、亚太地区、美国和西欧地区。家庭影院第四节世界汽车工业生产分布和贸易汽车南汽并购英国MG中国汽车并购潮中国汽车能源紧缺本章要点:主要能源工业、钢铁工业、电子信息工业、汽车工业的生产分布和贸易状况。名词解释:1、能源(21页)。2、汽车工业(40页)。复习思考题:1、世界主要能源的类型、运用与发展。2、当今世界水电业的发展趋势。3、世界电子信息工业主要集聚区的主要特点。4、汽车工业发展与运用思考。第三章世界农业生产分布和贸易一、世界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概况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数量、质量、地理位置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2005年世界总面积133.8亿公顷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类型:二、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狭义农业:种植业。广义农业: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农村副业。农业生产三阶段:(一)原始农业阶段。采集、狩猎、集体原始生产。(二)传统农业阶段。自给自足经济为主。(三)现代化农业阶段。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农业现代化结果:人口:1960—2000年,30亿—60亿。谷物:1960—2001年,96870万吨—207683万吨,增1.14倍。肉类:6190万吨—23699万吨,增2.28倍。三、世界农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投入:机械化水平低。农业产出:谷物每公顷产量低。人均食物供应量:除谷物外,其它食物仅及发达国家的1/4—1/2。农业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生物技术。第二节世界粮食生产分布和贸易一、世界粮食生产分布(一)世界粮食生产的变化1946年谷物5.33亿吨,2005年22.39亿吨。总趋势:世界人均产量下降、库存减少、粮价上涨、营养不良人增多。(二)世界粮食生产分布主要谷物(小麦、稻谷和玉米)主要种植区:亚洲、欧洲、北美洲。粮食生产大国: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三)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2005年)二、世界粮食贸易(一)世界粮食贸易量不断增长特点:贸易额比重小、贸易量大(仅次于石油、钢铁)。2001年出口2.6亿吨。(二)世界粮食贸易的域分布的变化出口国十几个,进口国100多个。发达国家基本控制粮食出口的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粮食大都进口。2000年:世界小麦出口:美国占23.4%,欧盟(15国)占28.8%,加拿大占14.5%,澳大利亚占12.9%。世界玉米出口:美国占60.7%。三、世界粮食问题第三节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分布和贸易经济作物种类:1、纤维类作物:2、糖类作物、3、油料作物、4、饮料作物、一、世界纤维作物(一)棉花(二)麻类二、世界油料作物种类:一年生占世界产量80%: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多年生占世界产量20%:油橄榄、油棕、椰子、油茶。(一)大豆(含油率16%—22%)2001年世界产量17663.9万吨。产量大国:美国占世界44.5%,巴西占21.3%,阿根廷占15.1%,中国占8.7%。还有印度、加拿大、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等。主要出口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主要进口国:日本、欧洲。(二)花生(含油率45%—50%)2001年世界产量3510万吨。中国产量居世界第一,占41.1%,印度占17.7%。(三)油菜籽(含油率35%—46%)2001年世界产量4716.1万吨。中国占27.7%。加拿大占17.9%。印度占13.6%。德国占10.7%。主要出口国:欧洲。主要进口国:亚洲和非洲。三、世界糖料作物2005年,甘蔗产量占84.3%,甜菜产量占15.7%。出糖率:(一)甘蔗(2005年产量12.92亿吨)主要分布:南北纬35度之间。2005年主要生产国世界生产比重排名:巴西32.5%,印度18%,中国6.7%。其他有墨西哥、泰国、巴基斯坦、墨西哥、澳大利亚、菲律宾、等。(二)甜菜(2005年2.41亿吨)主要分布:北纬40—60度中温带地区。2005年主要生产国世界生产比重排名:法国12%,德国10.5%,美国10.4%。其他有俄罗斯、土耳其、波兰、意大利、英国等。四、世界饮料作物(一)茶叶(二)咖啡热带作物,消费量比茶叶多
本文标题:新编世界经济贸易地理教学大纲(课件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8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