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湖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湖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研究姓名:乔伟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凌丹20090501湖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研究作者:乔伟丽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杨素琳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探讨-商业时代2009,(4)2007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广西而言是一个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时机.广西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对于提升广西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广西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最终实现广西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优势,提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以期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参考.2.期刊论文董展眉.DONGZhan-mei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4)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这是湖南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机遇,也是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便捷途径.面对激烈的竞争,湖南必须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为此,文章对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3.学位论文曾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发展广西加工贸易研究20082007年8月,国家再次调整加工贸易政策,推动新一轮的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承接西移的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广西加工贸易,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课题。本文对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主流理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到了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发展加工贸易的理论启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依据和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文章深入剖析了当前广西加工贸易的现状、特点,并重点分析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研究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总体思路,提出规划产业重点、发挥园区载体作用、优化投资环境、发展物流业等八个方面的措施。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广西实际,提出树区位优势品牌,打造加工贸易产业最佳承接地的措施。4.期刊论文曾阁琳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浅析-现代企业文化2009,(15)自从我国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格局一直是东强西弱.经过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加工贸易呈饱和态势,在这些区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加工贸易并不发达的中西部内陆地区正在逐渐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选择地.5.学位论文卢曰臣贵州加工贸易发展研究2009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工贸易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贸易方式。然而,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传统加工贸易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为保证其健康长久地发展,及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己显得非常迫切。自从我国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格局一直是东强西弱,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区域格局多年来都没有大的变化,优化加工贸易的区域布局已成为实现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加工贸易呈饱和态势,在这些区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加工贸易并不发达的西部内陆地区(如贵州)正在逐渐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选择地。新一轮的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推动了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同时也为贵州等西部地区突破外贸发展凭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外贸易发展是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和重组的步伐明显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日趋国际化,国际产业和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大势所趋。面对这样的发展良机,贵州需要及时抓住我国当前加工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把发展加工贸易与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势,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优势资源工业产品的加工贸易,不断优化加工贸易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使加工贸易成为促进该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力增长点。本文结构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和意义,并介绍国内外对加工贸易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加工贸易的相关理论,让读者对之有一基本的了解;第三章介绍贵州发展加工贸易的必要性和现实条件,通过具体数据说明贵州能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第四章介绍贵州发展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及比较分析,既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比较分析表明贵州还存在差距;第五章提出贵州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针对贵州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从六个方面提出建议,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参考;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6.期刊论文孙艳对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近年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向安徽的转移呈现加速态势.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潜在优势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7.期刊论文秦峰浅议江西九江承接加工贸易类产业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09,(22)九江市还处于加工贸易发展初期,产业规模小,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少,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产业群转移困难.发展九江加工贸易类产业,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教育投入,引导、规范群众就业观念,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集群.8.学位论文刘飞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2008本文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综合运用了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如协整和面板数据分析等,并充分吸收借鉴了国内外文献最新的实证方法。全文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和东亚产业分工模式新变化的简要回顾,提出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并阐明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下文进一步研究的需要,对若干重要概念如国际垂直专业化、自主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及其内在关系进行界定;简述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简要介绍本文研究方法及其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研究现状作一总结;其次深入分析动态比较优势的来源和演进,阐述归纳国际产业转移和内生经济增长的关系路径;再次,对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外溢效应、R&D与知识及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和方法进行述评;最后总结有关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自主创新的实现途径的研究文献,简要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三章为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对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作出简单回顾;简要介绍和评述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章初步分析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首先分析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和外贸商品结构的影响,然后以近二十年来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分析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和吸收FDI的现状,并以中日两国21个行业的RCA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是本文实证研究的主体部分,以我国1983—2006年经济数据为基础,按照SCP范式的要求,研究承接产业转移、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机制。首先遵循从“结构—行为”到“行为—绩效”的“两步走”研究思路,研究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和R&D投入的关系、R&D投入和GDP增长的关系,并综合归纳得出研究结论。然后分别研究国内R&D投入、国际R&D溢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进行比较分析。第六章继续“行为—绩效”的分析思路,利用我国R&D数据实证研究R&D效率问题,探寻可能的解决方法。第七章是本文结论和研究展望,总结本文研究成果并阐述其对经济实践的启示,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结论是:1、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R&D投入具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和国内R&D投入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2、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对我国R&D投入具有抑制作用,但另一方面,FDI和GDP增长之间体现出较强的双向因果关系;3、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外溢十分有限,我国技术进步必须更多的依赖国内R&D投入。国内R&D投入、加工贸易和FDI和TFP均有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R&D投入对TFP增长弹性为0.386;其中FDI和加工贸易(TRD)技术溢出对TFP增长弹性分别为0.075和0.062,FDI对TFP的贡献略大;4、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以诱发R&D投入的方式,对TFP增长有重要的间接作用;5、R&D投入和GDP增长是长期均衡的正向关系,但R&D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不高,反映了我国R&D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6、通过对我国R&D活动的分析发现,我国R&D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R&D人员投入不足和R&D投入区域失衡。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以SCP范式为基本思路,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强调国内R&D投入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实现的作用。本文在承接产业转移、R&D和GDP增长关系的考察中,以FDI和加工贸易作为R&D投入的解释变量(S—C),以R&D投入和人力投入作为GDP的解释变量(C-P)。现在大量关于FDI和加工贸易技术外溢的研究是从“结构”直接到“绩效”的简化分析思路,研究中忽略了“行为”这一关键环节,使得研究因缺乏微观基础而过于空洞抽象,本文克服了这一问题;2、本文实证研究发现了垂直专业化生产分工对技术进步的间接促进作用。垂直专业化通过诱发国内R&D投入的方式,促进了本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该结论又一次支持了“赶超型”发展模式,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思路;3、由于FDI和GDP增长,加工贸易、国内R&D投入和TFP增长之间等之间密切的关系,本文更强调彼此之间的长期均衡和良性互动关系。目前有部分学者关注FDI和加工贸易对本国产业的威胁,对我国是否需要继续加大产业承接力度提出质疑,本文研究结论作出了具有说服力的回答;4、对承接产业转移、R&D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考察,是从GDP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两个方面进行的,互为补充,使得结论更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已有研究文献基本上都只是从经济总量或技术进步单方面考察,视角相对局限;5、在变量选择和数据质量方面,采用更能准确描述国际分工垂直专业化程度的进出口加工贸易数据;FDI和加工贸易总额数据考虑到汇率变化因素,进行了汇率换算。而国内外相当多研究外溢效应的文献均以进口或出口总额为变量考察国际产业转移中的贸易形式,数据质量较为粗糙。本文研究结论对经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尽管如此,本文的研究仍然是相当初步的和探索性的尝试,存在的诸多局限和问题将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9.期刊论文涂晓玲.徐正华.陈庆隆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江西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江西农业学报2010,22(4)介绍了江西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江西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江西作为东部省份的近邻,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促进江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0.学位论文高莉苏州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研究2008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世界经济面临着国际性转移的机遇。由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产业内分工,沿着全球化产业链条不断地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技术密集型环节提升,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有效而便捷的途径。从实践经验看,发展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推进工业化战略的有数途径。及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是加工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苏州是全国加工贸易企业最主要的集聚地之一,加工贸易发达、门类齐全、梯度分布格局清晰、合理,其转型升级情况具有典型性,基本代表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总结、研究苏州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规律,对于指导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价值链重组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苏州独特、全面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有
本文标题:湖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9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