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国际贸易均衡国际贸易第三章国际贸易均衡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三、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的决定考察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国际贸易的均衡国际贸易从分析的范围分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第三章国际贸易均衡主要工具: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主要工具:供给曲线需求曲线PartialEquilibriumAnalysis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指一定的生产资源用于增加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它表示放弃一种生产机会而采取另一种生产机会的代价。机会成本理论认为,机会成本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一国在机会成本低的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应专门从事该商品的生产并出口部分该产品换取本国机会成本高即比较不利的产品,这样,通过分工和交换,能为各国带来利益。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从理论上划分,机会成本的变化分为三种形态:机会成本不变——是指增加任一单位某产品的生产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数量均相同。机会成本递增——指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该产品的生产,必须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机会成本递减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possibilitycurve)也叫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或转换曲线(transfer-mationcurve),它表示一国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有效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两种可供选择的产品的不同产量组合。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AB1030507090110130020406080100120140B′A′A国B国YXXY0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边际转换率(marginalrateoftransformation,MRT)X对Y的边际转换率是每多生产1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可用来表示X(横轴上的商品)的边际成本可用PPF在该点的斜率表示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递增的产生是由于要素或资源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同质的;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的同时,它必须要利用那些效率较低或并不完全适合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这就使得每多生产1单位该产品必须越来越多地放弃另一商品的生产以提供足够的资源。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小麦小麦小麦布布布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减不同机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社会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首先是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斯(1845—1926)1881年,《数学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1848—1923)1909年,《政治经济学教程》引入到经济学分析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P37图3-2国际贸易中,更关注国家的福利。需要一种能衡量整个社会需求与福利的分析工具。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社会无差异曲线VWVW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社会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MRS)消费中的X对Y的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MRSxy=△y/△x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的MRS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且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MRS递减意味着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国际贸易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三、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封闭经济下的一般均衡生产和消费同时达到均衡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切于同一条价格线上时。封闭条件下,均衡的生产点必须等于消费点,否则生产和消费就很难达到平衡状态。国际贸易中国美国第一节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三、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与比较优势相对价格中国美国比较优势中国生产布有比较优势美国生产小麦有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国际贸易下的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小麦市场供给量、供给价格需求量、需求价格均衡的供求量、均衡价格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国际贸易下的一般均衡中国市场国际市场美国市场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国际贸易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分析假设: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两种产品-小麦和布;机会成本递增。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二、国际贸易下的一般均衡中国美国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三、来自于专业化和贸易的利益来自交换利益和国际分工利益国际贸易使商品的价格结构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单纯由价格变动效应所带来的收益,称为交换利益。国际分工使一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引起了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单纯由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称为国际分工利益。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三、来自于专业化和贸易的利益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四、自然资源禀赋论、嗜好与国际贸易自然资源禀赋论解释建立在单纯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基础上的商品的贸易问题。嗜好与国际贸易两国偏好或饮食习惯的差异决定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四、自然资源禀赋论、嗜好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第三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的决定国际贸易条件的范围提供曲线国际贸易第三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的决定国际比价(国际均衡价格)封闭到开放,价格的调整?新的均衡状态下,两国面对相同的价格水平。国际比价是多少?首先,任何一方希望购买或进口的那种商品的国际比价都不能高于其国内比价,否则该国宁愿自己生产。其次,不能按照本国的国内比价确定国际比价。国际贸易第三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的决定中国国内比价国际比价美国国内比价小麦布0国际贸易形成的条件范围的图示国际比价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
本文标题:第三章国际贸易均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9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