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3章_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第3章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复习“H-O模型”的假设条件1.2×2×2模型;2.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贸易限制;3.生产要素在两国间不能自由流动,但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4.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时,贸易仍然可能发生;5.影响贸易的一些因素如运输成本、需求偏好、在分析中被排除。H-O定理: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而便宜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战后这些假设条件还存在吗?战后的国际贸易新趋向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2、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世界市场上主要出口国的领先或主导位置在不断变化。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表1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指数(%)工业化国家197019871999发展中国家197019871999美国55.161.081.1印度22.337.088.0日本32.828.062.3巴西19.145.578.8德国59.766.485.4墨西哥29.754.697.3法国78.183.897.7土耳其16.536.382.2英国64.380.091.9泰国5.230.294.8意大利61.063.986.0韩国19.442.273.3加拿大62.471.692.8阿根廷22.136.448.7西班牙41.267.486.7新加坡44.271.896.8平均56.865.385.5平均22.344.382.52、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各工业国家与其它工业国家贸易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0年)出口到工业国家的比例从工业国家进口的比例美国0.560.51英国0.810.76加拿大0.950.82日本0.510.39德国0.750.72意大利0.730.69法国0.770.80全部工业国家0.700.70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钢铁行业:英国(18世纪)美国、德国(二次工业革命-1950年代)前苏联、日本(1953-20世纪90年代)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半导体工业:美国(战后初期-20世纪90年代)日本(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韩国、中国台湾(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目录第一节新要素贸易理论第二节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三节产业内贸易理论第四节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第五节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第六节贸易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第一节新要素贸易理论一、人力资本说二、研究与开发要素说三、信息要素理论一、人力资本说(一)理论内容提出者:舒尔兹(Schulz)、基辛(Kisin)等劳动分为:非熟练劳动:无需培训、非技术型、需体力熟练劳动:需培训、技术型劳动培训、教育投资形成人力资本一、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指投入在劳动力智力开发、技术培训及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资本,可以将其看作是资本和劳动力结合形成的一种新要素。发达国家是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则缺乏。里昂惕夫统计的只是物质资本(physicalcapital),若将人力资本加到有形资本中,美国出口的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一、人力资本说(二)简评1.引入了人力资本这种新的生产要素,否定了H-O理论的劳动同质性假设。2.一个国家如果想在新的比较优势方面有所作为,就应该重视教育、培训、卫生、保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通过长期积累形成新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好的效益。二、研究与开发(R&D)要素说(一)理论内容提出者:格鲁伯、弗农、梅达、基辛观点: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大小,可以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一般以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来衡量一国或一国的某部门研发要素的拥有量。二、研究与开发要素说(一)理论内容不同国家占有研究与开发的多寡,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美国出口比重越大的部门,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越大。研究开发的比重大小影响产品的到国际竞争力强弱。技术密集型产品、知识密集型产品二、研究与开发要素说(二)简评1.否定了要素禀赋论关于技术水平无差异的前提。2.强调科技发展在国际贸易优势形成中的作用,符合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值得借鉴。分析:美国为什么能成为科研资源最充裕的国家?美国科研资源最充裕:-许多重要的现代科技发明都来自美国-基础科学研究先进,投入高-世界最著名的大学(科研机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美国人最多原因:-强大的经济实力-科研教育制度重视创新-移民政策反映了美国对科技的重视-美国企业与政府对科研的重视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大学国家或地区1HarvardUniversityU.S.A2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U.S.A3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U.S.A4StanfordUniversityU.S.A5PrincetonUniversityU.S.A6UniversityofCambridgeUnitedKingdom6UniversityofOxfordUnitedKingdom8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U.S.A9ImperialCollegeLondonUnitedKingdom10YaleUniversityU.S.AR&D费用占GDP的比重三、信息要素理论信息: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并作用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利益的一切讯号的总称。理论要点: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信息本身同时又是可以交换的商品,是一种软件要素。第二节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技术差距论(一)基本观点提出者(美)波斯纳(Posner)1961年提出《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观点用贸易国之间因创新、模仿而存在的技术方面的差异来解释某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技术差距理论解释各国技术创新发展速度不一技术创新国发明出外国尚未掌握的新产品或新工艺国际间技术差距创新国有技术垄断优势模仿国对该产品有需求创新国出口该创新产品模仿国开始模仿该产品模仿国逐渐掌握该技术技术差距消失技术差距论理论核心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新产品后,就可凭借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引发该产品的国际贸易。(二)比较优势持续时间的衡量模仿时滞反应时滞掌握时滞需求时滞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创新国生产新产品到模仿国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模仿国从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新产品进口为零的时间。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出口新产品的时间间隔。技术差距理论图示创新国出口模仿国进口国际贸易的可能需求时滞反应时滞掌握时滞模仿时滞t0t1t2t3模仿国生产创新国生产创新国A生产和出口模仿国B生产和出口创新国进口(三)技术外溢的影响技术外溢导致技术差距产生的比较优势消失。国内技术外溢指一国企业间在技术上相互学习。国内企业共同发展,强化比较优势。加快技术差距。国家间技术外溢随着产品出口或技术出口而出现导致技术差距缩小(四)技术差距论简评优点:从动态角度说明为何比较优势会在国家间转移。证明了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缺陷:即使存在国家间技术外溢,仍然有国家将技术优势保持很长时间,技术差距并没有随时间而消失。对此该理论无法解释。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者:(美)弗农(Vernon)1966年提出《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理论要点:该理论是对技术差距模型的扩展和一般化。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强调的是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所需投入要素比例的规律性变化。(一)产品生命周期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退出市场为止的整个过程,包括导入、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投入期:新产品,垄断地位,生产成本高成长期:竞争者出现,成本降低成熟期:竞争激烈,生产技术标准化,成本降低衰退期:消费者偏好转向其他产品(二)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创新国新产品出口垄断时期新产品是科技知识密集型;比较优势—先进的科学知识,大量的研究经费外国生产者模仿时期产品为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比较优势—设备,先进的劳动技能外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向第三国出口。比较优势—资本和技能创新国开始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为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劳动力国际产品生命周期图示XMXM净出口t1t2t3t4t5创新国其他发达国家世界其余国家时间图产品生命周期在各类国家的表现O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产品引入时需要大量的R&D费用和高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力。技术成熟走向大规模生产时,产品日益“标准化”,需要标准化技术和大量非熟练劳动力。因此,比较优势会从技术和资本丰裕的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丰裕且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国家。复印机:美国从创新到进口1960s,美国施乐率先开发,最初卖给美国公司,后来出口到日本、西欧发达国。随着日欧市场扩大,施乐在日本(富士—施乐)、英国(兰克—施乐)通过合资进行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施乐复印机生产工艺专利到期,外国竞争对手打入该市场——日本佳能、意大利好利获得公司(Olivetti),美国出口下降;美国成本高于国外,美国用户开始从国外(特别是日本)进口;1990s,日本厂商发现本国复印机生产成本太高,故转至新加坡、泰国;最后,最初是美国,后来日本、英国等国都变成复印机进口国。第三节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1.相关概念产业: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同一属性的产品和服务、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衡量标准:SITC至少前三位数相同产业内贸易: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一、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2.产业内贸易的特点(1)同一产业同类产品的交换(2)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3)产品具有多样化(4)产品具备两个条件:消费上可以相互替代;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相近或相似。二、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衡量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M+XM-X-1=B指数的值介于0到1之间。如果该国只出口或只进口该产品,那么,B=0,即不存在行业内贸易。当出口与进口相等时,B=1。如果B0,意味着存在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则产业内贸易越发达。二、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衡量该指标的缺陷:当产业的范围或同类产品有不同的界定时,得出的B值也会不同。界定的范围越大,B值越高,原因在于对一个产业定义的范围越大,一国出口和进口这一范围内差别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使用这一指数时应当谨慎。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假设前提:•(1)静态分析;•(2)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3)经济中有规模收益;•(4)考虑需求相同与不同的情况。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一)产品差异论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同类产品指那些消费者上能够相互替代、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要素的产品。异质性:指同类产品在质量、性能、规格、牌号、设计、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水平差异、纵向差异(质量不同)消费需求多样化使各国对同种产品相互需求,从而产生贸易。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二)规模报酬递增理论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生产成本下降而产生的报酬递增。内部规模经济:成本下降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外部规模经济:成本下降取决于行业规模。为了实现内部规模经济,必须开展产业内贸易。原因有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国内市场有限。为了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也必须进行产业内贸易。原因是行业没有发展起来导致企业未能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并且任何一国都不可能生产该行业内的全部产品,因此要分工,进行贸易。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三)需求偏好相似论——林德两国间需求偏好越相似,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偏好相似是贸
本文标题:第3章_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0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