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之扩展-典型III 型系统及
-典型III型系统及其优化设计1卢健康1高扬2史仪凯3杨朝辉4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072jklu@nwpu.edu.cnnchygy@126.com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典型III型系统。经过理论研究和大量的数字仿真与计算机辅助分析,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依据Mrmin及tsmin准则得出了该典型III型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本文内容可作为现有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之扩展。关键词:典型III型系统优化设计调节器1引言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1],作为运动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基本设计方法,长期以来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简便、实用和有效性为大量的实践所证明。然而,由于它只含有典型I型与典型II型两种典型系统,不适于设计稳态误差度要求较高的系统,如跟踪空中目标的雷达随动系统等。因为这类系统的输入信号中含有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成份,只有设计成III型系统,才能使稳态误差为零。一般认为III型及III型以上系统很难稳定,所以通常只将系统设计成I型或II型[2].为了解决工程设计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典型III型系统。文中不仅解决了它的稳定性问题,而且沿用典型II型系统的优化设计思路,经过大量的数字仿真和计算机辅助分析,得出了这种典型III型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因此,可作为现有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之扩展。2典型III型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判据具有单位反馈结构的典型III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1()(321+++=TppppKpWTkττ(1)(1)式中,p为复变量,时间常数T为被控对象的固有参数,KT是开环放大系数,它为系统中的可变参数,τ1与τ2这两个时间常数可能都是可变参数,也可能都是固有参数或其中一个可以改变,因系统的具体组成而异。为了分析方便,作如下变量代换:令Tps=,则)(pWk可变换为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5125)项目资助(s)(p)kWW=)1()1)(1(321+++=sssTsTK(2)(2)式中:3TKKT=TTTT//2211ττ==(3)上述变量代换的意义是以系统的固有参数T为时间基准来分析设计,求出相对参数K、T1、T2后再按(3)式求出实际参数。所以,依据(2)式得出的具有时间量纲的指标(如调节时间ts等),只是无量纲的相对指标,须乘以T后才是实际的时域指标;同理,具有频率量纲的指标(如截至频率ωc),须除以T后才是实际的频域指标。典型III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11ss)s(12234122cl++++++=sbsbKsKsbbW(4)其中:b1=T1+T2b2=T1T2(5)根据四阶系统的劳斯判据,可得出使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K0b2b10且K(b2-b1)b11(6)由于实际系统中T1、T2均为正数,故要满足条件b2b10必须满足T11,T21,此时,条件b2b10成为b2b12当T12且T22时,b2b12必定满足,所以,T12且T22与K(b2-b1)b11这两个条件可作为使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3典型III型系统的优化设计III型系统的积分环节多,相位滞后大,所以稳定性差,为了改善其稳定性,应尽量压低闭环幅频特性峰值Mrmin,所以,首先按Mrmin准则来确定典型III型系统中K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3.1依据Mrmin准则确定K与T1、T2的关系设系统闭环频率特性的幅值平方是),(2KMω,令)K,(M)K,x(Nx222ωω==将),(KxN对x求偏导,并且令其为零,得0),(=∂∂xKxN化简并整理,得出:001223344=++++AxAxAxAxA(7)(7)式中的系数都是系统参数K、T1、T2的函数,其表达式很复杂,此处从略。经过对式中各系数表达式的分析可知:004AA。此不等式表明:(7)式中系数变号次数为奇数次。由笛卡尔法则可知,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定一系列K、T1、T2的值,计算(7)式中的系数,结果表明,其系数始终只变号一次,说明方程必有且仅有一个正根。通过分析可知,此正根对应的),(KMω值正是闭环幅频特性峰值Mr。),(=∂∂KKxN,可解出:1)1(12−++=bxbxxK(8)由(8)式与系统稳定条件可知,当x0时,必有K0。把(8)式代入(7)式消去K,可解出其唯一正根x为:+−++−=2112121222{)(21bbbbbbbbx[]})1)(8(21121212121+−+−+bbbbbbbb(9)再把(9)式代入(8)式并利用(5)式消去b2与b1,最后可得到依据Mrmin准则确定的K与T1、T2的复杂关系式),(212TTfK=。为了节约篇幅和便于读者直接用它来编程计算,此关系式以Matlab符号计算结果的形式给出如下[3]:(K、T1、T2分别对应公式中的K与T1、T2)。K=1/2*(-T1^2*T2-T1*T2^2-T1^2-T2^2+T1+T2+((T2-1)*(T1-1)*(T1+T2)*(T1^2*T2-T1^2+6*T1*T2+T1*T2^2+T1-T2^2+T2))^(1/2)+2*T1^2*T2^2)*(T1^2*T2+T1*T2^2-T1^2-T2^2+T1+T2+((T2-1)*(T1-1)*(T1+T2)*(T1^2*T2-T1^2+6*T1*T2+T1*T2^2+T1-T2^2+T2))^(1/2))/(3*T1^2*T2-3*T1^2-6*T1*T2+3*T1*T2^2-3*T2^2+3*T1+3*T2+((T2-1)*(T1-1)*(T1+T2)*(T1^2*T2-T1^2+6*T1*T2+T1*T2^2+T1-T2^2+T2))^(1/2))/(T1*T2-T1-T2)/T1^2/T2^2(10)在合理范围内任给出若干组T1、T2值,按(10)式求出每组对应的K值,并在求出的K值左右各取两个不同K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画出不同K值下的)(Mω曲线,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按(10)式求得的K值使Mr达到最小值Mrmin(图1是其中T1=T2=7.8时的曲线)。图1典型III型系统不同K值时的图2T2=8时的ts~T1曲线M(ω)和Mrmin3.2按tsmin准则确定T1与T2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T1与T2是可变参数或至少有一个为可变参数。因此,需要研究在(10)式的基础上对系统可变参数进一步做最优化设计的方法。笔者在2.8T118、2.8T218的范围内,取△T1=△T2=0.02,对T1—T2平面上多达761×761个点按(10)式求K值,Mr2K3K2KK4K5Mr3MrminMr4Mr5ωMT1ts:超调量σ、上升时间tr、峰值时间tp和调节时间ts。结果表明:随T1或T2的增加σ单调减小,tr和tp单调增加,其原因可解释如下:随T1或T2的增加,其微分作用增强,相应的零点向原点靠近,从而使系统响应变慢,阶跃响应的振荡程度减缓,所以会出现上述结果。然而,随着T1或T2的增加,ts却非单调变化,而是先波浪式减小,然后持续增加,存在一个最小值(图2所示是T2=8时的ts-T1曲线)。这与按Mrmin准则设计典型II型系统中中频宽h与ts的关系类似。其原因是:T1或T2过小,阶跃响应虽然快,但振荡剧烈,要进入稳态需较长时间;而T1或T2过大,振荡程度虽然减小,但响应又过慢,也会使过渡过程拖长;只有合适的T1或T2值,才能使ts最小。根据计算机求出的ts随T1与T2变化的三维曲面,可以在T1—T2平面求出一条使ts=tsmin的曲线,如图3所示。图中的T1与T2取值从5.04开始,因为T1与T2小于5.04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都有一个较大的增加,性能指标变差。由于T1与T2在传递函数中的地位完全相同,所以,这条曲线应该是也的确是以T1=T2为对称轴的双曲线。因而可以用二次函数曲线做出相当准确的拟和,其方程是:931.3)931.3(359.1512+−=TT(11)图3使ts=tsmin的曲线图4tsmin、tp、tr、σ与T1的关系3.3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把(11)式代入(10)式,可得出K与T1的关系式,此式非常复杂,采用里米兹算法求出近似精度很高的6次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如下:56-68-104696.2101903.3-11TΤK×+×=−×+×33-45-10332.1108848.711TT-115437.00627.0012586.012-TT11+(12)当T1与T2符合(11)式关系时,可用计算机求出超调量σ、上升时间tr、峰值时间tp和最小调节时间tsmin与T1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这些曲线也很接近二次曲线,用最小二乘法得出最大误差小于百分之一的拟和多项式式分别为:2sminTTt1314-02129.0104517.5-+×=82903.824617.01+T-(13)(11)式所得曲线T1T2tsmin~T1tp~T1tr~T1σ~T1T1tsmintptrσ+×=0395.51648.01+T(14)213-314-r101165.91034247.2-TTt×+×=74236.21053.0-1+T(15)13214T109822T1070341−×+×=..--σ47411.0+(16)由图4曲线可知,按(10)和(11)式确定参数时,只要5.04T118,则有ts8.14,tr2.44,tp4.57,σ0.492。与典型II系统时域性能指标最好的情况(h=5)相比,除了超调量略大外,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典型II系统的最好指标。如果系统参数中T1与T2都是固有参数,则参数设计的任务就是按(10)式求出K值。如果T1与T2中有一个为可变参数,不妨设为T2,则参数设计的方法是:先由(11)式求出T2的值,再由(10)式或(12)式求出K值,然后可根据(13)~(16)式确定系统的时域指标。如果T1与T2都是可变参数,则参数设计的方法是:先根据系统对性能指标的要求,从σ、tr、tp和tsmin与T1的关系(13)~(16)式确定T1,再由(11)式求出T2值,最后用(10)式或(12)式求出K值。4总结为了克服现有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稳态误差度不高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典型III型系统。文中不仅解决了III型系统难以稳定的问题,而且沿用典型II型系统的优化设计思路,依据Mmin和tsmin准则,通过大量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数字仿真,得出了这种典型III型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所需公式。因此,文中内容可作为现有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之扩展。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分析和设计都是基于系统的跟随性能来讲的,要研究系统的抗扰性能,就需要确定系统的具体结构。笔者针对一种位置随动系统结构,研究了典型III型系统的抗扰性能,还研究了位置调节器饱和情况下系统的表现,限于篇幅,这些内容将另文叙述。参考文献[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2]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3]张志涌.精通Matlab6.5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3[4]徐士良.数值分析与算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sengineeringdesignmethod—theTraditionalIIISystemanditsoptimaldesignLuJiankang1GaoYang2ShiYikai3YangZhaohui4(North
本文标题: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之扩展-典型III 型系统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