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研究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研究姓名:田建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宪法与行政法指导教师:蒋坡20050501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研究作者:田建军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参考文献(31条)1.郑成思知识产权法20032.郑成思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1997(03)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20024.曹志平TRIPS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体系19985.韦之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与著作权保护20026.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20037.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20038.唐广良.董炳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20029.杨国华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研究199810.陈昌柏国际知识产权贸易199411.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200112.张乃根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法199713.王传丽国际贸易法200214.韩立余美国外贸法199915.罗昌发美国贸易救济制度200316.张玉蓉.刘平由美国『337条款』对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看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期刊论文]-电子知识产权2002(12)17.徐泉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嬗变的法律分析[期刊论文]-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8.李万强美国进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337条款及其新发展19.李万强浅议美国贸易法中的337条款1996(02)20.金灿荣国会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2000(02)21.肖锐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思考[期刊论文]-行政论坛2003(1)22.白明韶美国贸易301条款在未来中美关系中的角色定位200123.池正杰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分析[期刊论文]-德国研究2001(2)24.沈伟.张宁试论美国联帮贸易法337条款的矛盾性——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为线索[期刊论文]-现代法学1997(6)25.ImportsofCertainSpringAssemblies198426.Section337oftheTariffActof1930199027.AnneLSpanglerIn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nandImportTrade:MakingSection337consistentwithGATT199128.HansPeterKunz-HallsteinTheUSProposalforaGATTAgreementonIntellectualpropertyandParisConventionfortheProtectionofIndustrialProperty198929.UnfairImportTradePracticeJurisdication:TheApplicabilityofSection337andtheCountervailingdutyandAntidumpingLaws1980(01)30.APreventativeApproachtoImport-RelatedDisputes:Antidumping,CountervailingDuty,andSection337Investigations1987(01)31.DonaldKnoxDuvallBookReviewonFederalUnfairCompetitionActions;PracticeandProcedureUnderSection337oftheTariffActof19301992(01)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阙玉琼我国企业应对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的策略研究-总裁2008,(9)在我国出口结构中,高技术含量产品所占比例日增,当前对美国知识产权在国外和国内进行全面保护的337条款具有诉讼费用高、时问紧迫、处罚措施严厉等特点,正成为美国企业对中国出口产品提起各种专利诉讼的重要武器,337条款早已违背防止不正当竞争、营造规范市场秩序的初哀,明显与GATT有关国民待遇的规定相悖.2.学位论文孙昊天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研究2007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的渊源可追溯到1922年《美国关税法》,后经历次修改,现已主要成为管制外国商业竞争者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的专门条款。337条款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美国认为外国进口到美国的产品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那么美国可以对该产品发出排除令,阻止其进口。337条款威力巨大,我国正日益成为该条款的最大受害国。本文从337条款的历史变迁、理论基础、实体内容和程序规则、337条款与世贸组织协定的关系及337条款的实践情况及我国的对策等方面对该条款进行全面研究,旨在为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法律对策和参考。本文共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介绍337条款的历史变迁和理论基础。本章第一节首先对337条款发展的3个重要阶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二节则从法律性质,法律地位,法律功能三个角度对337条款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探讨337条款的实体内容和程序规则。本章首先对337条款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337条款的实体内容,第三节则对337条款的程序规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探讨美国贸易法337条款与世贸组织协定的关系。本章首先分析了337条款与GATTl947的关系,接着又分析了它与GATTl994的关系问题,最后对337条款与TRIPS协议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探讨337条款的实践情况和我国的对策。本章先探讨了337条款的实践情况,接着分析337条款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原因,最后分析了我国应对337条款的策略。3.期刊论文李涛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知识产权壁垒的挑战-电子知识产权2004,(3)一、问题的提出2003年上半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ntemationalTradeCommission,简称ITC)发起了11例337调查.4.学位论文易艳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研究2005本文对美国贸易法“337条款”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分析337条款的屡次修改对其历史沿革进行了介绍;概述了337条款的适用范围;对337条款调查程序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探究了337条款的救济措施;重点阐述了337条款的不合理性。文章指出,自从加拿大在1981年首次提出对美国337条款的投诉以来,国际社会对美国337条款的声讨就络绎不绝,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经过GATT及WTO争端解决机构专家小组论证,美国337条款对国民待遇原则及TRIPs的违反已不容置疑。美国迫于压力于1994年对337条款进行了修改,但修改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毫不夸张地说,美国是在冒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而行“贸易保护”之实,随着国际范围内对如何平衡知识产权强保护与其他社会价值的讨论,该问题将变得愈加复杂,于短期内恐难以得到解决。5.期刊论文王春燕.WangChunyan解读美国337条款及其防范-山东纺织经济2007,(2)美国1930年关税法案中的337条款是美国贸易法的一条独特的条款,作为中国最重要贸易伙伴的美国,近年来频频对中国产品适用关税法337条款,使其成为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又一严重壁垒.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应对美国337条款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6.期刊论文戴雨山论337条款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我国的对策-政治与法律2004,(6)美国贸易法337条款主要是管制外国厂商对美输入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产品的法律规则.近年来,美国厂商频繁利用337条款指控我国企业侵权,以此阻止我国产品对美出口.本文就337条款的基本涵义、实质适用要件、程序规则及救济措施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层面及当事人层面提出了一些法律对策.7.学位论文朱晓芳美国贸易法上的337调查及中国的应对2008随着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频繁遭到美国337条款的调查。自2002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正是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对337调查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首先对337条款的演变做了粗略概述,由此指出其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美国337调查的法律内涵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文章不仅对337调查的程序和救济措施进行了纵向的研究,而且将337调查与联邦法院诉讼、“特别301条款”调查和反倾销调查作了横向对比分析。最后借助具体案例提出我国贸易界在应对337调查时可采取措施。本文以337调查为着眼点,将与其相关的法律适用、实施程序、制定法及判例法的新发展融入到探讨之中,并对最新数据、图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透过这种交互式地研究更好地认识337调查,以改善我国在对美贸易中的劣势地位。8.期刊论文张玉蓉.刘平由美国『337条款』对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看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电子知识产权2002,(12)美国联邦政府在国际贸易方面对其本国工业的保护,可谓复杂而完备,犹如一张无形而紧密的大网,高高地挂起,一般人不易看见.但是一旦外国产品对其本国工业造成危害或构成威胁时,这张大网便会突然罩下来,使得外国的企业或产品无法脱身,只好束手就擒.美国这张贸易保护大网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美国关税法337条款.1且长期以来,美国是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近年来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各种限制,使我国出口贸易受到极大影响,国内厂商也因为不了解337条款的有关规定而屡屡吃亏.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出口企业有必要对美国贸易法的这一条款加以了解和认识,避免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被指控为侵权产品,而当产品被指控为侵权时,能够积极寻求一些应对策略.9.期刊论文莫妍337条款引发中国制造业的信用反思-集团经济研究2004,(3)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关于中国制造的话题倍受关注.一时间,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将再现当年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辉煌的说法不时见诸媒体.然而,就在中国制造的商品占领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面对美国贸易法337条款,引发了中国制造业对中国信用的反思.10.学位论文李雄论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法律特征2009针对美国越来越多的对外贸易法中的“337条款”和“特别301条款”等制度在实践中的大量运用,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理论研究逐渐凸现出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作为贸易救济领域的新成员,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有其特有的法律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史,形象、具体、生动的诠释了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过程。通过对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界定以及与技术贸易救济制度、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货物贸易救济和服务贸易救济的比较,初步明确了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概念与性质。法律特征的研究,是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归纳和总结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有关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法律特征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即其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公法性、法律关系三要素的特殊性、法律渊源形式的多样性、机构职能的确定性、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法定性、救济方式的特殊性和程序的法定性与时限制度等等。这些特征与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进程互为表里,推动和制约着贸易救济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进程。而研究美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实践意义在于,为中国知识产权行政救济制度的构建提供启示与借鉴,具体建议包括完善国内有关知识产权行政救济的机构设置和立法、司法,加强有关知识产权行政救济方面的国际合作等方面。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a50744da-9c1a-4091-94d2-9dea008154db下载时间:2010年9月7日
本文标题: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0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