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重点游客的接待案例案例1“讨好”游客反被要求道歉XX国际旅行社接待了一个100余人的日本曹洞宗大团,去宁波参观旅游。由于是大团,到宁波后分成四个小团,分别乘坐A、B、C、D四辆旅游车。在宁波游览期间,A号车上的地陪导游为,在讲解中,对日本大加赞赏,而对宁波则大放厥词,此车上的日本随员听后脸色凝重。晚上,日本随员召集四辆车上的地陪导游员开会,对A号车上的地陪导游表示了的不满与抗议,他气愤地说:“宁波市曹洞宗的发祥地,宁波也是美丽的地方,我多次带团来宁波,这几年宁波各方面的变化极大。正是因为这地方不错,所以我组了这100多位渴望了解宁波的客人。然而今天,A号车上的地陪导游却当着我的游客的面诋毁宁波,这是对我的不尊重,也是对我工作的不支持。为此,我要求全陪导游立即打电话给宁波地接社,撤换地陪,同时要求该地陪导游向A号车上的游客道歉。分析:该案例充分说明了导游员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的重要性,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当然也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案例2“小皇帝”成了团队的中心导游小李带团去野生动物园,在团队里有个小女孩长得特别可爱,今年8岁了。小女孩非常崇拜小李,经常不离她的左右。小李也很喜欢她,即使带着客人游览景点时,也拉着那位小女孩,她还为小姑娘买冷饮,教她唱歌。行程结束后,小李觉得此次带团非常顺利,在填评议单时,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有很多游客给她打的分数很低,最后还是团里一位老奶奶告诉了她为何客人对她有意见。因为她自始至终都在照顾那个小孩,别的客人有一种被忽略了的感觉。案例分析在案例中,导游小李特殊照顾了团里的小女孩,而让其他客人感到自己被忽视了,引起客人的不满。导游员在接待有儿童的旅游团时,除对儿童的饮食起居方面特别关心外,应注意掌握“四不宜”原则:1.不宜突出了儿童,冷落了其他旅游者,否则整个团队的行程也不会太顺利的。2.不宜给儿童买食物、玩具。3.即使家长同意也不宜单独把旅游者的孩子带出活动。4.儿童生病,应及时建议家长请医生诊治,而不宜建议其给孩子服什么药,绝不能将自己随身携带的药品给儿童服用。案例3导游如何带好老年团?1999年10月26日至28日,刘小姐在西安G旅行社担任全陪,旅游团是为期三天的赴延安——壶口瀑布游。该团成员较特殊,他们都是第四军医大学59级的毕业生,四十年前的校友刚在母校进行联谊活动。因年龄都偏大,在接团前,社里就一再叮嘱导游服务要细致。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刘小姐尽量做到细致入微,只是发生了一件小意外。旅游团共4辆车,在去壶口的途中,由于路不通,改走其他路线。但地陪不熟悉路线,有的车又先出发,因而在一个岔路口不得不停下来等其他车,这时客人表示不满,要求只等10分钟,10分钟后必须开车。此时气氛有点紧张,刘小姐就为客人主动表演节目,缓和气氛,同时组织大家唱陕北民歌。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其他车也跟了上来,客人也没有表示责难。在后来的旅游活动中,刘小姐主动搀扶客人,并为他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博得客人的好感,后来客人专门为社里送了一面锦旗。案例分析导游是整个旅游团旅游活动的节目主持人。导游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旅游团队的活动是不是丰富多彩,是不是充满欢声笑语,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游客的旅游体验是不是愉悦。所以,导游不仅应该受过良好训练,对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了如指掌,而且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应该能够机智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巧妙地化解各种矛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有导游与旅游团在一起,游客们就感到放心,就觉得有依靠,就不怕任何困难。案例4老年游客的“黄山梦”中国旅行社的小俞是一位优秀导游员。一次,他带一个境外团由杭州赴黄山旅游。该团计划7月6日早上坐缆车上黄山,7月8日下午步行下山。在去黄山途中,小俞了解到,团中有一位年过六十、行动不很方便的游客。在山下那天,小俞主动找这位老先生聊天,意欲劝阻他上山,因为7月8日步行下山,这位老者肯定承受不了。但还没等小俞把意图说出来,这位老先生先道出了他从小就梦想登黄山赏奇景的宿愿,并说这次的目的就是圆他近半个世纪的黄山梦。然而,如果让这位老者和旅游团一起下山则势必耽误大家的时间,怎么办呢?小俞和领队、地陪为此聚在一起商量,拿出了两套方案。晚饭后,小俞、领队等来到老先生客房。小俞先把旅游团的行程计划介绍给老先生,并委婉地建议老先生上下山都坐缆车,但老先生听后有些不悦,他一定要登一回黄山。这时,小俞提出了第二套方案,提议老先生下山那天最后一个游览点不去,由自己陪他提早下山。老先生接受了这个方案。第三天,小俞带着这位老先生提前两个小时下山。一路上,石阶陡的时候,小俞就扶着老先生走,好走时,小俞边走边为他讲解黄山美景。走累了,两人就在石阶上坐一会儿。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等他俩快到山脚时,其他团员刚好和他们会合。回到饭店后,老先生把小俞叫到自己的客房,拿出100美元,硬是要塞给小俞,并说,这是他的一点心意,一定要小俞收下。小俞推脱不了,只好收下。旅游团行程结束后,小俞向旅行社上交了100美元,并汇报了事情经过。旅行社领导听后十分满意,不但表扬了小俞想游客之所想的举措,并当场决定奖励小俞400元人民币。案例分析游客参加旅游团,主要目的之一是使自己身心愉悦。有的游客虽因身体年龄原因,行动不便,在别人看来难以完成某些游览项目或将连累他人,但游客自己并不一定这样认为;他们往往把完成这种在常人看来不能完成的事、征服在常人看来不能征服的困难,当作自我实现、自我升华的一种方式。因此,作为导游员必须掌握游客心理,然后依照服务宗旨,尽量满足游客要求。本案例中小俞既为全团游客所想,也为这位老先生着想,最终让游客圆了多年的黄山梦。处理方法两全其美,真不愧是一名优秀导游员。案例5每位团员都是服务对象XX旅行社某导游一次带了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团,回来以后该导游遭到了随团的幼儿园阿姨的投诉,原因是导游在带团过程中除与幼儿园阿姨说话外,没有与小朋友说过一句话。后来找到该导游询问情况时,她说:反正我说了他们也听不懂。案例分析导游员的接待对象千变万化,既有普通成年人,也有老人、孩子,这就要求导游要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这就好比一个琴师,他的琴技再高超也只能让普通人欣赏,而对牛弹琴是不会让牛引起共鸣的,只有对牛谈“草”,才能引起它的兴趣。案例6那位专家又给我出难题了全陪导游小李第一次带团游越南时,带的是一个教师团。当时老师们问了他许多问题,比如要他介绍越南的历史、风情等,但当时他却只能拿着一份讲解图哑口无言,一问三不知。老师们问的越多,他越讲不出,泪水哗地一下就涌出来……后来她不断向资深导游请教,上网查资料,参加培训班。经过一番磨练,现在的莫小姐对导游讲解轻车熟路,随时可以侃侃而谈。案例分析全陪导游虽然带团工作的重点不是对当地进行导游讲解,但是也必须要对游览目的地的概况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带知识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专业考察团时更是如此。案例中的小李在带团去越南时,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结果遭遇了尴尬。所以导游及时做全陪,也要对目的地的情况了解清楚,只有掌握了这个服务细节,才能够对答如流,赢得游客的尊重。案例7年龄,女士敏感的问题导游王小姐接待了一所大学组织的庆“三八”女教师旅游团。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小王努力工作,行程也比较顺利。在和客人聊天的时候,小王了解到有位中年教师是位旅游专业的副教授,而且在旅游培训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也经常听到同行提到她的鼎鼎大名。于是她非常高兴地和那位女教师攀谈起来,言谈举止中对这位老师充满了尊敬。最后她问那位教师:“您是不是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谁知那位老师脸上一变,回答道:“我有那么老吗?”随即便走开了,小王被晾在了那里,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得知那位女老师刚刚满36岁。案例分析在案例中,导游员小王在和游客交谈时,只想表达自己的尊敬之情,夸奖女教师经验丰富、德高望重,没想到因此引起女教师的强烈不满。因为小王没有考虑到,如果按她的说法,那位教师工作了20多年,至少也40多岁了,会让那位老师觉得自己看上去真有那么老吗?虽然小王本身并无恶意,但这样肯定会引起那位教师的不快了。作为导游员一定要了解中年女士的心理,她们都希望别人说她们年轻漂亮。所以在导游与女游客交谈时,无意中涉及到年龄,如果你说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10岁,她会心花怒放的。这方面也是导游在接待妇女团队时要注意的服务细节。案例8青少年夏令营陕西“青旅”每年暑假都要搞一次青少年夏令营,参加者均为在校中小学生。1997年暑假期间,陕西“青旅”接待了一个成都团,共86人,组织西安——延安六日游。按照行程安排,在延安停留两天,主要活动包括听老红军做报告,参观王家坪、杨家岭等革命纪念地。第一天早上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并在此举行开营仪式,为时三个半小时。回住地后,清查人数,发现少了一个小男孩,老师及陪同全慌了,大家分头去找,结果当地一位好心的老太太把孩子收留了近两个小时,最后被地陪找到,小孩并未有人身损伤或不正常现象,但回住地后却不吭气,此后小孩一直心理状态不佳。在结账时,成都“青旅”就此事提出赔偿,理由是对小孩造成了负面影响及心理负担。因为确属延安当地导游的失职,陕西“青旅”赔偿人民币150元,即免去了小孩在延安的一切费用。案例分析1.走失游客为导游工作一大忌。例1是导游与众多游客在景点的拥挤中走散,例2是回来后清点人数时发现有人走失,而且走失的还是一位未成年人。导游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把旅游者组织在一起,就是始终与自己的游客在一起。在异地他乡,导游是全团游客的主心骨,导游与旅游团走散,还谈得上什么服务质量?旅游团中有游客走失,当然会给大家的心灵笼罩上一层阴影。所以,导游的这个基本功是要练的,这个问题是要重视的,并要注意摸索出适合应用的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对游客强调团队意识,多三五成群,少散兵勇将;比如:时刻注意团队的人数,经常默默扫视及时查知人员是否缺少;比如:“以我为核心”,将全体游客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再比如:转移景点时认真清点人数等等,尽早将走散现象消灭在萌芽之中。2.走失后,要积极寻找。两个实例对走失的处理应该说都是积极的,效果也是好的,值得借鉴。例1采取了广播找人(遗憾的是游客求助于广播,而不是我们的导游),例2“大家分头去找”,应该说都是针对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而采用了积极有效的寻找方法。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导游面对此种情况,一不可以慌乱,要沉着冷静,不能因为一个错误导致另一个或另几个错误的发生;二是不藏着掖着,要动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切不可为掩盖自己的过失而失去寻找的机会,导致大错。3.善后要有耐心。善后工作不应该只是为了推卸责任,也不要一味强调游客的过失,更不要动辄训斥、发牢骚和埋怨等。案例9寺院导游注意问题四月的一个周日,XX海外旅游公司地陪李小姐接了一个台湾团。该团刚从机场出口处出来,即引得众人纷纷围观,原因是他们每人胸前都挂着一个济公像,全为清一色的济公信徒。该团此番来杭州的目的是探寻南宋僧人济公的遗迹,主要游览点为与济公有关的飞来峰、灵隐寺、净慈寺、虎跑等地。游客上车后,便直奔济公生前出家地——灵隐,并欲在该寺举行一个多小时的朝拜济公仪式。可到了灵隐寺,当领队与李小姐为此事和寺庙有关负责人商量时,却遭到一口拒绝。原因是寺庙事先没有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再加上灵隐寺游客众多,如许可将影响寺庙正常秩序。领队与李小姐跟寺庙负责人好说歹说,最后只是被允许把济公像摆上大雄宝殿释迦牟尼须弥座供香客朝拜。因为在旅游团计划上没有这方面的特殊要求,又因周日旅行社不上班,有关领导出差联系不上,地陪李小姐无法将这个情况向领导汇报,直到星期一游客离开杭州的那一天,朝拜仪式仍然没能如愿,游客们只好怏怏不乐地前往下一站。案例分析不同的国家、地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其宗教仪式也各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宗教问题,对宗教信仰的政策是宽松自由的,对境内与境外国家(地区)之间的宗教交流也十分支持。举行宗教仪式只要不干涉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社会秩序都是许可的。李小姐所带的旅游团,因人数较多、举行仪式时间较长,而灵隐寺场地也不太宽敞,又因刚好是周日,游客如云(据统计,灵隐寺旅游旺季节假日每天的
本文标题:重点游客的接待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6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