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毛概-8-15章重点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P178)答: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2、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P178)答:一、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它能够利用行政手段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二、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3、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弊端(P179)答: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增长缺乏效率,高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获得。4、市场经济的含义及一般特性(P184)答:含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一般特征: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管理法制化;保障制度社会化;市场发展开放化;市场竞争公平化。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180)答:①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②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③十三大:“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⑤1992年江泽民提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⑥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制度。⑦2007年,十七大根据历史新要求,提出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4)答:基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会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四是在企业劳动者的地位上,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作为企业的主人,他们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劳动者,他们必然要行使管理企业,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P185)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根本依据是:(P187)答: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3、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P187)意义: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4、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P188)答: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注意认为,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5、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P188)6、公有制经济的含义(P189)答:含义:公有制是指全体社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8、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P190)答:性质: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9、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P191)答:一、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二、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三、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四、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涵义(P192)答:涵义: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各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给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者不得食。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P192)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前提条件和根本原因)一、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二、当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时,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民还不能做到不计报酬地位社会提供劳动,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194)答: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P194)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5、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形式:(P195)答: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劳动者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6、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时必须要注意的两个问题(P195)答: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①、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社会主义就是要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之间与体力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距,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城市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P201)答: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即在重视发展速度的同时,把“速度”与“效益”即把“快”与“好”结合起来。二、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在不断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好”字不断充实内容。2、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认识“好”与“快”的关系?(P202)答:一,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二,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三,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2、创新:(P203)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4、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的内涵?(P208)答: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哪“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P207)答: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有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6、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P208)答: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
本文标题:毛概-8-15章重点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8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