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传神写照——人物画一、教学指导思想:《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标准试验教材《美术鉴赏》之中国美术鉴赏的第六课。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历代流传下来的作品不胜枚举,各种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据专家研究,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并不比对西方绘画的理解程度高,许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没有表现出格外的关注,部分学生更喜欢油画而不是中国画。经过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虽然,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应该培养学生树立多元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态度。但作为中国人,首先应该对本土的美术文化有最基本的了解和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在美术鉴赏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作适当的调整,增加鉴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比重,唤起学生对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关注和兴趣。因此,我将本课内容分两课时讲,人物画一课时,山水画和花鸟画一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中以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经典作品为主,达到对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的全面了解。在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不同画风,特别是工笔画和写意画的主要特点,同时又适当与西方绘画作些比较,以便学生更深入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绘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主要特点。本课欣赏的作品,大多有故事情节,教学中既要把有关的故事情节向学生作扼要的介绍,又不能以此代替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本及课前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作归纳,并组织集体讨论交流的合作性学习,教学中结合课本要求,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重点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在对具体作品赏析的基础上,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美术语言评述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的能力和审美经验。这一体验与认识,将在以后学习中国现代人物画作品及西方人物绘画优秀作品时,作为对比,了解不同的艺术理念及绘画理念与风格,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以及审美的判断鉴赏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情感。2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优秀人物画作品的欣赏,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我国传统的人物绘画,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人物画的伟大成就。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通过赏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通过赏析,启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3、创新能力目标: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眼界。三、教学重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教学难点:以点带面,着重欣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四、教学方式与方法: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主要采取讲授与讨论形式实施教学,教师主要通过展示典型范例(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图片等),引导学生感受、思考、阐述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表现技法与风格,同时感受中国古代绘画和西方绘画之间的差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和感受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二、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穿着现代的服装,课余时间可以上上网、打打游戏和看看电影等。但有没有想过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代人,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而渴盼的心,走进他们的世界。三、新授:1,创设问题:同学们对中国画了解多少呢?教师总结: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和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中国古代绘画按传统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人物画--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绘画称为人物画3人物画按题材可分为:人物画——现实人物和历史故事风俗画——社会风俗仕女画——古代妇女写真——描绘人的肖像人物画按技法可分为:工笔人物—刻画工细﹑勾勒着色写意人物—画法洗练纵逸泼墨人物—画风奔放﹑水墨淋漓白描人物—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2,探讨交流:提问:哪位同学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教师总结: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战国《人物御龙帛》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魏晋南北朝《女史箴图》人物画的成熟阶段—唐朝《簪花仕女图》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五代《韩熙载夜宴图》3,自主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古代人物画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用了怎样的构图?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幅名作。4,教师精讲:全卷分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五个片段。(1)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提示:局部放大镜头,看到韩熙载神情忧郁,眉宇间含着沉思与隐忧,这种出色的4心理描写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2)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提示:韩熙载虽击鼓助兴,但脸上没有笑意,流露出闷闷不乐。提问学生为什么。另外画面放大映示,后排穿黄色袈裟的和尚,处在观舞宾客中,并不正视舞女,而是眼看击鼓的韩熙载,人物表情内心活动,画得很出色。(3)第三段,歇息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4).第四段:清吹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五个乐伎虽并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态不同,有合有分,丝毫没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听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5).第五段,散宴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映示对话图)韩熙载的其它宾客都在与歌舞伎调笑言欢(映示画面并放大)唯独韩熙载一人在独立深思,挥手与客人道别,为什么?提示:联系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苦闷。(6).最后再次用录像配乐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长卷图,加深体会《韩熙载夜宴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设色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5,拓展练习:分组讨论,欣赏古代不同风格的人物作品:工笔人物画《张卿子像》---曾鲸明写意人物画《太白行吟图》---梁楷宋泼墨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归纳总结:古代人物画特点:高度的笔墨技巧和技法的多样化。四.全课总结1.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2.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5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传神,长卷形式,高度的笔墨技巧和技法的多样化
本文标题:人物画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9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