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8
1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泉塘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3×12=3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似剑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3.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4.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图和丙图B.甲图和丁图C.乙图和丙图D.乙图和丁图5.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A.只有太阳、月亮B.只有太阳C.只有太阳、烛焰D.三个都是6.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A.音速B.音调C.响度D.音色8.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9.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玻璃B.铁块C.海波D.冰10.对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化、凝华吸热,凝固、升华放热B.凝固、升华吸热,熔化、凝华放热C.熔化、液化吸热,凝固、汽化放热2D.熔化、汽化吸热,凝固、液化放热11.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D.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1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科学工作者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米(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14.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排队时,如果你能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15.“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大.“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高.1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原理是,示数是.17.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熔化成小水滴落下来.18.如图所示是凝固图象,其中表示晶体凝固的图象是,表示晶体凝固过程的是段,此时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19.如图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3(1)该物质是,(“晶体”或“非晶体”)在2~6min这段时间处于状态,此过程叫过程,此过程的特点是.(2)该物质的熔点是℃.(3)有图象可知,在12min时物质开始.20.如果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表:t/min0123456789101112t温/℃90919293949596979898989898(1)水的沸点是.(2)如图1所示,是小华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不当之处是:和.(3)实验中小华实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的原因是当时气压标准大气压(“高于”或“低于”),水沸腾时的特点是.(4)如图2四个图表示水沸腾时的现象的是:.四、计算题21.2003年元月26日,50多年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飞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载运200多名台商及眷属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如果飞机的平均飞行速度为500km/h,香港至台北760km,香港至上海1140km.问:(1)飞机从上海飞经香港回到台北至少需多少小时?(2)如果台湾当局同意直航,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可节约时间2h42min,问上海至台北直线距离约为多少千米?45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泉塘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12=3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似剑【考点】机械运动.【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水是流动的,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B、心潮澎湃,是人的心理活动,不是机械运动;C、海水奔腾,是说海水不断向前运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流星似箭,是说流星相对于天空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长度的估测.【分析】解答本题我们需要掌握估测法: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为1.1m/s左右,5m/s应该是骑自行车的速度.故A不符合实际;B、一只新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的正常体温为37℃,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一张纸的厚度在0.1mm以下.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3.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时,物体是静止的.分析游客相当于船舱、河水、迎面驶来的船、河岸上的树木位置是否变化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1)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游客相对于船舱位置不变,所以说游客相当于船舱是静止的.(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时,游客相当于河水、迎面驶来的船、河岸上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它们为参照物,游客是运动的.故选A.4.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6A.甲图和丙图B.甲图和丁图C.乙图和丙图D.乙图和丁图【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对路程﹣﹣时间图象来说,如果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路程随时间不发生改变,说明物体静止;其它情况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2)对速度﹣﹣时间图象来说,如果速度随时间不改变,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速度随时间变大时,说明物体加速运动;如果速度随时间减小,说明物体减速运动.【解答】解:甲图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所以甲图中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乙图表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所以丁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所以丙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所以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乙和丁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5.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A.只有太阳、月亮B.只有太阳C.只有太阳、烛焰D.三个都是【考点】光源.【分析】光源指的是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等,人造光源如霓虹灯、蜡烛、手电筒等.【解答】解:太阳和烛焰能够自身发光,因此属于光源;月亮尽管也能够发光,但是它自身不能发光,它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因此不是光源.故选C.6.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3)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4)声音有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A、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7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7.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A.音速B.音调C.响度D.音色【考点】音色.【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我们辨别声音是根据音色;模仿声音主要是模仿音色,只有音色一样,才感觉相同.故ABC错误故选D8.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从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观察温度计、选用合适的温度计、怎样放置温度计、什么时候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应在什么位置等方面去考虑.【解答】解:①观察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估计所测液体的温度,两者结合选取合适的温度计.故这种说法正确.②放置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这种说法正确.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这种说法正确.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故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综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9.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玻璃B.铁块C.海波D.冰【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析】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解答】解: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非晶体;铁块、海波、冰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选A.10.对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化、凝华吸热,凝固、升华放热B.凝固、升华吸热,熔化、凝华放热C.熔化、液化吸热,凝固、汽化放热D.熔化、汽化吸热,凝固、液化放热8【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故选D.11.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D.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固态的冰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3)液体蒸发是吸热过程;空气流动越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0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