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目录国外经济体概况01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02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0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042016年资产配置策略05宏观经济新经济旧经济国企主导,产能过剩,经营困难民营主导,融资不足,创新不足离不开资本市场支持离不开需求侧支持财政政策去产能,降杠杆,补短板货币政策投资策略估值流动性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方向供给侧改革结构逻辑图一、国外经济-GDP从GDP走势上看,我国的这些主要外贸伙伴目前经济增长状况良好,2015年三季度相比二季度,欧元区,日本,韩国的GDP增速都有所提高。一、国外经济-PMIPMI指数:欧元区,日本,美国,韩国都处于50以上,说明其制造业处于扩张态势,除美国外,其他三个PMI都处于上涨状态。美国:一般更加关心其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和失业率。从数据来看,美国新增非农数据四季度以来一直比较理想,12月新增为292万人,为2015年最高水平,失业率也处于近年来低位,5%。一、国外经济-美国加息周期美联储加息: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至0.5%,这是美联储9年多以来的首次加息。美国可能步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加息历时幅度美元指数上证指数第一轮12个月(1994-1995)3%(3.25%-6%)-15.3%(96.8-81.9)-26.5%(833-612)第二轮11个月(1999-2000)1.75%(4.74-6%)13.8%(94-107)52.1%(1275-1940)第三轮27个月(2004-2006)4.25%(1%-5.25%)-2.4%(87.2-85.1)16.7%(1430-1670)第四轮2015.12月开始99.07-3578-一、国外经济-小结1、国外经济仍保持逐步复苏的局面,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企稳。2、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但是从前三轮经验来看,美元指数在加息前会明显上涨,加息过程中则未必上涨。对A股来说,美元加息和上证指数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美国加息虽利空A股,但没必要过分夸大。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2015年,GDP增速为6.9%,为25年来新低;固投增速为10.0%(2014年增速为15.7%)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1%(2014年增速为8.3%)。我们首先对宏观经济进行分解,以更好的认识宏观大势和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结论:主要是把宏观经济分解为新经济和旧经济,并以此展开后文的分析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2015年,我国GDP为67.6万亿,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6.08万亿,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27.42万亿,第三产业(其他)34.16万亿。1、三大产业的角度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2015年相比2014年,第一产业增速由4.06%小幅回落到3.9%,第二产业增速由7.26%下降到6%,第三产业增速由8.08%上升到8.3%。1、可以看出,经济回落主要是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的回落造成的,第三产业是增长的。2、第二产业占GDP的40.59%,也就是说GDP中只有一小半增速是下行的,大部分增速仍是加快的,只是下行的部分速度稍快一点导致了GDP的整体小幅回落。1、三大产业的角度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2014年,我国GDP为64万亿,其中消费支出32.95万亿,资本形成29.37万亿,净出口1.75万亿。2、三大需求的角度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投资:增速由2014年的15.7%逐步下降到2015的10.0%;出口:增速由2014年的6.3%下降到2015的-2.8%;消费:增速2014年的11.9%下降到2015年的11.10%。月度数据上,消费增速5月份为全年最低点10.37%,之后逐步回升。1)、可以看出,经济回落主要是投资回落造成的,而消费是稳定的,出口占比影响较小。2)、投资占GDP的45.89%,也就是说GDP中只有一小半是下行的,大部分是稳定的,正是这一偏小部分的下行导致了GDP的整体小幅回落。2、三大需求的角度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3、PMI指数的角度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上述分解说明:1、我国宏观经济需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2、旧经济(各传统产业),确实不景气,处于回落态势,它们是经济下行的主要驱动力。3、新经济(消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处于景气状态,但是它们对经济的正向推动抵消不了旧经济对经济的负向拉动。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4、旧经济的现状-产能过剩,国企主导2014年,中国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年底,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2%;水泥产能达30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2.7%;电解铝产能为276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2%;平板玻璃产能为10.4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为68.3%;造船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欧美国家一般经验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至83%区间属于产需合理配比。需要注意的是,在诸如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旧经济产业中,我国国有企业都占据主导地位,而非国有企业则处于从属地位。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4、旧经济的现状-价格下降,经营困难2015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亏损面已达70%以上,前7个月,山西产煤5.31亿吨,亏损71亿元;吨煤利润从去年的“不到一瓶矿泉水”跌到“挖一吨煤亏十元”。2015年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386.38亿元,10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48家亏损,亏损面扩大至47.5%,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5%,亏损额再创年内新高。动力煤价:2011年初的848元/吨,目前370元/吨,降幅56.3%螺纹钢价:2011年初的5200元/吨,目前2000元/吨,降幅61.5%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5、新经济的现状-快速发展,民营主导根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6)》:“十二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增加值增速将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两倍以上,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4%,由此可见,我国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从事新兴产业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创业板为我国新兴产业的代表和集中营,我们以创业板企业的控制人来说明。在432支创业板股票中,只有机器人,西部牧业等17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机构,其余415家企业实际控制人皆为个人(2015年中数据),这充分说明,我国新兴产业的创业主体是民营企业。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5、新经济的现状-融资不足,供给不足资产负债率,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产品:技术和质量仍有待提高。海外抢购说明国内产品供需不匹配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根据国家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底线在6.5%左右。从库存的角度来看,参考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次贷危机的情况来看,2016下半年库存增速有望企稳,进而带动经济企稳。预计2016年GDP增长6.7%6、2016年展望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7、小结1、旧经济回落,新经济向上这种宏观经济中二重天的格局将长期存在,预计2016年GDP增速为6.7%。2、新经济占比逐步提升,旧经济占比逐步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3、旧经济,国企主导,主要问题在于产能过剩,价格下降,企业经营困难。4、新经济,民营主导,主要问题在于融资困难,产品供给仍然不足,供需不匹配现象比较严重。5、目前我国新旧经济问题主要在于供给侧。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供给侧与需求侧:供给侧:Q=F(资本、劳动、技术),不直接形成GDP需求侧:投资,消费,出口,直接形成GDP需求侧:着重于中短期,解决的是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供给侧:着重于中长期,解决的是产品和生产端的问题。供给侧改革:在客观上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短期冲击,这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为其保驾护航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内涵比较多,有助于解决我国新旧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解决产品供需不匹配现象,然而供给侧改革还需要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主要结论:供给侧改革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无论是去产能,降杠杆还是补短板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旧经济占比下降不可逆转,不能只从需求侧去人为的制造虚假需求和繁荣,更多的要从企业和行业本身入手去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让企业形成市场化的理性主体,在于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典型代表就是国企改革,这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新经济的发展要顺应市场规律,政府更多的是提升对其支持力度和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方面也要从资本市场入手。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关键词: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如上所述,产能过剩行业中,国企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工业产能严重过剩,一方面是经济转型,下游需求降低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由于企业无序发展和非理性经营的因素导致的,而背后的因素则是地方政府的背影和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造成的。去产能的同时需要做好国企改革工作,多兼并重组更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1、去产能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现状:政府负债:2015年底,窄口径地方债务率约为86%,宽口径(包括或有债务8.6万亿)则为133%。企业负债:2014年底,企业部门债务总额为83.1万亿元,其中国企(非金融)负债约为66.5万亿。企业部门债务约为130.6%。一般发达经济体的企业负债比率约在50%至70%之间。居民负债:2013年底,中国未偿还消费贷款约21万亿,负债率为36.7%。在各个部门中,企业部门杠杆率最高,政府次之,降杠杆的重点在于降低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杠杆。2、降杠杆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资产负债率=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可以看出,去债务杠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第一.控制新增债务量,不搞大规模刺激政策第二.引导利率下行,减轻负债成本,逐步解决存量债务第三.做大和增加权益资产我们重点来分析第三条。做大和增加权益办法主要有一是企业市值提升,二是企业多采取权益融资。2、降杠杆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从会计的角度来看,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净资产,当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时,假设企业的净资产不变,但是二级市场股价的上涨将造成股东手中股票可变现价值的上涨,从这个角度来看,股价上涨,将带了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实际下降,极大的提升了股东的偿债能力。2013年底全部A股(非银行石化)市净率为2.07倍,到2014年底这一数据为2.84倍,截至2015年底这一数据为3.52倍。2、降杠杆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2013年底全部A股(非银行石化)总资产35万亿,负债23.82万亿,股东权益11.18万亿,资产负债率为68.04%。若以此为基数计算,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从市净率的角度出发,2013年股东权益市值为11.18*2.07=23.14万亿,此时实际资产负债率50.72%,随着股市上涨,到2014年和2015年底,这一数据下降为42.86%和37.7%。由此可见,股市上涨,极大的带来了股东权益市值的上涨,显著的提升了股东的偿债能力,降低了实际资产负债率。这对于所有企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013年2014年2015年市净率2.072.843.52资产负债率68.04%(50.72%)68.61%(42.86%)69.42%(37.7%)2、降杠杆-增权益市值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2、降杠杆-增权益市值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2、降杠杆-增权益融资增权益融资主要靠IPO和增发,这都与A股市场繁荣与否密不可分。2013年时A股融资(包括首发IPO,增发和配股)为2996.29亿元,2014年随着股市上涨,这一数据增加到4856.3亿元,2015年前11月,A股融资为6937.3亿元。目前,股指回落,A股融资功能必将下降,而要想优化融资结构,提升权益融资比例,则必须一个繁荣向上的资本市场。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2、降杠杆-增权益融资三、供给侧改
本文标题: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03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