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中国远程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李镗管理制度:1、你所在的学校有校本研修制度吗?2、当地教育督导部门督导过你所在的学校校本研修吗,效果如何?研修任务3、2017年—2020年贵校的校本研修的主要任务?4、互联网时代,如何借助网络开展校本研修呢?5、梳理一下校本研修的只要内容,并思考校本研修与你的工作之间的关系?思考?=“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学校、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化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中,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与教育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及常规教研、教育科研)有机融合的促进“学”的过程与活动。核心是学校“教学、教科研、培训一体化”。一、是何:什么是校本研修?=1.为了学校指学校自身应成为发展的中心和根本,校本研修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2.基于学校研修的内容是在学校中自下而上形成的,是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情境中归纳出来的真实问题。研修的成果在本校应用,解决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本校教育、教学质量。3.在学校中指教师是研修的主要力量,活动是围绕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的,没有学校自身的主体作用,学校的课程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1、教师个人:即教师审视和分析自我的教学行为及结果,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体责任人”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和研讨,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2、教师小组: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3、专业引领: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理论支持。4、管理制度:校长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集体责任人,学校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制定。开展校本研修的四个要素=基于学科课堂优化课堂学习(基础)基于学校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梯子)基于研究课题作实教研科研(翅膀)基于学校品牌建构学校文化(灵魂)校本研修的几个层面=什么是工作坊围绕一个核心问题的学习共同体可以是网络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混合研修项目的特点(国培等):依托网络形成团队,网络提供课程等支持校本研修落实教学改进。问题解决校本研修,专业支持网络研修,教学改进成果固化双研修三维整合基本模式问题聚焦专业引领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改进固化分享成果研修的基本模式教学改进固化分享成果二、为何:开展校本研修的目的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是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核心素养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它有别于一个人潜在的能力。什么是核心素养1.贯彻“立德树人”,落实“核心素养”六大核心素养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责任担当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实践创新每个素养有三个要点——18个要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结构:三个方面六个素养十八个要点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实践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理性思维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勇于探究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自主发展健康生活学会学习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勤于反思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信息意识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技术运用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16概念核心素养:“融合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组合概念,是学生个人后天形成并不断发展,同时有利于个人及社会良好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和能力”融合性发展性必需性意义核心素养是对当今时代的公民素养的高度概括。它凸显了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和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时刻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不能归结为知识的堆积、技能的训练,而首先是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狂躁心理,回归常识、回归常态、回归正轨。——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核心素养的教学落实多角度实验探究与创新表达基础性课程连续性、顺序性拓展性课程拓展性发展性课程整合性童心课程的组织——纵横组织结构一至六年级各个学科知识童心课程纵向六个阶段(六年),横向三个层次凸显国家课程的时空序并充分体现学校育人特色在这个框架结构中,既有纵向的递进,也有横向的拓展。每一个课程内容都可以在这个框架中找到是适合自己的位置,又能与其它内容形成相辅相成的联系,最后通过教师的智慧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自身的价值。整合性:知识能力及品性的内化整合(占总比重80%)完满生活者课程表现公式:1国家课程教材+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负责+教师温暖的加工=学生全方位的生活(占总比重10%)终身学习者课程表现公式:2更广阔的资源+学生的兴趣与理想=学生丰富性的生活(占总比重10%)快乐游戏者课程表现公式):3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游戏活动的互动转化=学生发展性的生活结语核心素养导向的改革趋势旨在通过学校教学时空的重新分配,引导学校思考存在的价值和育人的模式,重新组织教育要素,调整教学秩序;引导教师重新思考学科的本质、跨学科的必要和多路径的选择,引导学生穿越学科壁垒,联通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关联知识与生活,彰显学习的实践性与创新性,过与以往不同的学校生活。为何:为什么要校本研修适应和促进课程改革各国根据本国教育目标来规定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并研制各学段、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以及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及应达到的素养水平是基本趋势。英国(2007,2010)、德国(2003)、瑞士(2007)、澳大利亚(2009)以及美国(2010)等国家新近开展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都毫无例外采用了这种模式。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2010年):以语言为例,将语言领域中的独立意识、理解力和批判能力,重视证据、技术与数字媒体的策略性运用、文化理解等要素,确定为该学科的核心素养。根据这一素养模型,分别明确了读、写、听、说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和水平标准。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框架结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科本质改革理念课程价值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品位、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4.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行动学习动脑动手:四个核心素养什么关系呢?能画个图做解释吗?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学作品是人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人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为何:为什么要校本研修2.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提供保障:崇尚教师自主、合作和开放共赢,尽可能为每位教师提供展现和开发自己潜能的机会,为教师营造一个互相尊重、合作、研讨、发展的研究氛围,调动和保持教师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2)起推动作用:是再造教师学习文化的新型载体,实现教师理论素养专业化、学科知识专业化、教学实践专业化。(3)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可迅速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效果,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素质,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实现教师自我价值。为何:为什么要校本研修3.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1)能使教师正视学校问题,关注学校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校内在动力。(2)可推动自主管理,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有力于学校文化、课程文化重构与再造,构建和谐校园和学习型学校,形成办学特色。三、如何:实施校本研修的内容与方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实核心素养——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研修的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化的焦点——课堂教学的转型基于学的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伙伴。——顾明远一个基于学的课堂案例在一堂《德国史》课上,老师放映着将1945-1994年间发生在德国的重要事件组合剪辑起来的纪录片。学生与老师一边看电影,一边在纸上作些记录,偶尔老师会穿插一个问题,或是一点解释,学生们简单讨论几句。我坐在一位男生旁,趁他看电影,借过他的记录纸,一下子明白了……第二张纸是让学生在一个时间轴上整理这些关键事件,并将美、苏、英等国的对德主张与政策也整理到这个时间表上,梳理其中的逻辑与线索;第三张纸上有若干演讲
本文标题: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06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