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德育论文《走进学生的心灵》
德育论文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教师的主要职责。社会变迁,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化。现代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用自己的耐心,走进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那么,我们班主任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一.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好榜样。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班主任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二.用爱沟通,架起心灵的桥梁。爱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的教育境界。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挚友,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三.赏识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许多班主任却怨这怨那:学生太坏啦.班干不得力啦等等.有的班主任说:“天天讲纪律,讲规范,为什么总不能改变班里的歪风邪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这,批评那,就能建立进来吗?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一味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如果没有改正,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等.有的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这些班主任想用自己的威严来下退学生,使他们变得温存驯良.但事实证明,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许多学生依然“死不悔改”。在教育无效之际,个别班主任甚至做出体罚学生的不当行为。采用赏识教育激发班干的工作热情。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发这部分同学的工作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关键。采用赏识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有些班主任上班会课时,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或者只字不提。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我却认为:只有集体有了凝聚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每周班会课时,我都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另外,我非常注意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四.评语激励,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成功的评语是“花朵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及时雨;是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路灯、方向盘;也是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纽带。期末给每位学生写好各具特色的恰如其分的,并带有激励性与指导性的评语,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用火一样的热情,慈母般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与学生融洽在一起,拉近师生间和谐、友善的心理距离,这是写好评语的关键。用评语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教师的评语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指正,通过评语明确点出今后的要求与希望,使学生从评语中受益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改正,坚定其学习的信心。用评语鼓起学生进步的风帆。教师写评语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点给他们指出其优势与目标,促进与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在一个班级总有些各方面都出于中游的学生,我除了平时多鼓励他们赶超先进外,在期末的评语中,重在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用评语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在写评语时,应充分肯定其存在的优点,多表扬赞美,恰如其分、生动、贴切的语言,让评语像说话一样,情真意切,让人感受到舒服,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一些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我除了平时注意引导和严格要求外,针对他们常有满足感受、自豪感、骄傲的表现,在期末评语中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相结合,促进其综合素质提高。。世上绝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也会因性别、性格、兴趣、爱好、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显现出不同的个性,更显现出各不相同的优缺点。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个个鲜活个体身上的闪光点,加于肯定,艺术地对学生提出意见与建议,并找准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每位学生都有好感觉,勇敢地正视困难、承受挫折、充满信心地不断进步。这两年来,我一直坚持认真写好学生的评语,做到提前动手,各具特色,强调真实性,针对性,公正性,尤其突出启发性、激励性,防止千人一面,通过评语艺术,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迫使学生下决心克服改正缺点。因此,成功的评语都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起到促进的作用。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变得轻松愉快而且卓有成效。拿出你的爱心,遵循科学规律,走进学生的心灵吧,学生永远记得你,家长感谢你,国家需要你。
本文标题:德育论文《走进学生的心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1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