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毕业论文)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分析及对策——以牛根生从伊利到蒙牛为例
正文1绪论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大企业难以取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及美好的未来,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在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大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中小企业无论在管理规范化、培训和员工福利等方面,都很难跟大型企业相比,但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作用对中小型企业却往往更具有决定性。虽然,中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企业多方面的因素,但为了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人才战略始终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境:人才流失严重,而且越是对企业起到关键作用的中高层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流失越严重。面对不断上升的人才流失率,不仅造成技术的流失或商业机密的泄露,而且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企业员工的士气。过高的人才流失率必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最终可能影响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甚至可以使企业最终走向衰亡。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当初离开伊利的时候,从伊利带走了一大批员工,这就不仅给伊利造成了重大的人才跟经济损失,还为蒙牛日后成为伊利最具有竞争力的对手奠定了基础。如何降低人才流失率,留住优秀的人才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在初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影响。并结合案例,从社会因素、企业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归纳出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探讨了中小企业降低人才流失率,留住人才的对策,如更新企业的人才管理理念、依据市场价值确定人才价值、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用人环境等。一、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影响(一)概念界定1、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并于2011年7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这次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修订是我国历史上的第8次修正文2订,也是涉及面最广、行业面最宽、划型较全的一次。新标准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涉及84个行业大类,362个行业中类和859个行业小类,新增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本文仅给出工业领域的中小企业界定。即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2、人才流失的概念界定“人才流失”指的是属于特定群体、组织、地域的专门人才或其他有才能的人,离开自己原来所附属或者服务的对象,而到了另外的群体、组织、地域。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流失,实际指由于竞争主体的地位、环境、条件、实力相差较大,导致一定时期内,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一方,其人才单方向地向优势一方转移,双方的人才流动呈现出强烈的不均衡性和不平等性。人才流动涵盖了人才流失,但是它们也有区别。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的人才流动是合理的,对组织是有利的,也是必须的,但一旦人才流动频率过高,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稳定发展,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这就形成了人才流失。(二)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和贸易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中小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可小视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正在迅速,根据工商管理部门的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在对外出口还是在为我国人才提供就业市场方面都占了很大分量,已占我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如果能保持正常比例的人才流通(通常情况下是15%以内)将有利于企业的再造血和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然而,据有关统计,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率达到50%,有的企业甚至达到70%,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流失频率越来越快,高达30%,供求的失衡和市场竞争所导致的各企业势力对比的迅速改变使得优秀人才不断流向名牌企业,不仅如此,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呈现出“集体跳正文3槽”的趋势,这种优秀人才的过量流失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经营和发展。虽然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人才流失问题的严重性,也在采取一些措施,如加薪、开展联谊会等来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忠诚度以及稳定性,然而由于运用方法不当所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中小企业要想在这种情况下生存下去,就必须得运用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策略,降低企业核心人才的流失率,这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所正在面临的重要难题。下面以牛根生从伊利到蒙牛为例。牛根生是伊利集团原生产经营的副总裁,也是当年伊利的第一功臣。当时伊利8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他主管的事业部。牛根生在伊利员工当中的威信相当高,人们对牛根生的信服来源于他的为人之道和人格魅力。不过,在伊利工作了16年、用心打拼的牛根生似乎逐渐地体会到了某种变化。特别是1998年上半年,牛根生在使用资源方面却感到了某种不顺畅,就是调动很小的一部分资金,也有众多部门来掣肘。最极端的时候,甚至是连买把扫帚都要打报告审批。牛根生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已经深陷困境。此后,牛根生先后递交了3次辞呈。前2次都被“劝回”,牛根生收回了辞呈。但是,牛根生发现自己的环境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恶劣。牛根生第3次递交辞呈是在伊利的一次董事会上,最后董事会以多数压倒少数的表决结果免去了牛根生副总裁职务。在牛根生从伊利出局以后,没过多久原来跟随牛根生的一帮兄弟纷纷被伊利免职,他们一起找到牛根生,希望牛根生带领他们重新闯出一条新路。这几个人分别是:伊利原液态奶总经理杨文俊,伊利原总工程师邱连军,伊利原冷冻事业部总经理孙玉斌,伊利原广告策划部总经理孙先红。除了伊利人事和财务的头,伊利各个事业部的头都到了牛根生这里。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名字是“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牛根生的蒙牛一成立,得知此消息还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开始一批批地投奔而来,总计有几百人,他们义无返顾地加入了蒙牛的团队。在蒙牛新的管理团队当中,牛根生只从外边请了一个人,那就是伊利原先的党委副书记卢俊,当时已经调任内蒙古证券委任处长。牛根生曾经对他的部下说过:“一切竞争要从设计时开始”。卢俊既是党政内行,又是乳业专家,还是证券方面的高手,牛根生请她来的目的很明确:蒙牛一开始就要做成股份制公司,让蒙牛有一个健康的开始。牛根生43岁创下的蒙牛集团熠熠生辉,这家企业在3年内销售额增长50倍、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并且吸引了摩根斯坦利等全球知名的投资机构2600万美元战略投资。牛根生曾经长期担任伊利的销售负责人,他通过在伊利的经历,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全国最大的销售网络,6年之后,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过伊利成为全国第一。正文4(三)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1、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会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上,造成经营成本的上升,比如老员工离职后,企业往往需要投入比老员工更多的成本到新员工身上,这些成本,不仅仅体现在员工的重新招聘和培训上,而且体现在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贡献大小差距以及工作失误率的攀升带来生产资源的浪费上。对于像牛根生这样手中握有丰富资源、人脉的员工,他们的离开更将导致企业在重新寻找新资源、新客户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这也直接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2、造成技术的流失和商业机密的泄露中小企业人才往往任职于企业的关键部门,掌握着这个企业的核心技术,直接接触企业的最高机密。从伊利流失的人才掌带走了企业大量的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一旦这些核心人才联合起来,自立门户从事与原企业接近的业务,势必会造成原企业的竞争压力大大增加,甚至对原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严重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后来蒙牛事业的开创及强势的发展势头,使得蒙牛仅用6年的时间就超越了伊利集团。3、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人才的流失会使中小企业的一些关键步骤无法进行从而影响到其他在职员工的工作情绪,破坏企业内部的平衡和稳定。甚至,中小企业人才的流失往往会出现“羊群效应”,伊利企业中具有影响力的牛根生带头离职,其他员工也因其人格魅力和优秀的领导能力,坚信跟随他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机遇,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几百名员工的集体跳槽,不仅如此,这种集体跳槽行为还会严重的对其他在职人员产生心理冲击,使他们失去对企业信心,造成人心涣散,也许从未考虑换工作的人员也会准备开始寻找新的工作。4、人才流失会给竞争对手提供有利机会正文5人才流失大多会在本行业内发生,人才流失率过高将导致企业人才整体水平的下降,而人才整体水平的下降必将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企业竞争力的下降必将影响到企业长远发展,不仅如此,企业人才流失所留下的职位空缺迫使企业重新培养或是寻找接替者,其间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还给了竞争对手有利的追赶机会。伊利流失的大量员工多是一些已经或将来能够成为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员工,他们往往能够创造、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建立和推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升级,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他们是一群务实积极和具有献身精神的员工。刘根生从伊利出局后,自立门户,联合其他人才形成有利的局势,为日后蒙牛成为伊利最具有竞争力的对手奠定了基础。二、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一)社会因素1、人才的社会需求大于社会供给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拥有充足的资金,物质资源的同时,若拥有一批专业知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拥有一些优秀战略管理人才,非程序化决策人才,企业将会持续经营,长期稳定地保持较高的速度发展。可见,人才的竞争,将是本世纪企业间的根本竞争,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否的关键性因素,这样,必然导致企业间对人才的争夺,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比一般员工多得多的职业机会。在这种具备现代文化素质和先进劳动技能的高质量企业人才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伊利企业的人才便能够在市场上更轻易地找到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的职位,宁愿放弃优厚的待遇而愿意跟着牛根生重新创业,使得伊利众多人才流失。2、社会信用机制的缺失伊利大量员工的流失,通过上述案例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信用机制的缺失。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是一种社会的正常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劳动力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员工跳槽,流动速度过于频繁,造成了企业的无序竞争等减少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重合同、守信用”是足以保证市场经正文6济有效运行的前提。社会的信用建立在人的信用的基础上,伊利发展的十几年中,流失了数百名人才。伊利的工资在全行业是最高的,但是它过于强烈的业绩导向,加上公司领导者的价值观、管理水平和风格使员工感到不适应,时间久了,会使企业员工缺乏一种归属感,与此同时产生对企业的不信任因素使他们想要寻找更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企业。另一方面,在员工对企业文化感到不适应的情况下,多数员工就不仅不会进行自我调整,还会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问题,是领导的问题,并且不会遵守合同的约束,把跳槽就当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就全社会来看,我们还没有一套有效地信用机制,对于那些不守信用的人,社会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二)企业因素1、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很多人离开一个企业,并非因为对待遇不满意,而是感觉自己难以融入这个行业。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理念错位,整个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良好的风气。当年随着牛根生在企业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业绩也越来越出众,使得伊利集团的高层对他心生妒忌,采取不公正的做法来打压他,最终使得他离开企业,不仅如此,这种不健康的企业文化还激起了其他员工的不满,从而众多志同道合、有相同价值观的其他员工也尾随跳槽。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中小企业在人
本文标题:(毕业论文)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分析及对策——以牛根生从伊利到蒙牛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2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