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立德树人--演讲稿(思修)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立德树人”。何为“德”,“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在不违背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而辞海上这样定义道德,“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或借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而育人出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认为道德首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意识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先成人后为君子。育人即培育人才。“立德树人”大多用于教育工作者身上,似乎只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但我并非这样认为,在下面的演讲中我将阐述我自己的见解。作为一名大学生,是一名受教育者,在“立德树人”中扮演的是一个“人”的角色。更具体的讲,如果按严格要求,我们正走在达到“人”的路上,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成为有德之人。作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立德树人”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被培育者,我们应该承担起一个有为青年的责任,我们不仅仅要自己努力达“人”还要学会去“树人”。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讲,我希望自己遇见的每一个老师都能够立德树人,这是对一个老师基本的要求,为什么一个老师要先立德才能树人。.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通俗的说就是,如果连一个老师都不去追求德的境界,无法实现德的要求,那么又有何资格去要求他的学生实现德呢!所以呢,老师必须立德第一,一个有德的老师才可能去尽心尽力培养学生。但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德似乎还是不足的,教育即要育人,一名老师如果只是自己具备高德育却不具备良好的教育方式,那只能够心有余而力不足,空空浪费了育人心。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与时俱进寻找最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方式。虽然现在我们看到由于社会的复杂,有些老师丢失了“立德树人”的本质但我听到更多的老师们这样说:“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让我们和学生一同成长!”我愿意相信老师们,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老师他们甘于奉献,甘于牺牲,甘于无私的爱学生。其次,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对自己的第一要求也应该是立德,但我认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自我提高上,孔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自我实现德的道路上,我们应该用德去感化更多的人,将德传播弘扬至每一个角落。我们要用行动去表现德,将理论上的德现实化,去实践它,捡起随地的垃圾,上交捡到的失物,当我们这样做时,或许有人会无德地嘲笑我们傻,但要相信更多人会因为我们的小小举动而去模仿,尤其是小朋友,他们会知道当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应该怎么样去做。希望有一天,当路遇跌倒老人时,当乘车遇弱势群体时,当巧遇扒手时,我们都会知道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最后,我用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话来结束本次演讲,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立德树人--演讲稿(思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6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