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婚庆市场研究报告一、中国新婚消费需求分析二、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一、中国新婚消费需求分析1.新婚消费需求现状2.新婚消费结构3.区域经济水平及其结婚消费差异分析4.结婚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新婚消费需求现状•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2006年3月发布的《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最近5年来平均每年全国有811.3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183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每年结婚新人近1000万对,仅北京市2006年就有17万对新人注册结婚。新婚人群愿意把积蓄的31%用于婚庆有关的消费。由于受2005年盲年观念影响,2005年结婚数量下降,2006年受“07猪宝宝”观念影响,结婚数量大幅增加至946万对,增幅为14.8%,其中北京从05年的9.7万对增长到17.1万对,上海从10.5万对15.8万对。新婚消费结构统计显示,全国每对新人消费结构为:影楼婚纱照3526元,结婚珠宝首饰5659元,婚纱礼服2008元,婚庆礼仪7464元,喜宴水平(不含酒水)1030元/桌,新居装修5.6289万元,蜜月旅游9304元,家用电器16533元,家具17263元;则这些新婚消费已达138646元。数据加权统计表明,如果不算购买新居和家用轿车的话,我国城镇居民的新婚消费主要是新居装修(44.75%)、新居用品(含电器和家具,26.86%)及婚庆宴请(12.89%),占总消费的84.50%,其中新居装修和新居用品属于长期受益性消费。其它消费项目中,蜜月旅游、珠宝首饰、婚礼庆典、婚纱摄影、婚纱礼服等真正结婚消费不足15.5%,仅1.9480万元,与国外消费的比例仍属较小,增长空间较大,而且其中珠宝首饰仍可属于保值性投入。在结婚消费项目选择上,2006-2007年新人对仅结婚才需要的主要服务和产品选择中,其首选为婚纱摄影(85.6%的新人需要拍摄婚纱照);其次为婚宴服务(78.74%的新人准备到酒楼举办婚宴);然后依次为婚礼服务、蜜月旅游和购买婚纱,即56.2%的新人计划请婚庆公司为他们举办婚礼;46.4%的新人将安排蜜月旅游;36.6%的新人要为新娘购买婚纱。新人结婚典礼选择项目新人结婚典礼选择项目婚庆项目占比(%)需要拍摄婚纱照88.4计划请婚庆公司策划婚礼49.1酒楼举办婚宴78.7新娘购买婚纱36.8蜜月旅游67.7区域经济水平及其结婚消费差异分析从2006-2007年中国行政大区结婚消费差异来看,基本上是华北和华东地区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如华北地区在婚纱摄影、婚礼服务、珠宝首饰、蜜月旅游和新居价位方面具首位;华东则在婚宴服务、新居装修和新居家电方面具有优势。在一项对婚礼费用的调查中发现,在城市举办婚礼的平均费用为62620元,这里不包含新婚房屋装修、家电家具购买等,在新婚时,对房屋新居装修的费用平均为56998元,购买家用电器平均16680元,家具为17494元。而农村的则在16100元。有88.4%的新人认为结婚时要拍婚纱照,78.7%认为要在酒楼举行宴席城市农村城市举行婚礼的各项费用支出比例序号各项支出费用(元)各项占比(%)1婚宴341200.542买首饰120000.193服装60000.104乐队司仪38000.065拍婚纱照30000.056其他20000.037租用车辆17000.03合计626201.00农村举行婚礼的各项费用支出比例序号各项支出费用(元)各项占比(%)1宴请60000.372首饰30000.193衣服30000.194拍婚纱照15000.095烟酒糖茶10000.066其他10000.067婚礼用车6000.04合计161001.00(1)结婚消费项目增加,62.9%的新人表示要举行婚庆,婚庆的档次也有较大提升(2)结婚消费范围不断扩大,新娘婚纱从以往租用型,变成了挑新款买回家,婚礼现场的灯光、音乐、司仪等标准也节节攀升(3)现代人的婚礼正由“物质型”向“精神型”转变(4)结婚年龄愈来愈大,结婚人数将逐渐下降(5)我国的新婚消费集中在节假日,传统观念对结婚择日仍有影响(6)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里,婚礼出现了新的变化,婚礼的形式、内容、地点变得多样化、个性化(7)婚庆从“攀比风”、“炫耀风”到流行“婚事应该从简”的观念,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转换成在经济承担能力之内的婚庆行为,得到认可。结婚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1.婚庆产业及婚庆产业链定义2.婚庆产业市场容量3.婚庆产业结构4.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5.我国婚庆产业存在的问题6.我国婚庆产业的发展趋势二、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婚庆产业,又叫婚庆消费产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包括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婚后蜜月等时期)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婚庆产业链属于以产品与服务结合的需求拉动型产业链,而且有多种产品与服务。婚庆产业的核心活动是新建家庭,其产业链主要是围绕着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及婚后蜜月三个不同阶段形成●婚庆产业链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新人消费需求为导向,所有企业部分或完全围绕新婚消费主题,以产品、服务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网链婚庆产业及婚庆产业链定义根据国家民政局的统计数据,全国2006年因婚礼当日而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亿元,预计到2008年将上升到5000亿元。婚庆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商机的市场,涉及到相关的几十大类品种的产品,如服装、摄影器材、餐饮、旅游、珠宝、礼品、服务等等,婚庆市场前景乐观。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生育高峰期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07至2012年左右进入婚龄。预计婚庆消费额有望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毫无疑问,婚庆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增长点!中国的婚庆产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峰期!不少商家已经觊觎婚宴市场这一蛋糕了。婚庆产业市场容量(1)婚礼服务: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全国已到了火爆的程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广州在5年前只有30家婚庆服务公司,现在已经超过了100家。(2)婚纱摄影: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仅城镇新人在婚礼上的消费就达4183亿元人民币,其中婚纱摄影在整个婚庆支出的比例约为15%。(3)婚纱礼服:在90年代以前,婚纱礼服价格高昂,婚纱消费基本上都以租借为主,近年来随着婚纱售价下调以及对婚纱卫生和个性化的要求,引发了买婚纱的热潮,婚纱礼服的消费量猛增。(4)婚宴服务:近年来,结婚的高峰年引发了婚宴市场的火暴。根据各大城市的报纸报道统计,从2005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饭店的全年婚宴就大多提前排满。婚宴利润相对比较高,即使酒店免费提供一系列新人蜜月套房、喜庆蛋糕、鲜花等优惠,婚宴的利润率也达30%~40%婚庆产业结构(1)产业链逐步形成:我国结婚产业在婚礼服务、婚纱摄影、婚纱礼服生产、婚宴服务四大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下,76个关联行业相互连接,逐步形成了以结婚消费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行业集群。(2)总量规模:随着婚庆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市场供给总量有所扩大。(3)企业规模:中国结婚产业的主要行业企业的规模较小,从业经营者水平参差不齐,从从业平均人数来看,全国各城市的婚庆企业的平均从业人员均很少,婚礼策划企业平均每家从业人员10人左右,婚纱摄影企业平均每家40-60人。(4)全国缺少婚庆“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市场:市场呈高度分散局面,全国婚纱市场呈广州、上海、苏州三角鼎力局面,但其他各地婚庆产品主要参杂在服装、礼品、小商品市场内,高档产品、珠宝、服装等主要到百货商场、专卖店采购,婚庆公司、摄影公司、鲜花专卖店散居在城市的各角落,市场呈高度分散局面,目前没有真正意义做到婚庆服务“一条龙”服务市场。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1)产品服务同质化,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2)前景看好但混乱无序,产业服务不规范,“红色投诉”居高不下,诚信问题严重(3)婚庆公司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现象影响行业发展,(4)高端新婚消费市场不成熟,缺乏为高收入新婚人群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5)行业标准欠缺,行业管理力不从心(6)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产业资源亟待整合,旺季之后婚庆行业面临洗牌(7)缺乏符合产业发展的企业营销模式(8)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各种职业培训不够发达我国婚庆产业存在的问题(1)行业分工细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提供的新婚消费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2)服务质量将不断提升,注重服务档次和内容,有系统的职业取向序列。(3)各类婚庆服务公司合纵连横、行业内与企业间“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共赢发展趋势。(4)婚庆产业“掘金”行业不断扩充,新婚消费蛋糕持续增大。(5)各地区婚庆协会不断成立,将大力提倡贴心服务、诚信服务。(6)政府更加重视婚庆文化,制定和完善新婚消费行业规范,整治行业市场。(7)企业更加注重创建婚庆产业知名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全行业经营管理水平。(8)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婚庆产业中将发挥更大的宣传和销售作用。我国婚庆产业的发展趋势1.婚庆产业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产品、服务综合性产业(涉及76个中类行业)2.婚庆产业是一个消费高峰期非常集中、非理性消费且消费额高的产业3.婚庆产业是一个追赶潮流、彰显个性的时尚产业4.婚庆产业是一个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新兴产业小结
本文标题:婚庆市场调研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1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