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商业银行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可行性分析及其监管
商业银行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可行性分析及其监管作者:顾圣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参考文献(51条)1.参考文献2.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19973.俞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20004.邱华炳.孙健天中外宏观投资比较研究20025.丁志杰发展中国家经济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20026.高鸿业.吴易风研究生用西方经济学19977.杨晓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19978.易纲海闻商业银行管理学19989.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199610.杨强.陈德如货币市场与投资200111.李新中国国债市场机制机及效率研究200112.刘鸿儒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198713.谢平中国的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199214.盛昌兴.周建明银行计划与资金调度199015.张立洲走向混业经营之路-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经营体制变迁研究200216.陶君道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199617.李洁银行制度创新与金融银行发展200318.许江萍中国资金供求实证分析200319.李建国基金治理结构: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对中国问题的解释200320.杨朝辉搏击基金200221.全枝基金投资与基金管理实务大全199822.刘明康领导干部国际金融知识读本200223.姜纬金融衍生市场投资:理论与实务199624.王国成.黄韬现代经济博弈论19962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和展望199526.刘溶沧.赵志耘现代财政政策论纲199927.陈湛匀.马照富创新金融工具199528.《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编写组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199929.王雪松建设基金监管体系加强基金监管1995(03)30.莫泰山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与监管2004(03)31.李仲翔.杨晓光.汪寿阳美国基金行业公司治理的独立性及对中国基金监管的启示[期刊论文]-国际金融研究2001(7)32.宁琳美国对共同基金的监管及其对我国的借鉴33.石建民开放式基金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2000(12)34.AbkenpGlobalizationofstock,futuresandoptionsmarkets199135.BankofinternationalsettlementsInternational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Developments199836.LawrenceSRitter.willianLSilberMoney,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s200137.LlewellynDtRegulationandSupervisionofFinancialInstitutuons200138.TomValentine.GuyFordReadingsinFinancialInstitutuonManagement_ModernTechniquesforaglobalIndustry199939.AlistairMilneBankcapitalregulationasanincentivemechanism:Implicationforportfoliocnoice2002(01)40.JowephFSinkeyJrEvidenceonthefinancialcharacterisofbanksthatdoanddonotusederivatives2000(04)41.其他参考资料42.查看详情43.查看详情44.查看详情45.查看详情46.查看详情47.查看详情48.查看详情49.路透REUTERS咨询50.彭博BLOOOMBERG咨询51.查看详情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张丽娟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研究——兼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2007银行间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调节短期流动性,进行短期资金配置的主要场所。同时,银行间货币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的重要场所。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是我国市场利率的代表,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不仅是其他金融资产定价的基础,而且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虽然国内从预期理论的角度对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颇多,但是基于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情况,分析利率期限的风险升水、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分析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预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利率期限风险升水的检验模型,分析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此外,由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与控制、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也会间接影响到利率期限结构,所以本文也研究了中央银行利率与银行问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本文背后的研究主线是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与其他经济变量的相关性也是做为基准利率的具体要求。本文通过对这三个主要关系的研究,指出中央银行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具有控制和导向作用;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期限结构不合理,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利率期限结构具有的一定的影响,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作用较弱;两者的相关性和联动性较高;就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对实体经济变化的反应来看,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的反应是适度的(当GDP缺口变动1%时,利率变动1%);结合这些分析,指出目前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更适合作基准利率。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阐述本研究的背景,说明本研究的意义、研究思路、研究中创新之处、未来研究方向等。第二章综述了利率结构的相关理论,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第三章主要从风险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市场利率体系的特点,这是本研究分析的现实出发点。指出与美国的利率结构相比较,我国市场利率结构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国债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二是再贴现利率并未处于利率体系的底端,且高于存款利率,风险与收益不匹配,所以存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国债利率不适合作为基准利率。同时指出,对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争议主要在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之间。这为第四章至第八章主要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指出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决定与控制作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回购利率对银行问债券回购利率具有导向作用。第五章首先从商业银行借贷资金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了同业拆借利率的决定因素,指出存款利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回购利率的影响比较显著。然后,用预期理论检验我国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也考察了加入利率期限的风险升水后的期限结构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同业市场利率不支持预期理论,也就是未来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预测作用不明显,同时指出利率期限结构要受到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这解释了预期理论不成立的部分原因。此外还考察了利率期限结构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检验结果表明其预测作用较弱。第六章首先也从商业银行借贷资金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了银行问债券回购利率的决定因素,存款利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比较显著。预期理论在债券回购市场上同样也不成立,利率期限结构同样受到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它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不显著。第七章考察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的相关关系,指出两者存在较高的相关程度。但是相同期限的利率仍存在利差,两者的利差与市场的期限风险升水与流动性风险明显相关,并分析了造成同业拆借市场风险较高的原因。第八章分析了货币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的传导渠道和市场利率传导效率。利率传导渠道表现为从中央银行的回购利率到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到同业拆借利率。在利率传导效率方面,建立了我国不同货币工具的反应函数,回购利率对GDP缺口的变化反应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考察了回购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回购利率对货币供应量与GDP缺口的影响较大,而货币供应量对GDP缺口的影响在较长时期内才会显示出来。最后对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问债券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优势进行比较,指出目前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适合作为基准利率,并对培育基准利率和提高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2.期刊论文吴道霞商业银行成为货币市场基金管理人的法律思考-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11)商业银行成为货币市场基金管理人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相关法律却禁止商业银行成为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人,因此实践中采取建立控股公司的方式绕过法律使商业银行成为基金管理人.为此,要前瞻性地加快混业经营立法,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成为货币市场基金管理人问题,为货币市场基金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3.期刊论文蔡鸣龙.CaiMinglong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经营策略浅探-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自1996年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开始运作以来,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影响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经营对策.4.学位论文俞卓玥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基于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研究2009银行间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调节短期流动性,进行短期资金配置的主要场所,同时,银行间货币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的重要场所。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是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代表,它同时也是其他金融资产定价的基础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本文的研究主线是依据六个基本原则对变量进行比较,以此来考虑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这六个基本原则分别是:良好的市场主体;良好的市场工具;良好的可控性;大额的市场交易量;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与其他经济指标的相关性。本文分析了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关性,并通过GARCH模型,分析了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的合理性。最后,本文指出目前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更适合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5.期刊论文孟祥林养老保险高效运营:不完全资本市场下的策略分析-金融与经济2008,(5)资本市场不完全是建立高效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障碍,国外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养老保险作为一个规模较为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在进入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会产生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我国在不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养老金的管理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隐性债务和转轨成本的承担主体虚化;空账管理以及社会覆盖面难以扩大;退休年龄偏低等.我国实现养老保险有效管理的策略应该是:通过完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实现对养老保险基金的高效托管;有效地利用货币市场工具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高收益运营.6.学位论文徐亚媛货币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管理效率提升之研究2005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金融体系中起着调节市场主体日常短期资金余缺,传导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作用。金融机构也利用货币市场传导的信息,调节自身的管理策略,包括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我国的货币市场的发展没有像资本市场那样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远远落后于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不均衡的发展,必然会扭曲资金供求信息的传导,对各会融机构的同常管理带来困难。本文从金融市场的子市场——货币市场入手,来论证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货币市场在促进资金合理流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必将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改革、日常管理带来重要的影响。7.期刊论文程霞珍.CHENGXia-zhen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0(2)着重分析了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阐明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把握与方式选择,突破口的认定和分步骤的安排.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货币市场的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以及建立健全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可行性分析及其监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4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