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部分常用中药材及其混淆品的市场调查和实例鉴别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部分常用中药材及其混淆品的市场调查和实例鉴别研究姓名:黄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药学指导教师:李薇20060520部分常用中药材及其混淆品的市场调查和实例鉴别研究作者:黄敏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维敏.蒋立春常见4种中药材及其伪劣品、混淆品的鉴别-当代医学2010,16(7)目的研究4种中药材的正品、伪劣品、混淆品的性状区别.方法运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结果区别伪劣品、混淆品.结论通过对常见4种中药材及其伪劣品、混淆品的鉴别,引起广大执业药师重视对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识别,以确保中药材的准确、安全、有效,让者吃上放心的好药.2.期刊论文吴顺俭.曹全胜刍议中药材的正品、习用品、混淆品及伪品-北京中医2004,23(2)中药的真伪是指其品种,优劣则指其质量.自古以来中药市场存在着鱼龙混杂现象,现今在中药产、供、销诸多环节上,从业人员概念模糊者多,真假难辨者众,严重地影响了药尽其效与用药安全.鉴于目前对中药的正品、习用品、混淆品及伪品尚无统一的划分界限,浅谈管见,意在澄清概念,准确用药.3.会议论文林娜.郭霞橘红及其混淆品化橘红的鉴别2005目的:为橘红及化橘红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性状、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并给出了色谱图.结果:橘红和化橘红的性状、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有明显区别.结论:可用此方法鉴别二者.4.期刊论文黄辉安徽省商品中药材混淆误用品十种-安徽医药2005,9(1)1985年药品管理法实施后中药材的使用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全国中药材品种已趋向统一,中药材品种的混乱使用现象逐渐得到了纠正.但由于各地销售使用习惯有异,部分品种地方性的混用误用现象仍然存在.这里列出10种,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同行参考.本文所列中药材系根据中药鉴定学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的分类次序排列的,主要以中国药典2000年版及其2002年增补版[1,2]以及五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3]、中药鉴定学[4]为标准依据,以原植物鉴定和性状鉴定为主.5.期刊论文王艇.苏应娟.朱建明.李雪雁.曾庆文.夏念和中药材厚朴的DNA扩增产物指纹分析研究-中药材2001,24(10)采用DNA扩增产物指纹分析(DNAamplificationfingerprinting,DAF)技术鉴别中药材厚朴、凹叶厚朴及其常见的伪品、混淆品,获得了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显示的DNA带型差异可简便地区分出厚朴、凹叶厚朴和其它伪品、混淆品.证明DNF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别出中药材厚朴及其伪、混品,在正确引种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6.期刊论文王国顺.陶翠萍几种常用中药的简易鉴别-中外健康文摘2009,6(30)鉴别中药材是加工中药饮片和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其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平时的监督检查中发现许多中药材伪劣品、混淆品出现的频率较高,应引起注意.现总结如下几例,供同道参考.7.期刊论文王义权.周开亚.徐珞珊.徐国钧.WangYQ.ZhouKY.XuLS.XuGJ中药材乌梢蛇及其混淆品的DNA序列分析鉴别-药学学报1999,34(1)DNA序列分析鉴别是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新方法[1],已应用于海马、龟甲、鳖甲等中药材的鉴定[2~7].目前商品流通中乌梢蛇(ZAOCYS)药材的混淆品种类较多,游蛇科(Colubridae)的常见种类都有可能被当作乌梢蛇制成药材,品种鉴定困难[8].而蛇类药材的分子遗传标记鉴别仅有RAPD方法鉴别的报道[9].为深入蛇类药材分子遗传标记鉴别研究,寻找更为理想的鉴别方法,本文用Cytb基因片段序列测定的结果对乌梢蛇药材及其混淆品和原动物进行鉴别.8.期刊论文耿红梅.柴爱军.段春改.杨辉几种易混中药的鉴别-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中药村是加工中药钦片和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其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平时的监督检查中发现许多中药材伪劣品、混淆品出现的频率较高,应引起注意.9.期刊论文刘然两味中药材的鉴别-首都医药2009,(6)中草药品种复杂,同名异药的现象较为普遍.蛇床子、地肤子作为常用药,其混淆品、伪品较为多见,均非正品,不能混用.10.学位论文唐晓晶DNA分子标记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2006本文探索使用多重位点特异引物PCR和ISSR-PCR方法鉴定中药材近缘混淆品种及多来源品种,并对各种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特异、稳定、快捷的中药材分子鉴定新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以下三方面内容:一、中药材DNA提取方法的探讨本次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含淀粉、多糖较多的人参、西洋参、半夏、天花粉药材,在常规CTAB法基础上加以改进,将提取缓冲液中NaCl浓度提高到2.5mol·L-1,有效地去除了淀粉和其他多糖;延长温育时间至2h,不使用液氮研磨样品,提取缓冲液配方中省去巯基乙醇、PVP等成分;用高纯水溶解DNA沉淀;提取步骤为:温育、氯仿萃取、沉淀;使操作简化从而降低中药材DNA提取难度。二、中药材位点特异性PCR方法鉴别本文建立了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方法鉴别中药材人参、西洋参。应用人参鉴别引物PgS481F和PgS712R和西洋参引物PgS481F和PqtK896F,对样品DNA进行PCR扩增,对反应体系优化,依据各自的特异条带进行鉴别。结果当退火温度为66℃时,出现249bp条带的为人参,1049bp条带的为西洋参。并使用20个不同来源的人参、西洋参样品进行验证实验。该法能在同一次PCR反应中准确地鉴别人参、西洋参。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方法用于中药分子鉴定。使用该法经一次PCR反应成功地鉴别了人参与西洋参,半夏及其混淆品,虎掌南星及其混淆品,动物类药材虎骨、豹骨及其混淆品。位点特异性PCR方法鉴别半夏及其混淆品。应用半夏鉴别引物PtITSF和PtITSR对半夏5个产地的新鲜样品、10个产地的药材以及5批虎掌、水半夏样品进行PCR检测。当退火温度为62℃时,只有半夏正品能够扩增395bp条带,所有混淆品无扩增。应用虎掌南星鉴别引物Pprp1148F和Pprp1480R,当退火温度为65℃时,仅有虎掌南星扩增351bp条带,其它混淆品无扩增。应用虎骨鉴别引物PtCytbF和PtCybR对4个虎骨、10个豹骨及各自的混淆品进行鉴定。当退火温度为52℃时,只有虎骨在326bp扩增条带,混淆品无扩增。豹骨鉴别引物Pp3F和Pp3R对样品扩增,当退火温度为59℃时,只有豹骨出现374bp条带,混淆品无扩增。三、多来源中药材ISSR-PCR方法鉴别本次研究对药典多来源药材的鉴别做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应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方法鉴别三来源甘草、两来源黄芪、三来源大黄。实验中对ISSR-PCR反应体系和参数进行优化。经过对40个ISSR引物的筛选,当退火温度为55℃时,引物UBC826可以鉴别三来源甘草;引物UBC866可以鉴别两来源黄芪;引物UBC818可对三来源大黄进行鉴定。通过本次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针对药材干品鉴定中的难点,使用改进CTAB方法成功地从含淀粉、多糖类的典型药材人参、西洋参、半夏、天花粉中提取到基因组DNA,所得DNA提取液纯度高,得率增加,完全满足下游PCR实验的要求,将中药材DNA提取步骤简化。2.利用第三代分子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建立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方法鉴定中药材。使用人参、西洋参各自的特异性鉴别引物,经一次PCR反应成功地将二者鉴定。并且验证了该PCR反应适用于不同产地人参、西洋参的药材、饮片、标本的鉴定。方法的特异性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3.同时应用位点特异PCR方法成功地鉴定了中药材半夏及其混淆品,虎掌南星及其混淆品,动物药材虎骨、豹骨及其混淆品。其中对于名贵的动物类药材虎骨、豹骨为首次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进行鉴定。为今后缺乏特征性理化成分及以器官组织入药的动物类药材的鉴定奠定了基础。4.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方法成功地将三来源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药材进行了鉴定,并将该方法成功地推广到两来源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三来源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鉴定中。为分子标记更广泛地应用于多来源中药材的鉴定奠定了基础。本文链接:授权使用:江南大学(wfjndx),授权号:6f4c51d4-6696-4a4a-810b-9dfc017b4be5下载时间:2010年9月25日
本文标题:部分常用中药材及其混淆品的市场调查和实例鉴别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5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