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9章竞争性市场分析
第9章竞争性市场的分析Chapter9Slide2本章讨论的主题评价政府政策的收益与损失——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竞争性市场的效率最低价格Chapter9Slide3本章讨论的主题价格支持与生产配额进口配额与关税税收或补贴的影响Chapter9Slide49.1政府政策的损益评价——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两个概念: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是消费者获得的超过购买商品支付的总收益或总价值。生产者剩余(Producersurplus)是生产者获得的超过生产商品的成本的总收益或总价值。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图9.1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数量0价格SD5Q0107Chapter9Slide6我们通过衡量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收益与损失来判断政府政策的福利效应。福利效应(WelfareEffects)福利效应是指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造成的收益与损失。9.1政府政策的损益评价——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Chapter9Slide7生产者剩余的变化是-A-C。区域B与C称为无谓损失。BAC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是A-B。无谓损失图9.2价格控制产生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变化数量价格SDP0Q0P最高Q1Q2假设政府制定了一个价格上限P最高,它低于市场出清价格P0.EFChapter9Slide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政策的总损失为区域B+C。剩余的总变化=消费者剩余变化+生产者剩余变化(A-B)+(-A-C)=-B-C无谓损失(deadweightloss)是指价格控制的非效率,或者说价格控制所导致的生产者剩余的减少超过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价格控制产生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变化Chapter9Slide9在这一例子中,如果需求非常缺乏弹性,那么,价格控制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剩余的净损失,即AB或A-B0。价格控制产生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变化Chapter9Slide10BAP最高CQ1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以致于B大于A,那么,价格控制将导致消费者剩余的净损失。典型的例子:1979年的石油价格控制SD图9.3需求无弹性时价格控制的影响数量价格P0Q2Chapter9Slide11[例9.1价格控制与天然气短缺]1975年的价格控制导致了天然气的短缺。价格控制导致的无谓损失是多少?Chapter9Slide12供给曲线:QS=14+2PG+0.25PO需求曲线:QD=-5PG+3.75POPG=天然气的价格PO=石油的价格[例9.1价格控制与天然气短缺]1975年的相关资料Chapter9Slide13PO=8美元均衡时,PG=2美元;Q=20最高限价为1美元[例9.1价格控制与天然气短缺]1975年的相关资料Chapter9Slide14BA2.40C消费者的收益是A-B,而生产者的损失是A+CSD2.00数量0价格5101520253018(P最高)1.00图9.4天然气价格控制的影响Chapter9Slide15价格控制的影响的计量当P最高=1时,QS=18当QD=18时,P=2.40A=(18)x(1)=18B=(1/2)x(2)x(0.40)=0.4C=(1/2)x(2)x(1)=1[例9.1价格控制与天然气短缺]Chapter9Slide169.2竞争性市场的效率竞争性市场在何种情形下出现资源配置无效率或者说市场失灵?1)外在性给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损益的行为在市场价格中得不到体现。Chapter9Slide179.2竞争性市场的效率2)信息不充分信息失灵是指价格不能向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正确的信号。比如信息不充分导致消费者无法做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正确选择。Chapter9Slide18Chapter9Slide19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能够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率。在不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将导致效率的损失或无谓损失。9.2竞争性市场的效率Chapter9Slide20P1Q1ABC当价格被规定不得高于P1时,无谓损失为B+C区域。图9.5价格低于市场出清价格时的福利损失数量价格SDP0Q0Chapter9Slide21P2Q3ABCQ2如果生产者在高价格的诱惑下,将产量提高到Q2,那么,损失就会更大。当价格规定不得低于P2时,需求量仅为Q3。无谓损失为B+C。图9.6价格高于市场出清价格时的福利损失数量价格SDP0Q0消费者剩余的变化:-A-B生产者剩余的变化:A-CChapter9Slide22[例9.2人肾的市场]1984年的《国家人体器官移植法》限制了人们器官的买卖。以下分析这项法令的影响供给曲线:QS=8,000+0.2P假定P=20,000,那么,Q=12,000需求曲线:QD=16,000-0.2PChapter9Slide23D当供给受到限制时,器官的总价值为A+D。AC供给者的损失为A+C。图9.7人肾市场:《国家器官移植法》(1984)的影响数量价格8,0004,0000$10,000$30,000$40,000S’1984年的法令使得价格为零。B如果消费者获得器官是无代价的,那么,其获益是A—B。SD12,000$20,000Chapter9Slide249.3最低价格在某些时候,政府会试图将价格提高到市场出清价格之上。以下我们分析最低价格与最低工资标准。Chapter9Slide25BA生产者剩余变为A-C-D.生产者的整体境况恶化。CD图9.8最低价格数量价格SDP0Q0P最低Q3Q2如果生产者生产Q2产量,Q2-Q3的产品将滞销。Chapter9Slide26B无谓损失为B+C。CAW最低L1L2失业政府规定工资不得低于w最低,这将导致L2-L1的失业水平。SDw0L0图9.9最低工资劳动力工资Chapter9Slide279.4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许多农业政策是建立在价格支持(pricesupports)制度这一基础上的。在这一制度下,政府规定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并且,政府买进维持高价所需的全部产出。Chapter9Slide28BDA为了使价格维持在Ps,政府买进Qg数量的商品。消费者剩余的变化=-A-B,生产者剩余的变化为A+B+D。D+QgQg图9.11价格支持数量价格SDP0Q0PsQ2Q1Chapter9Slide29D+QgQgBA图9.11价格支持数量价格SDP0Q0PsQ2Q1政府成本为Ps(Q2-Q1)D总的福利损失为D-(Q2-Q1)pSChapter9Slide30生产配额政府也可以通过削减产量的方法推动商品的价格上涨。9.4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Chapter9Slide31生产配额的两种情形:1)限制发放出租车营业执照来限制总供给。2)政府控制售酒许可证。9.4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Chapter9Slide32BA•消费者剩余的损失=A+B•生产者剩余的变化=A-C•无谓损失=B+CCD图9.12限耕方案数量价格DP0Q0SPSS’Q1•供给量限制为Q1•供给曲线变为S’Chapter9Slide33BACD图9.12限耕方案数量价格DP0Q0SPSS’Q1•为了激励农民减产,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限产补贴。•政府的激励成本=B+C+DChapter9Slide34图9.12限耕方案BA数量价格DP0Q0PSSS’DC生产者剩余变化=A-C+B+C+D=A+B+D.价格支持与生产配额(限产)对生产者剩余的变化是一样的。总福利的变化=(-A–B)+(A+B+D)-(B+C+D)=-B-C.Chapter9Slide35图9.12限耕方案因此,价格支持与限制产量对于生产者剩余产生的影响是一样的。哪一种政策的代价更高,就视B+C+D与(Q2-Q1)PS,孰大孰小?BA数量价格DP0Q0PSSS’DCChapter9Slide36[例9.4对小麦价格的支持]1981年,供给曲线:Qs=1,800+240P需求曲线:QD=3,550-266P均衡价格为3.46美元,均衡产量为2,630。Chapter9Slide37[例9.4对小麦价格的支持]1981年政府实施价格支持支持价格为3.70美元QD+QG=QDT=3,550-266P+QGQS=QDT1,800+240P=3,550-266P+QGQG=506P-1,750QG=(506)(3.70)-175=122Chapter9Slide38D+Qg通过购买122单位的商品,政府将价格提高到3.70美元。P0=$3.702,5662,688ABCQg•消费者损失为A+B•生产者获益为A+B+CSDP0=$3.462,6301,800[图9.131981年小麦市场]数量价格Chapter9Slide39[例9.4对小麦价格的支持]1981年政府购买产生的影响消费者剩余的变化=(-A-B)=-6.24政府的成本=3.70x1.22=4.52生产者获益=6.38该项计划的总成本=6.24+4.52=10.76Chapter9Slide40[例9.4对小麦价格的支持]1985年,出口需求下降,并且小麦的均衡价格下降到1.80美元。Chapter9Slide41[例9.4对小麦价格的支持]1985年供给:QS=1,800+240P1985年需求:QD=2580-194P均衡价格为1.80美元,均衡产量为2,232。Chapter9Slide42[图9.14小麦市场(1985)]数量价格1,800SDP0=$1.802,232为了将价格提高到3.20美元,政府必须购买466单位的商品,并限制生产配额为2425。D+QSS’PS=$3.201,9592,425QSChapter9Slide439.5进口配额与关税许多国家利用进口配额和关税将商品的国内价格维持在高于世界价格水平之上。Chapter9Slide44QSQDPW进口ABC如果禁止进口,价格将上涨到PO。生产者剩余增加A.消费者剩余损失为A+B+C,无谓损失为B+C.图9.15使进口消失的进口关税或配额数量价格DP0Q0S如果自由贸易,国内价格等于PW.Chapter9Slide45DCBQSQDQ’SQ’DAP*Pw图9.16进口关税或配额数量价格DS通过配额或征收关税,也可以使商品的价格提高。国内生产者的获益仍为A。消费者损失为A+B+C+D。Chapter9Slide46图9.16进口关税或配额如果征收关税,政府将获得关税收入D。国内总的福利变化为B+C。如果实施配额,D就被国外生产者获得,因此,国内净损失为B+C+D.DCBQSQDQ’SQ’DAP*Pw数量DS价格Chapter9Slide479.6征税或补贴的影响税收负担(或补贴获益)通常是由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同分摊的。以下我们来分析从量税的影响,从量税是对每销售一单位商品征收一定的货币额。Chapter9Slide48DSBDA买方损失为A+B,卖方损失为D+C,税收收入为A+D。无谓损失为B+C.C图9.18税收的影响数量价格P0Q0Q1PSPbtPb购买者支付的价格,PS是卖方获得的价格,两者的差额为税收。税收由买卖双方共同分摊。Chapter9Slide499.6征税或补贴的影响征税后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销售量和购买价格Pb位于需求曲线上:QD=QD(Pb)2)销售量和销售价格PS位于供给曲线上:QS=QS(PS)3)QD=QS4)Pb-PS=税收图9.19供求弹性决定税收影响数量数量价格价格SDSDQ0P0P0Q0Q1PbPStQ1PbPSt税收由消费者负担税收由卖方负担Chapter9Slide51转稼因子:ES/(ES-Ed)转稼因子表明以高价形式转稼给消费者的税收份额。若Ed/Es较小,则税负主要由买方负担;若Ed/Es较大,则税负主要由卖方负担。例如,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Ed=0),转移因子为1,所有的税负完全由买方承担。9.6征税或补贴的影响Chapter9Slide529.6征税或补贴的影响
本文标题:第9章竞争性市场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7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