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化学关于说课技巧的指导
关于说课退出如何进行化学说课一、如何说教材1.如何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如何描述教学目标3.如何确立教学重难点二、如何全面深入分析“学情”?三、如何阐述教学程序(过程)?四、如何说“效果预测”与“反思”?退出如何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案例1:《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是化学必修1中第三章《硫的转化》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已经介绍了《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之后引入该节内容。你认为上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有什么问题吗?退出如何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地位和作为应该理解为这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意义以及该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1、内容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这样安排的意义。通常包括:(1)前面已经安排了哪些知识与技能等的基础;(2)本内容包含了哪些内容?它们与前面内容之间有何关系?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拓展或应用;(3)该内容与后学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联系或者在后学学习中还有怎样的发展。退出如何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该内容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技能或者研究方法、将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这些知识为学生的学习和终生发展有何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有哪些重要的意义?这一知识对人类生产、科技发展、资源环境等一个或者多个方面有何重要意义?退出如何描述教学目标案例2:《硝酸及其应用》说课中描述的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是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的用途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以及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的教育,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你认为上述教学目标的描述有什么问题呢?退出如何描述教学目标鲜明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必须详细说明目标内容——即学习或掌握什么;(2)应当用特定的属于来描述——即目标掌握到什么程度,并用能对学生的行为作出直接观察的动词来表达。如说出……的名称、用自己的话说明……、对……进行解释、陈述……之间的关系等。根据上述分析,规范的目标应该如何编写呢?退出如何描述教学目标规范的目标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素:(1)谁?(学习者);(2)做什么?(完成的行为);(3)做到什么程度(行为水平或标准);(4)在什么条件下?(行为的条件)。当然,在具体描述中,为了简洁,通常(1)和(4)被省略对案例2的修改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硝酸溶液及相关实验,准确描述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特征化学性质——氧化性,并能从硝酸的强氧化性进行解释;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硝酸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退出如何确立重、难点?从化学学科来看,重点知识主要包含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的思想方法等。核心知识包括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而核心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用语书写技能以及化学计算技能等,至于核心的思想方法则包括微粒观、运动观、分类观等化学的重要观念等内容。退出如何确立重、难点学习过程中难点是如何形成的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或者知识经验基础很薄弱;(2)学生原有的经验或者知识是错误的;(3)需要思维视角转化的内容(如从宏观到微观);(4)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将成为教学的难点。退出如何全面深入分析“学情”?案例3:某老师在《硝酸的性质》(苏教版《化学1》)说课中对学情的描述:在初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到硝酸(主要是硝酸的酸性),而且学生以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技能和分析实验的能力。你认为上述“分析”完整了吗?退出如何全面深入分析“学情”?通常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1.学生的“已知”。这里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点很重要,它决定着学习起点的定位。退出如何全面深入分析“学情”?2.学生的“未知”。“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它包括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而且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还要涉及学生所没有掌握的知识。3.学生的“能知”。“能知”就是通过这节课教学,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能达到怎么样的目标,它决定了学习终点(即学习目标)的定位。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退出如何全面深入分析“学情”?4.学生的“想知”。所谓“想知”,是指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5.学生的“怎么知”。“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化学学习的,它体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退出如何全面深入分析“学情”?案例3的修改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硝酸,并知道硝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具有酸的共同性质。在《化学1》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并知道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和构成物质中心元素的化合价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知识为硝酸的氧化性以及浓、稀硝酸氧化性差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退出如何全面深入分析“学情”?此外,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起从物质属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而且还掌握了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这也是本节所要强调的、学习和研究硝酸性质的观点和方法。由于学生具有这样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化学观点方法,要掌握硝酸的氧化性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当然,本节内容只介绍“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5价的氮被还原”,但没有解释为何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得到的还原产物不同、不同浓度的硝酸的性质为何会存在差异等,这些内容将会成为学生的疑点等。此外,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教材中提到的硝酸“常用来制备……染料、塑料、炸药……”也会迷惑。退出如何阐述教学程序(过程)教学程序是指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进的时间序列。也就是教学活动是如何引发、又怎样展开以及如何结束。第一、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来规划教学流程。可按照导入新课、新课研习、课堂小结、习题训练等程序来逐步阐述教学流程。退出如何阐述教学程序(过程)第二、必须根据学习过程的要求来阐述教学流程内容。(1)教学活动在怎样的情景下开展、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体现新课导入和教学结尾相呼应;(2)如何呈现相关材料、如何指导学生开展信息加工活动或者操作、领悟、体验等活动、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内容的整合和巩固活动、怎样指导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并使学习内容进一步整合与内化;(3)采用怎样的手段来测量或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如何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等。退出如何阐述教学程序(过程)第三、在三维目标的指引下,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阐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设计。在教师活动的设计方面,包括设计怎样的情景导入新课、如何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和指导开展哪些实验活动、选择哪些教学辅助设备、如何进行讲解、设计怎样的问题或练习供学生使用、如何进行归纳小结以及怎样板书等;在学生活动方面,围绕教师引导、指导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退出如何说“效果预测”与“反思”一、教学效果预测主要是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达成状况的估计,着重针对教师构思的教学过程,采用的方法与策略或是设计的相关学习活动,对教学所起的帮助作用,估计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与困惑。退出如何说“效果预测”与“反思”做好反思的几点思考(1)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反思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2)教学反思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和视角审视、分析教学实践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对教学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反省与批判、对教学中的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坚持;(3)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发生的教育现象为反思对象。综合上述三个方面以及说课的特点,笔者认为:说课中的反思,以说课活动中的教材分析、学生分析以及教学设计等内容为对象、剖析这些预设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存在不足的过程。退出如何说“效果预测”与“反思”说课中的反思,应该突出以下两个方面(1)在教材分析、学生分析以及教学设计中的成功之处。例如,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有哪些独到之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哪些调整与整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落实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监控?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有哪些可取之处?(2)在教材分析、学生分析以及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或难以把握之处。具体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特别是隐性目标(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哪些困惑的地方?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还有哪些难以把握之处?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活动中哪些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关于说课技巧的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8648 .html